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五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概念并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幻灯片演示课件
【学生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它们有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
(出示课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1、明确路程,时间
2、引导学生思考:谁跑得快?(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动物,比较谁跑得快?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1)比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谁跑得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比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70╳3=210(米)
210<240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时间内(4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40÷3=80(米/分)
80╳4=320(米)
280<320小熊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师:我们都计算出了小熊和小牛在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比较出了它们的快慢。可是这样的相同时间是很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每分钟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
2、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师:小牛每分钟跑70米,这里的70蕴含着两个条件,一是1分钟,二是行了70千米。所以我们用一种新的单位来兼顾这两种含义,即也就是小牛的`速度为70米/分。
学生体会速度单位与其它单位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感受速度单位由两部分组成,长度和时间合起来就是速度单位。
3、师:运用已知的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一个速度单位,像这样的速度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说说这个单位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
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12千米/时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说说这些单位的含义。(指名说,再同位互相说。)
拓展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理解速度的意义,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结合情境,帮助学生较为准确的理解速度的意义。
(二)、探索分享,寻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1、体会如何求速度:我们再来看280米、240米、240米是什么?(路程)4分钟、4分钟、3分钟是什么?(时间)那已知路程和时间,如何求速度呢?
得出:速度=路程÷时间
2、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
1)理解了速度和如何求速度,请大家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1.(展示吉普车和公共汽车)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辆汽车,瞧……我们来猜一猜,哪辆车开得快一些?(学生先独立思考)
生:我认为是公共汽车开的快,因为平时我观察到它的速度比较快
…….
生:我认为是吉普车快,它上面坐人少一些,没有那么重,所以吉普车快些。
……
师: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谁更快一些。(逐步出示其它条件)
师:根据这些信息,来证明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生:吉普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所以公共汽车快一些。
算式:120÷2=60210÷3=70
师:你们刚才所比较的其实就是它们的速度。
吉普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说吉普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也就是说公共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千米∕时是表示的是速度的单位,它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表示方式有所不同,我们来读读看。(千米每小时)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其它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时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
师:那根据刚才我们所比较的是两辆车的速度,那根据刚才你所列出的算式,你能说一说速度是与什么有关的吗?
生:(议论纷纷)有可能是长度和时间,有可能是时间,有可能是路程和时间……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在数学上说,是与路程和时间有关系(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
师:你来说一说,刚才的数学信息中,哪个是路程,哪个是时间呢?
生:120千米就是吉普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
210千米就是公共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2时是吉普车行驶120千米所用的时间
3时就是公共汽车行驶120千米所用的`时间
师:你能从下面的一些信息中找出那些是路程,那些是时间,那些是速度吗?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口答
师:看来同学的知识还真不少,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算式,你能得出什么关系式呢?
生: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师:板书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2.合作探究,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其他关系式。
师:猜猜看,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还有哪些联系呢?你从“我发现了”这张探究纸上来进行推理论证吧。
3.反馈: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二.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同学们真爱思考,能通过自己的推理获得新的知识,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吧!
1.秋游:学校要去秋游,我们来算算从我们学校出发到东莞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时刻表:接着我们到火车站去走一走吧!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3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2、突出对比的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计算方法及结果,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当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比快慢就是比速度,理解速度单位与以往学过的单位不同,同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提示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
(见过)
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谈话,激活学生的记忆。在实现本节课探究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美对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做好了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学生观察比较成绩表中的数据,得出松鼠比猴子走得快,小兔也比猴子走得快)
2、探究比较方法。
(1)提出问题:小兔和松鼠谁更快?
(2)小组讨论:要想知道谁更快,要比较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比较小兔和松鼠每分各走多少米。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结合学生汇报,用课件展示相关算式)
小兔每分走:240÷3=80(米)
松鼠每分走:280÷4=70(米)
得出:小兔走得快。
3、认识速度。
(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
②想一想,“路程÷时间”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速度=路程÷时间”)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
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情态态度: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体会数学的简约美。
【教学重点】:
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本节课的教学,从比较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着手。先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学生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时,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总结出求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由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并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测,做好铺垫
1.填一填。
132×24=3168
3168÷132=()
3168÷24=()
2.“小明上学走了6分钟,小红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
“小明家离学校360米,小红家480米,那谁走得快一些呢?”
