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的:
色彩基础知识在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用色彩表达事物、生活及情感的奠基石。是色彩写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使学生在掌握已有的造型基础知识,对色彩知识及运用作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及色彩知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确定本节的教学
目标为:
1、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
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2、知识目标:
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掌握运用色彩的调色方法
C.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根据色彩运用的重要性,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色彩调色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根据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难点是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
情感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引导启发法
六、教具:画笔、颜料、纸张、水
七、教学过程:
我们研究色彩不单是认识色彩的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的主观意识对色彩的反映。装饰色彩并非大自然色彩的展现,即不是写生色彩(不同于画家调色板上的色彩),而是结合生活、生产、经过提炼、夸张,概括出来的,能美化人民生活,是人们心理作用的理想化色彩。
(一)导入:通过吹泡泡把学生带到“色彩”这个话题上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授课:
1、色彩的形成
色彩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由于物体本身的材质关系,决定了其对光线中的某些色光吸收、反射或穿透,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感觉。
2、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原色、间色和复色。
(教师边讲边演示)
(1)原色: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三个基本色,即红、黄、蓝,也称三原色;千千万万种色
彩都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
色光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色料三原色:红(品红或玫瑰红)、黄(柠檬黄)、蓝(湖蓝)。
(2)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即红+黄=橙色、红+蓝=紫色、黄+蓝=绿色,这橙、
紫、绿色为间色。
(3)复色:由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复色。
3、色彩三要素: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
(教师边讲边演示)
(1)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无彩色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在有彩色中,
最亮的颜色是黄色最暗的颜色是紫色。总之,亮的颜色明度高,暗的颜色明度低。
(2)纯度(饱和度):所谓纯度就是色彩鲜浊、饱和和纯净的程度。同一种颜色,当加入
其它的颜色调和后,其纯度就会较原来的颜色低。
(3)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所谓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名称,也
就是辩别色彩的差异,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
4、色彩的对比,(结合图例讲解)
明度的对比
纯度的对比
冷暖的对比
补色的对比
5、色彩的知觉与感觉,(结合图例讲解)
色彩的情感表达:
四季色彩(春夏秋冬)的表达:
色彩的味觉表达:
八、作业要求:
1、内容:根据图例采用一种方式作色彩练习(可采用冷暖对比,也可采用补色对比,参见2-225) P146
2、规格:8开
3、材料:素描纸
九、教师作巡回辅导:
由于学生理解及掌握色彩知识层次的不同和素质参差不齐,在巡回辅导时可以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再进行其它的色彩练习;根据学生在色彩实际运用当中会出现的情况及时辅导
十、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的评述。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教学难点: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探讨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总结评价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欣赏评析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研究表格:
制作的原料
制作的方法
遇到的困难
颜料的颜色
试试效果
是否成功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学生观看录像
2、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二、整理材料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开展讨论:你找到的细小物件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
3、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吗?
