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
4、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
板书:电视
2、谈话:
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吗?
3、在家里看电视时都是谁让着谁?
4、但是,明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
二、初读思考,感悟体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谁教会了自己什么。
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字生字交流:
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
变序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分小组读:
教师指导字音。
3、指导学生看图:
这是谁的家?
他家都有哪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
4、学习第1自然段:
⑴ 指名朗读。
⑵ 随机学习全、奇、妙。
⑶ 以奇妙设立悬念:
有哪些奇妙的事呢?
5、学习第2自然段:
⑴ 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换成京剧。)
说说爸爸在看电视时想到了什么?
⑵ 集体交流,随机学习却、精、赛、关、掉、完等生字。
五、写字教学
全、家两字教学。
小学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意图:
读了几遍课文后,逐渐有了感觉,对其中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很感兴趣,我觉得这便是文章的一条主线,也是“文眼”所在。从“不同”(不同的穿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住所等等)走到学校着个(美丽、和谐……快乐的地方),大家便形成了很多的相同(同间教室、同学习、同游戏、同欢唱等),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通过这样的一条线牵引,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朗读来体会对“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让孩子们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汉语言的美,更加深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设计补充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是: 。(有弹性的问题能更好地发挥会孩子的想象力并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的注音,结合以往的经验,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地读准绳子,并能结合语境理解字词。
2、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准和写对十二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并收集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
2、准备词语卡片、田字格和小黑板。
3、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读认书写绳子并能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难点:能准确无误地认读与书写生字并能结合语境理解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提问,回答。问:你们是哪一所小学的学生?(答:我们是赤溪小学的小学生。)板书:“我们”和“小学”)。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所富有特色的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板书:“民族”,与之前的“我们”、“小学”构成本课的课题。)
3、大家接下来要参观的是——(生读课题),是呀,我们将要走进一个美妙的地方,那就是——(生读课题)。
(二)自学、初读
1、这所小学到底什么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大家亲自去瞧瞧吧。(请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和较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师巡回指导。
3、哪些字词是较有难度的,请你来提醒大家吧。(生自选句段朗读,师正音并帮助理解。)
4、你最想把哪部分读给大家听?好好展现自己吧。
5、你读懂了什么?
(三)巩固、书写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指导:戴、蝴、蝶、雀、舞。
b、 师范写。
c、:学生临摹,练写,师巡回指导。
3、通过“词语连句”的方式锻炼运用。
小学教学设计 篇3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做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四、教学预设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引导交流,了解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初步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导入课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配乐范读。了解文中的有关民族。
2、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五、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感悟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通过想象,感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通过山花烂漫的环境,衬托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二)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感悟同学们的团结。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体会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通过感情朗读,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四)抓住重点句段,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通过问题进行感悟:
(1)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2)他们是这样读课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呢?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行)
六、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读课文。
七、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小学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说: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认识生字“傣”。
3、顺势切入: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
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课文,互相正音,推荐一位组员。
2、交流反馈:
⑴ 出示生字:
① 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② 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⑵ 认读新词:
① 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② 开火车读。
③ 男女生比赛读。
④ 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新词圈出,站起来大声读一读。
⑶ 做游戏巩固字词:
① “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② 玩找字游戏:
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⑷ 试读课文:
① 指名读课文,正音。
② 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戴、舞、雀”。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汇报。
二、细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⑴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⑵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
跟老师说些什么呢?
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
⑶ 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
⑷ 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⑸ 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师:请大家自己轻声读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句子?
师:文中没有具体去描写,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
生:(大胆想象)。
生甲:认真听讲,不被外界环境干扰。
生乙: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老师的,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丙:读书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生丁:上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⑴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师: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
生甲: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
生乙:如果我是一只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高兴、自豪。
生丙:如果我是一棵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读书。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下面请你们把自己的那种感受读出来好吗?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3、读读说说,学习第四段:
⑴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
⑵ 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诵读比赛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代表挑战读课文,评出小小朗诵家。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画画,也可以设计表格。
五、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学生写信在学习园地里展示。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校 课上、课下 赞 学校
穿戴不同:绚丽多彩 学习、读课文 这就是……
语言不同:成好朋友 那声音真好听!