[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走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时间少,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二)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教师肯定学生介绍正确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
2、“单位时间”的介绍。
(1)课件显示一些教师收集的速度。
刘翔跨栏每秒跑8.5米火箭燃气每秒喷射约为2千米
猎豹奔跑每分钟行1800米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蜗牛每小时行8米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
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片,8.5米/秒。
师问:“那有多快”?
学生兴致高涨地说:“滴答一下,就8米多”。
师说:“是啊!滴答一下,刘翔就从讲台的右端,冲到门口了。”
学生哈哈笑起来。
课件又出示:猎豹的速度1800米/分,有什么感受?
生说,“更快!”
学生很自然地换算出了猎豹的速度30米/秒,比刘翔还快!
师又说:“同样是滴答一下,猎豹就从教室的一端跑到操场去了!”
学生又呵呵起来。
师又问:“你们见过速度慢的吗?”
学生说:“蜗牛”。
课件出示:蜗牛,8米/时。
学生说:“刘翔一下,蜗牛要爬一小时”。
大课件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而声音的速度每秒只有340米。这就是为什么在电闪雷鸣时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八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内涵。
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关系。
③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一套,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你们有去旅游吗?(有)去哪里了?谁想告诉老师?
生:……
生:我和爸爸、妈妈坐特快列车去上海玩。
(从旅游将学生引入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这也是让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
师:那你可知道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生:……
问:“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这句话表示什么呢?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学生认真看书,畅言其发现。
⑴学生从书中发现“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这句话表示特快列车的速度。
⑵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其他速度。
⑶“单位时间”的介绍。
(4)“路程”的含义。
(5)速度的表示法。
每小时行使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课件呈现下列内容:
燕子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
鸵鸟是跑得最快的鸟,每小时可跑60千米。
蜂鸟每小时可飞行50千米。
三、教学例3
1、小黑板出示:
⑴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情况,教师说明要求。
4、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教师引导学生独自找出三者的关系。
(2)学生积极表述自己的发现。
从学生的发现中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③板书课题。
④知识升华:同样的行程问题学生利用关系式解决。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勇闯冒险岛,答对的同学给自己奖励一个笑脸,看谁的笑脸多!
第一关:比一比谁最认真!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
(2)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
第二关:小小法官。
⑴“小强1分钟打字108个。”这句话表示小强打字的速度。()
⑵红红平均每分钟折12架飞机,可以写作:12/分。()
⑶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求得。()
⑷小强5分钟跑了600米,小强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600×5=3000(米)
答:小强平均每分钟跑3000米。()
第三关:拓展题:
爸爸骑摩托车带小倩到粤晖园玩,摩托车速度是500米/分,从家出发经过2小时到达,小倩家到粤晖园有多远?
五、学生分享收获总结评价
在这节课里同学们的收获应该不少吧,谁想同学们分享一下?在这节课谁表现得好,你想表扬谁?你自己呢?老师呢?今天哪个组表现得最好?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
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
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速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3、完成“练一练”
第3题:在运算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发现规律,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可以适当扩充。
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根据条件,可以提出并能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用“△”在图上做标记时,要学生讨论,说说你为什么画在这个位置上?
学生小结
四、总结谈话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表示法以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新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用教具直观演示,增强感染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品味成功的喜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由形象到抽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电闪雷鸣”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速度的一些问题。(板书“速度”)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已有感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你们看,这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有关速度的信息。(教具出示信息:图片)
1、出示课本45面彩图挂图:从这些关于速度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2、“单位时间”的介绍
(1)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本45面彩图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叙述。并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速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继续探究:以上列举的速度中,都是以“每小时”为单位时间,如果出现其它的“单位时间”呢?(板书:时间)
(3)小结:比较速度的大小,就要有相同的单位时间才能比较,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等。
3、“路程”的`含义:路程就是指两点间的长度,可以是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直线的距离。
4、速度的表示
(1)描述:像以上这样“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等等,都是速度。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2)统一的速度表示法。
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
如: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小时
(3)把课本45面的挂图中的速度改写成统一速度表示法。
三、提供思维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出示例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很密切,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2)学生小组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情况,教师板演。80×2=160(千米)
(边板演边讲: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就要行两个80千米,两个80千米的和可以列式为80×2)
2、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想一想:算式中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来吗?