三、方法步骤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2、学生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四、自主探究
1、尝试作画后学生自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2、引导学生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3、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五、开展活动
1 、学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习评价
1 、学生互评。
2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彩调和的概念、分类和表现方法,能对不同的美术作品和色彩现象进行色彩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和对于色彩调和的体验,色彩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调和含蓄的美,关注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色彩调和的概念,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
【难点】
对美术作品进行色彩分析,辨识出其中的色彩调和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展示,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四幅图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请学生将图案与其代表的季节一一对应。提示大家感受四季风景的色彩和谐关系,顺势引出课题《色彩的调和》。
环节二:感知作品,提出问题
出示莫奈的作品《池塘》,提问:画面中有哪些色相?这些色相在色相环中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并回答:蓝、绿,它们属于相邻的关系。
进而继续追问: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给人什么感觉?学生举手回答:莫奈运用蓝色和绿色描绘出静谧的夏日池塘景色。几块浓重的绿荫和点点睡莲以及桥栏的亮部使画面富有节奏,各种不同的绿色使画面达到了和谐的效果。顺势总结出色彩和谐的概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的效果,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统一协调的色彩现象。
(一)了解同色相调和的方法
教师展示蓝色调、绿色调和紫色调三个画面,请学生分析色调调和的色彩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以蓝色色调作品为例,底色偏湖蓝、稍亮,书桌和电脑偏钴蓝,稍暗,形成明度变化。明度不同、冷暖不同打破了容易产生的单调问题,从而使画面在统一中达到活泼、对比的效果。进而总结出:同色相调和的方法,可采用明度变化、纯度和冷暖的变化。
(二)了解不同色相调和的方法
展示现代摄影作品《秋林》并提问:秋天的树林中都包含了什么颜色的树叶?它们在一起为什么显得那么和谐?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秋天的树林呈现一派绚烂的橘红色,深深浅浅的大红、中黄、赭石、土黄等交替出现,虽有不多的绿色隐藏其中,但其零星的分布和较暗的色调也不足以和大面积的红黄色调抗衡,画面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进而总结出:不同色相调和的方法,可采用带有某些明确色彩倾向的色调,弱化各色相的个性或直接采用灰色调进行统一。
环节三:分析辨认,掌握方法
展示教材中的四个花瓶,请学生辨认哪些是同色相调和,哪些是不同色相调和?
结合刚才所学的两种色彩调和规律进行分析,进一步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后,教师运用同色相调和进行示范,学生观察学习。
环节四:作品展览,交流评议
1.布置活动练习:以教材中的花瓶图案为参考,为妈妈设计一块色彩调和的围巾。根据时间提示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注意运用本课所学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设计围巾的色彩搭配。
2.展示学生作品:从能否积极参与对色彩调和知识的认知、探讨色彩调和的原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形象、想象力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环节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关于色彩的美术现象。
2.课下搜集色相调和在生活中其他领域的运用,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对“明度”一词有比较准确的了解。
2.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
3. 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地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评述
播放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并分析。
提问:看看图片中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看看日落、深浅变化的海水等图片,说说图片颜色给你带来的感受。
二、小组协作探究学习
设定情境让学生解决本课中的知识点:
1.什么是色彩的明度?
2.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明度的变化?
3.明度变化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教师讲解: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
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
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三、操作实践
1.学生利用彩色铅笔、油画棒等尝试体验明度的变化。
2.思考: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
3.欣赏: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要求: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
四、展示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五、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进行分析,表达对画面的认识与感受。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够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课
老师听说我们四年级
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回答问题都很积极,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能根据你平时看到的颜色,确定下面的图片是哪一个季节吗?师:刚才同学们能很快地判断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季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合作探究(四季的色彩)
师:请你打开课本,看看2-3页的图片,也就是屏幕上的图片,在不同的季节,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师:请你把自己的感受填写在书上,并和同桌交流一下。师:谁来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的季节?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它展示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感受。如果让你选择颜色表现四季,你会用什么颜色?
板书:春
夏
秋
冬
2、合作探究(四季的作品)
师: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四季,画家也用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四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四位大师。
师:认识了四位大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四季的。师:不同的画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了不同的季节,认真观察看看画面的季节都用了什么色彩?你看到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春、夏、秋、冬)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汇报交流
1 )这四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请你猜一猜老师描写的哪一幅?教师朗诵一段欣赏评述小文。
三、创作
1、作业要求:
请你选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用5分钟的时间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哪幅作品?学生朗诵。
四、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短文读给你的父母、朋友听,请他们一起欣赏。
板书设计:
四季的色彩
春淡绿
蓝
夏绿
秋黄红橙
冬灰色白色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岭南版)第十二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
2、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重复的构成方法,并运用对比色或同类 色搭配作色彩的重复设计。
教学重点:了解重复的变化规律,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掌握对比色和同类色配色 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重复的变化规律,设计有新意。
教具准备:CAI 课件、电脑。
学具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演示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地球绕太阳公转动画、鸟飞翔和豹奔跑的动画。
师生谈话: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2、课件演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图片)。
师生谈话:这些重复现象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3、课件演示艺术中重复的运用。
①指导欣赏一段动听的音乐(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师生谈话:音乐中重复的应用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②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美术中重复的应用也很多,并能创造出很美的视觉效果。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有趣的重复》,那是一种“形”的重复。
课件出示一些“形”的重复作品,指导学生欣赏。问: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请几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形”的重复的制作步骤:①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②设计排列骨式;③确定排列方式;④将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排列骨式中。用课件演示重复构成的制作过程。)
引出课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重复构成作品涂上颜色(课件演示),就成为“色彩的重复”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重复”(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色彩的重复”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1)课件出示数幅“色彩的重复”作品,学生欣赏,想:“色彩的重复”是怎样做成的?