教学反思:
1、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自主讨论,自己感悟,不压制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培养了学生的悟性、灵性。
2、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课文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他们上课的情景。学生们各抒己见,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3、我还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在立足于课内,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把语文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这样主动、自主的学习,给了孩子们一片开放的园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自己喜欢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得课堂上的知识进一不得到了升华。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开发,变封闭为开放,教学活动犹如放飞快乐的翅膀,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飞向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向课外,多形式和多渠道,高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小学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⑴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⑵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⑵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⑶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⑷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⑴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⑶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⑷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⑴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⑵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⑶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小学教学设计 篇6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
认识生字“傣”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
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⑴出示生字:
①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②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⑵认读新词:
①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②开火车读。
③男女生比赛读。
④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新词圈出,圈好后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再坐下。
⑶试读课文:
①指名读课文,正音。
②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三、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民族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的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戴、舞、雀”。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教学设计 篇7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运算,再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但本课时出现了用表格来呈现信息的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取表格信息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在这节课中也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经历估算和计算的过程,了解估算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估算
1、假期里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游戏的规则是每人只能套三次,每次套不同的动物。让我们做他俩的啦啦队,猜一猜谁会赢。 (教师出示课件,将笑笑和淘气玩套圈游戏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完画面后教师接着出示情况统计表。这是淘气和笑笑每一次的分数。你能读懂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别说出自己看懂的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套圈游戏情境图,让学生经历从熟悉情境到读懂统计表的过程,而让学生猜测“谁会赢”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2、同学们知道了他们每一次的分数,那你们能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淘气和笑笑谁会赢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计方法有:
1、根据他们各自的得分估计:笑笑有两次分数都比淘气多,所以是笑笑赢了。
2、按照淘气和笑笑赢的次数来估计。笑笑赢了两次,可淘气只赢了一次。
3、可以根据每一次两人的得分做比较,第一次笑笑落后淘气一分,第二次淘气落后笑笑一分,这样他俩就平了,可第三次是笑笑多,所以是笑笑赢。
4、不会估计可能在计算(用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估算的策略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能力。]
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
1、计算淘气的成绩。
(1)除了估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呢?
预设:可以先将笑笑三次比赛的分数加在一起,算算共得多少分;再算淘气三次得的分数,就知道谁赢了。
谁能帮助笑笑和淘气列算式呢?
淘气24+29+44= 笑笑23+30+41=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三个数相加、有两个加号) 揭示课题——连加的计算。
(3)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24+29+44=。(每个学生一张作业纸写上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试一试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连加。
预设:
方法一:20+20+40=80,4+9+4=17,80+17=97。
方法二:24+29=53,53+44=97。
方法三:24+44=68,68+29=97。
方法四:还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方法来计算。(肯定这些学生的做法,并作出针对性评价。)
(4)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准确计算时,竖式也是我们经常用的方法。你们现在愿意用竖式来尝试一下吗?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投影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比较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不同的竖式写法同时展示,让学生先来讲自己的做法,比较各种写法的优势,找出正确、简便的写法,以引导学生掌握简便、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竖式计算时,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师强调: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位满十哪位向前一位进一。
(5)为什么很多同学都喜欢用竖式计算呢?他有什么特点呢?
竖式记录简便,容易计算。
2.计算笑笑的成绩。
你愿意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帮助笑笑算一算共得多少分吗?
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淘气和笑笑谁赢了。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97>94,所以我认为是淘气赢了。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准确计算验证了是淘气赢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使学生在运用准确计算来检验猜想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小丽看到淘气、笑笑和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她也来参加了,她前两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动物?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算一算。
②学生汇报结果:小鹿和小象,23+47=70;企鹅和白鹅,29+41=70。
③检验算得对吗?先看个位相加,末位是不是0,还得看十位相加是不是得7。
2.小丽三次套了不同的动物,最少可得多少分?最多呢?(能力强的同学可做第二个问题)
学生先口答最少(最多)分要套到什么动物,然后用喜欢的竖式方法笔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单纯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这里学生要想进行计算,必须先要考虑什么动物的分最少,什么动物的分最多,然后才能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数学信息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深化体验
全班同学玩套圈游戏。
我们也来玩一次套圈游戏怎么样?(学生打开教材第76页)规则:在书中圈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并算一算你得多少分。(选择的动物只数不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教学设计 篇8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找学生交流所知道的民族名字
找出自己最熟悉的民族介绍一下它的风土人情
2、肯定学生的交流,并进行引导:瞧,在一个小山坡上走来了许多学生呢,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我们汉族的呢,他们究竟要去哪呢?(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哦,原来他们要去民族小学呢,我们
同学想不想也去看一看呀?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引导语:请同学打开课本的第一课,读一读课文。标出不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或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2、询问读书情况,并利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
3、指名读,正音。
4、玩游戏、加强巩固:
⑴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⑵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
师引导:扫请了生字词的障碍,我们再来朗读课文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次读课文,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2、引导:
刚才大家大家读书那认真劲把老师都感染了,看来进入了新班级每个同学都想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呢。
3、渲染氛围:
来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今天早晨来上学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大家描述一下早晨这段时间上学路上和校园里的情景。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可以看出你们注意留心自己周围的事物,能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们学习。
3、引导:
刚才的几位同学为大家描述了我们自己的小学早晨上学的情景,那么民族小学又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谁能在课文里找出来?(为大家朗读)
同我们自己的学校比一比,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呢?能试着找出来吗?(学生交流)喜欢这样的学校吗?那一起读一读吧,读出你对民族小学的喜欢。
4、听,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上课了,能找出来有关的段落吗?(指名朗读)
提问: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小作者在描写上课时候的情景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
围绕静、趣指导学生对本段进行朗读训练。
5、放飞想象,描绘美丽的民族小学:
同桌互读最后一部分
播放音乐,随着音乐学生自由想象
小组交流自己通过想象对民族小学的想象
推选出想象好的同学在班级上进行交流
四、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生活在美丽威海的你们交个朋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民族小学的学生。