80×2=160(千米)
(2)请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关系式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3)引导学生继续探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板书:160÷2=80(千米/时)
160÷80=2(小时)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出示例3: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1)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2)指出各个数量表示什么
四、课堂练习:大家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1)卡车2小时可行120千米,卡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丽乘一辆速度为70千米/时的车回家,要走210千米,几小时她能到达?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并用统一的方法来表示速度,还学习了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八第5-6题。
2、课外作业:
(1)完成练习八第7-9题。
(2)熟记三个关系式及速度表示法。
板书设计:
例3(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80×2=160(千米)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速度×时间=路程
60÷2=80(千米/时)
160÷80=2(小时)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例3:(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225×10=225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千米。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况中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能用数学术语表示这些关系。
(2)、能力目标:用路程、速度与时间、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刻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课件、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及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上周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从学校到家里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回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A)生拿出自己准备资料,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
(B)举手发言
生1:我家到学校大约1500米,第一天我用走的方式,用了15分钟。第二天我坐公交车用了8分钟。今天我坐爸爸的轿车只用了3分钟就到学校了。
生2:我家到学校大约480米,走了8分钟。我坐爷爷的三轮车只用了5分钟。……
(2)师:肯定学生的做法
(3)据刚才同学们提供的信息,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C)生3:坐轿车最快。
(D)生4:我想补充:我认为应该是同一条路,那么坐轿车可以最快到学校。
(E)那是因为轿车的速度是最快的。
(这时候学生对速度的概念还是模糊的)
(4)师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让生在实践中学会感受路程、时间这些抽象概念,为新课学习铺垫。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
知(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P45。从这些图上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A)生1:马车的速度是最慢的,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
生2:我知道轿车约80千米/时表示的是:每小时行80千米。
(2)你们会读吗?全班一起读。
生3:我还发现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了,这样我明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北京看奥运了。
(当这位学生讲到这里时,同学们都笑了,对这节课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课件出示:
(1)金老师开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B)四人小组先讨论。(C)全班交流:
生1:80千米/时表示的是:每小时行80千米也就是1个小时行80千米。
生2:那2个小时就是2个80个千米。
(3)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D)生1:用乘法算:80×2=160(千米)
(4)你们能说出80和2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E)80×2=16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这时我把"×"和"="填上去,于是数量关系出现了:速度×时间=路程)
课件出示:
(2)金老师如果是骑自行车,速度是225米/分,1小时可以行多少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并同时提醒同学们单位之间的转化(1小时=60分钟)
每位学生写出关系式。225×60=13500(千米)
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5)你们能不能改变这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第1小组和第3小组改成求速度的,第2和第4小组改成路程的)并解答且要求写出数量关系。
全班交流,投影展示数量关系:
225=13500÷60
速度=路程÷时间
60=13500÷225
时间=路程÷速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进一步对速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小结
(1)在这节课里同学们的收获应该不少吧,谁想同学们分享一下?还存在哪些问题不理解?
(A)生1:知道了什么叫路程、时间、速度。
生2:我学会了求路程、时间、速度的方法
生3:只要记住路程相当于两因数的积,速度相当于一个因数,时间相当于另一个因数。就可记住了它们的关系。(我觉得这也这节课的'亮点之一,因为学生很好的联系了学过的知识。)
(四)尝试应用深化练习课件出示:
(1)基本练习(连线)
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用来跑步的时间为多少?
A:15分钟B:900秒C:1刻钟
或者
A:1800÷120表示()
B:1800÷15表示()
C:120×5表示()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和返回时各用了2小时。
A: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B: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原理
(3)拓展练习(卡片出示)
出示一块路牌,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43千米/时,从绍兴出发过5小时能否到达上海?