(2)请一位学生说说“色彩的重复”的制作步骤。(教师在黑板演示:①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②设计一个排列骨式;③确定一种排列方式;④将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排列骨式中;⑤涂上颜色。)
(3)教师示范时重点讲解“色彩的重复”的制作过程中较难掌握的地方:①基本形要设计得简洁;②骨式图的绘制要规整;③怎样将基本形不走样地画到排列骨式中?(用硬纸片做一个基本形模子)④色彩的搭配(用对比色或同类色搭配)。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用对比色或同类色的搭配方法,设计一件色彩的重复作品。
要求:1、截取的基本形要饱满,外形简洁,基本形排列要有规律。
2、格子可以是方形、菱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3、不超过四种颜色。制作精致,画面整洁。
四、课堂小结。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最强烈?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四、板书设计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原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等知识,观察色彩在作品中的效果,感受艺术家利用色彩传递出的自然之美和主观情感,并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创作出一幅表达情感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观察色彩的三要素变化实验和色彩图片,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学会搭配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体会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心理感受,运用不同的色彩,通过组合表达主观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用色彩美化和装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知识和搭配的方法。
难点:合理运用色彩搭配,表达主观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分别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和《西班牙斗牛曲》,提出问题:
①这两首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舒缓的音乐感觉平静、激昂的乐曲感受到了兴奋)
②什么样的颜色能表达这种感受?(蓝色、红色)
教师总结:音乐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其实色彩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彩不仅能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世界,一起感受它的魅力吧!引出课题《色彩的魅力》。
(二)作品图像识读
1.了解色彩基础知识
①展示色相环提问学生:哪些是三原色?为什么称之为“原色”?(红、黄、蓝,三者不可被其他色彩混合得出,但可混合得出其他色彩)
②演示三原色颜料互相调和的实验,提问:三原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色彩改变,颜色明暗程度改变,纯净度改变)
教师总结: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每一种色彩的“相貌”,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而纯度则是色彩的饱和度。
2.色彩搭配方法
①展示图片《树枝上的樱桃》和《蓝天下的麦苗》,提问:图片中都有什么颜色?它们在色相环的什么位置?(红色和绿色,色相环对应180°;蓝色和绿色,色相环相邻90°以内)
②继续展示火焰和冰山图片提问:图片中主要有什么颜色?给人什么感觉?(火焰以红色和黄色给人温暖的感觉;白色和蓝色的冰山让人感觉寒冷)
教师总结:对比色带给人强烈的感受,类似色带给人和谐的感受;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而以蓝色、青色为主色调的色彩,给人寒冷的感受,一般称为冷色。
③对号入座:出示三幅色彩搭配图片和词语卡片(欢快、压抑、休养),请学生参与图与词的对应游戏,提问:三幅作品中面积最大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用什么词语形容?(左图主色为红色,代表欢快;中图主色为黑色,代表压抑;右图主色为绿色,代表休养)
教师总结:色彩除了以上感受,还能给人前进、后退等诸多感受。色彩之间通过互相搭配,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只要把握好搭配原理和方法,色彩就能变幻出无穷的魅力。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以四季为主题,分析色彩,为学生演示搭配方法:
1.选取相同的造型和构图,形成一个系列;
2.根据季节选取合适的主色调,进行色彩搭配。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制定主题,绘制能表达主观感受的色彩画面。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色彩搭配除了考虑三要素的变化,调节色调也可以丰富画面。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魔幻色彩碰撞大赛”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从色相对比和冷暖对比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多彩玩具世界》,两幅相同的构图,采用造型简括的玩具娃娃形象,将娃娃分别放置在绚丽温暖的阳光下和幽静清凉的树林中,突出冷暖色调的对比,色彩之间运用明度变化进行调和,强烈对比中又不失协调。)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色彩的相关知识。
