诗情画意的教学设计

2021-06-21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有跨学科的特点是诗与画的融合。 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之艺术思想。

  本课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让他们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创造诗的表象“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为自已喜欢的`古诗配画。

  2.情感:体验诗情画意之艺术魅力,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

  3.能力:运用已掌握的绘画语言大胆想象创作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通过绘画创作表达古诗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难点:

  诗景与诗情的把握与统一。

  教学准备:

  教师:

  1.媒体课件(小学古诗‘诗画’作品)。

  2.古诗朗读录音带。

  学生:

  1.喜爱及熟悉的古诗几首。

  2.自己善常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