(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4)布置课后作业:请大家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课刚开始时使用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的问题吗?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8和第9题认为还是第9题简单,决定把第8和9两题合并起来,如果能理解第8题,那应该可以理解第9题。
板书设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80×2=16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225=13500÷60
速度=路程÷时间
60=13500÷225
时间=路程÷速度
1小时=60秒
1刻钟=15分钟
KM是指千米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出示例3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
3、出示:
(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
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四、巩固练习
练习85、6、7、9
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教学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被安排在第五单元《除法》的第二小节,是在学习了除法的相关知识并已经接触过和路程、时间与速度有关的问题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习本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同时学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本部分内容教材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量可以称之为速度,而不需要学生知道速度的定义,知道速度在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比较哪个物体运动的快的问题情境,通过比较,学生知道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路程、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程、时间与速度。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也注意了算法的多样化。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现实意义及算法的多样化。
学习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2、在研究三者关系的过程忠,学生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幻灯片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理解关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1、徒步大会。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知道吗,大连还是一座国际徒步城市呢。上个周六周日就是大连市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淘气和笑笑也参加了这次徒步大会,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
问:淘气和笑笑谁走得快些?
1)先估算一下谁走得快一些。
2)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很准确地知道谁走的快一些?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看谁的方法好还多。
3)教师巡视指导,估计会出现的正确情况如下。
A、看一看谁的速度快。
140÷2=70(米/分),300÷5=60(米/分),因为70>6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B、看看在同样的时间内谁走的路程长。
140÷2=70(米/分),70×5=350(米),因为350>30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300÷5=60(米/分),60×2=120(米),因为120<15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C、看看谁在同样的时间内走的路程长(都走10分)。
140×5=700(米),300×2=600(米),因为700>600,所以淘气走得快一些。
4)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要说清是通过什么来比较的,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
5)大组交流汇报。弄清名称,如140米、300米叫什么?2、5叫什么?(板书:路程时间)问:140÷2求的是什么?
[介绍速度及单位:因为路程单位是米,时间单位是分,所以这个速度单位就是米/分]怎么求速度?求速度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公式)
3、问:看看这两个数量关系式,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那你能根据这种联系说说如何求时间吗?(板书公式)
4、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板书课题),知道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关系来解决几个实际的问题。
5、练习:[学生的回答要说清楚解题的依据]
1)大连市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最长线路大约有30千米,仅用5时,首批人就行完全程,他们行走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2)谁先到达少年宫?(求时间)
3)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观察70×4=280表示什么?280÷4求的是什么?等于多少?280÷70求的是什么?等于多少?
练习: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得数。
50×4=20030×70=2100
200÷4=2100÷30=
200÷5=2100÷70=
看到因数与积的关系,你认为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三个关系式中,其实我们只要记住哪个数量关系式就可以了?(“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了解速度的实际意义。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一个很好的数据,那在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和速度有关的知识?(生举例)
2、出示下面两幅图片。
问:我们知道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看了这两组数据之后,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
然后才会听到打雷吗?
[看来数学还能帮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呢]
3、出示下面三幅图片
飞机起飞的速度大约是()千米/时。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高速度
不可以超过()千米/时。
4、高速公路上的违章。
1)师:2007年5月25日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出示新闻报道题目]
宝马变“疯马”速度赛飞机
2)你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出示新闻报道]
“前两天《东方早报》报道了这样一个事件:湖州高速交警三大队的一辆流动电子测速车在申苏浙皖高速抓拍到1辆“宝马”超速车,时速显示为186千米/时。不过交警认为在长兴县泗安至南浔相距84千米的路段,这辆宝马轿车的时速远不止是电子测速所显示的186千米/时。”根据图上所给的数据,请你计算一下这辆轿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引导读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到时间时问:根据这两个时间纪录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速度。
交流计算过程。
同学们,你知道吗,2006年因超速引发交通事故而发生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00余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呀,只有遵纪守法才能生活的更美好!不过,有个物体它的速度快得不得了,交警就管不了。神舟五号飞船的运行速度就达到了8千米/秒,也就是(28800)千米/时。
解决实际问题。
到沈阳出差。小敏的爸爸要开车从大连到沈阳。下面是小敏搜集到她爸爸本次出行的一些数据和图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1、从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车速为800米/分。
2、在高速公路上的车速大约为110千米/时。
3、从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开车需要10分。
4、沈大高速公路全长大约有330千米。
5、在老虎屯收费站小敏的爸爸看到了下面的标志牌。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05-12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04-08
速度时间与路程教案03-15
时间×速度=路程作文-关于时间的作文08-22
四年级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01-09
《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精选9篇)05-23
《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说课稿范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