2.升华情感:色彩装点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也传达着我们的情绪感受,合理利用色彩,让我们的每一天就像色彩一样绚丽多姿。
3.课后尝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功能来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心情。
四、板书设计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让幼儿学习掌握吹画、滚画、拓印、涂色等美术基本方法、常规。
3、体验色彩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红、黄、蓝、绿颜色,并从家中带来有颜色的东西
2、吸管、弹珠、彩色水、广告颜料、蜡笔;四开、十六开白纸;方筛、擦手帕若干。
3、课件制作(美丽的色彩组合图)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
(1)你们带来了什么?它叫什么?
(2)有什么用途
(3)什么颜色?你喜欢吗?
幼儿集体回答,再个别细答。
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引起对色彩的确兴趣。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用表情、动作、适合小班幼儿的重叠词如: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绿绿的、作相应的引导。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
第一步:示范创作方法
1.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几种美术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规。吸管吹画是难点做最后一个示范,并放慢速度反复两次。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少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范畴。美好的色彩能焕发人们的情感,能描述人们的思想。本课力求通过生活中的色彩变化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了解和发现其在绘画和设计中的“语言”状态,以及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审美感悟。本课以点带面使学生全面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感受色彩的无穷魅力,并运用色彩知
识去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作品。本科的学习,不仅为今后的“设计.应用”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为“造型.表现”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情对象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们,在美术方面的基础有所加强,并且保持着对美术的浓厚兴趣。虽可以利用色彩做简单的美术创作,但是对色彩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统。这个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的同时,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协作练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创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变化规律。
2、技能目标:学习色彩的知识、色彩的调和方法及应用法则;
能够主动使用色彩进行创意设计、美化生活。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基本要色和应用法则。
难点: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和情感表达特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和现场演示、直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彩色图片、绘画工具。
2、绘画工具、彩色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一找图片中的颜色。多媒体展示图片:色彩绚丽的自然风景和生活用品。
2、生回答:树是绿色的也有黄色的,山是蓝色的也有点发紫…………
3、师总结:色彩给了我们视觉上的享受,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我们感受着色彩的美丽多姿与变幻莫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变的色彩”。
4、导出课题:多变的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颜色,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充满色彩的,有了“美”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
参与色彩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授:
(一)三原色、三间色
1、老师这里有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出示谜语:红橙黄绿蓝靛紫,凌空南北架彩桥。寻常事日看不见,雨后偶尔露妖娆。
生回答:是彩虹。(展示彩虹图片)
师提问:彩虹好美啊,为什么彩虹会出现这么多的颜色呢?