2、利用课余的时间,收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小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在阅读时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加深体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途径。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谚语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或谚语。
2、导入:多少名言,多少谚语,都说了同一个意思:时间如此珍贵,应该珍惜时间。但实际上,人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不同的,对时间的态度也有着千差万别。今天我们要读的《和时间赛跑》中的“我”是怎样认识时间、对待时间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指导读好难读的段落。
3、利用词卡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我谈话;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5、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1~5段
1、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读一、二两段:
⑴ 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⑵ 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⑶ 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⑷ 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⑸ 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齐读一、二两节。
4、默读三、四两节:
⑴ 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⑵ 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⑶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⑷ 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⑸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⑹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自读第五节:
⑴ 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的意思。
⑵ 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⑶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说说看,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
一、男女合作朗读1~5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过渡:“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
2、自由朗读6、7自然段。找出文中意义深刻的句子:
⑴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⑵ 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理解。帮助理解:
⑴ 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想再重新过一次吗,这种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时间流逝的无情)
⑵ 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
4、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不再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
5、自由读第8自然段:
⑴ 想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讨论理解这句话)
引导:当‘我’跑胜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着急”和“悲伤”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太阳落山”“鸟儿飞翔”这两个自然段中。“高兴”和“快乐”的心情,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文中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和太阳比赛谁能更快地回家,结果“我”跑赢了太阳;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赢了时间;读三年级时就做五年级的作业,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再读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体会“我”跑赢时间的快乐心情,这时,朗读的声调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读中要有一种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认读,指正字音。
2、生字组词练习。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3、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
第三课时
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
1、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自由读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
4、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的感受融会到读书中。
二、介绍林清玄的背景,激励学生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取得成功
学生先介绍,师补充介绍: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省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已出版完成100多本著作。他擅长写生活体验,从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着笔,以优美质朴的语言表达,文笔流畅清新,朴实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三、拓展练习
1、出示两道数学题:
⑴ 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有多少小时?
⑵ 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2、写出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段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自己原来怎样对待时间,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
四、练习写生字
1、学生描红观察关键笔画。
2、全班交流,师重点点拨:
“赛”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是两横;
“疼”是病字旁,不是广字旁;
“忧”的右边是“尤”不是“龙”,不能多写一撇;
“赢”的几个构成部分要仔细观察,摆好位置;
“益”的上半部分是“ ”,不是“兴”;
“若”的中间部分是“ ”,不是“十”,要同“苦”字区别开来。
3、学生练习写生字。
【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谚语。
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书桌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小学教学设计 篇10
一、立足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同,特别是城乡学生的差别就更大,教师在教师设计时,就要考虑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单单是考虑课程设计的安排和进度。比如在引人各种方程的教学时,我们可能都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各种方程,然后引入方程概念,但是如果在创设情境时设计的问题过高,就会影响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偏移难点,而且会影响教学进度。
二、挖掘教材
数学的许多概念、定理、思想的教学,都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一个总体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渗透。比如在七下“4.1二元一次方程”中例题教学,例:已知方程3x+2y=10。
(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2)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
对本例题(1)中的变形是已经学习过的整式变形,对于变形的结果就是学生今后要学习的一次函数解析式。而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性,刚好体现了一次函数由无数个对应点组成的关系,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一个联系,也是这两者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把握课堂
学生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学生的情况教师不可能都会事先预计好,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上课即时表现,做出合理的处理。比如在有些举实际例子时,教师就要好好分析学生所举的例子。如:在分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学生举例:气球从一个平面吹成一个球体。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知识还不深入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辨析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当堂的分析,假如这是教师要是没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活,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比如一起讨论,上网查询,暂时搁置等。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地调节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
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三、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四、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五、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小学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CD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
认识生字“傣”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划——要求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表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⑴出示生字:①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②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⑵认读新词:①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②开火车读。
③男女生比赛读。
④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新词圈出,圈好后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再坐下。
⑶试读课文:①指名读课文,正音。
②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三、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民族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的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戴、舞、雀”。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朗读感悟,美读成诵。
1.全班交流美句。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如:第一段:
⑴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⑵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⑶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
⑷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⑸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有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第三段:
⑴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⑵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
3.第四段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字学校的什么样的感情?
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诵读比赛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代表挑战读课文,评出小小朗诵家。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也可以设计表格。
【小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设计07-06
小学教学设计07-15
小学《炮手》教学设计06-26
小学《坐井观天》的教学设计08-22
《蜗牛》小学教学设计08-06
小学《赵州桥》教学设计08-06
小学拼音的教学设计08-07
小学《蝈蝈》教学设计07-16
《山村小学》教学设计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