2、师简单介绍牛顿的实验
展示三棱镜折射光谱的图像。感叹光的神奇。
展示牛顿色环。(多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找出三原色:红、黄、蓝
三原色:是色彩王国忠最元老级别的颜色,其他的颜色都来自于他们三个。
3、通过他们两两调和我们就可以得到三间色,请同学来演示一下。(用事先准备好的颜料请学生上台)
师:我们得出的三种颜色也就是“三间色“是哪三种?生回答:橙、绿、紫。
(设计意图:谜语的设置用以调动课堂的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为下一步开展专业的色彩知识学习进行铺垫,学生动手演示使学生体会调色的趣味性。)
(二)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1、师:我们了解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知道通过他们我们还可以调出成千上万的颜色,在著名的牛顿色环中就包含12种漂亮的颜色,你们都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回答:有红色,橙色、紫色、绿色等等。
可以说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样子,这就是色彩的一个要素——色相,也就是色彩本身的相貌。
2、色彩还有两个要素叫做明度与纯度,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不参杂其他颜色的。
3、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明度渐变图片。
当我们把一个颜色(如蓝色)加入白色进行调和,随着我们加入白色的量的增加,蓝色的纯度下降但明度提高,当我们加入黑色进行调和的时候,蓝色的纯度和明度同时都下降了。
(三)色彩的冷暖、情感特性。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色彩的专业知识,认识了三原色、三间色;了解了色彩的三属性;然而色彩还有具备的其他特点,我们继续来认识一下:
大屏幕播放蓝色系和红色系作品,提问,这两幅图的主色调是什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
师总结: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气氛,给我们观赏的
人带来不同的影响和情感体验,这幅蓝色的我们觉得清凉舒适,红色的这幅我们觉得温暖炽烈。这就是色彩的冷暖特性和对我们的情感情绪的表达。同学们只要在生活中用心的去观察,一定会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直观的演示加欣赏体验让学生记住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带给我们美的体验。)
三、设计实践
(一)回顾展示彩色生活物品图片、风景图片、绘画作品。
我们生活中不可以没有色彩,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应该也都有自己喜爱的颜色吧。是不是也想自己动动手去装饰呢?下面我们就来动动手,拿出课前老师让你们带来的饮料瓶子、酸奶盒子、或是一次性杯子。用今天学习的色彩知识来把他们装扮一下。(师巡回辅导)
要求:1、同学之间可以合作创作同一作品。
2、设计装扮时注意从色相、明度、纯度入手。
(设计意图:酸奶盒、纸杯等都是生活中做常见的材料,对其进行装扮学生更易入手,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交流评价
1、学生阐述设计意图,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找出不足与闪光点。
3、师总结点评。对于好的做法给予表扬。
五、课堂小结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人美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四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即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只是完成一幅作品。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及民间工艺品中的色彩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互动游戏《正反义词》。
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互动,《正反义词》大家都会吧?那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位同学反应最快。长——、高——、胖——、黑——、
同学们表现的很棒,都能快速的答出它们的反义词,那我们现在上课。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刚才考察了大家的反应能力,现在在考察一下大家的观察力。老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提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高矮、胖瘦、肤色黑白,嘴巴大小······
2、下面我们在观察两组图片,列举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视觉感受呢?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对比现象,一起来了解对比概念: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3、那在我们的美术中会有怎样的对比效果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教师: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学生: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教师:著名的色彩大师伊顿曾这样说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那就让我们舞动自己的生命,让它变得色彩斑斓。
1、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三原色,三间色。同时阅读教材小资料,分析9页教材。
2、师出示色卡请两位学生上台采用色卡拼组、色卡连线的方式选出正确的对比色,再出示色相环请学生指出对比色。
3、总结对比色规律。(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接着进行细致分析不同类别的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4、欣赏图片,寻找生活中的对比色。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更好的做手术。
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四、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通色彩的对比进行《凤鸟》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凤鸟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挂虎填色的作业中,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3、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
1、学生自我展示作业。(让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自己认为运用对比色最好的地方说出来。)
2、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讲教师后方的黑板划分为4个区域,让每组挑出6副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粘贴,小组间走动浏览,每组派代表进行谈论感受)
3、教师点评总结。
六、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间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可以设计一些民间物件的形象进行填色或用对比色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小组评议作业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且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巾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
课时:
1课时
课程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
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06-19
美术《色彩的冷与暖》教学设计07-04
美术田野色彩教学设计07-14
色彩基础教学课件03-21
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意象色彩的探析论文07-12
美术基础教程的教学设计06-12
小学美术《色彩的纯度渐变》教学设计07-05
小学美术《用色彩画心情》教学设计06-22
美术色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