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公输教学课件

2021-04-01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疏通文意,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3、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

  4、分析本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品味生动的语言。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

  墨子(约前476~前390),姓墨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志,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大力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之说。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至于他提出的非乐,认为一切音乐都有害,应在禁止之列,则显然是错误的。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来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他重视生产,初步意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他探究了关于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并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命题。其体系中的唯物主义倾向,为墨家后学所发展。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道家并称显学。墨家的主要著作为《墨子》。

  《墨子》简介: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2、时代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3、名家品评: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姜 涛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⑴ 生字注音:

  公输盘(bān) 械(xiè) 郢(yǐng) 文轩(xuān) 敝舆(bì yú) 锦绣(jǐn xiù) 短褐(hè) 粱肉(liáng) 糠糟(kāng zāo) 犀兕(xī sì) 麋鹿(mí) 鳖(biē) 楩楠(pián nán) 守圉(yù) 鲋鱼(fù) 诎(qū) 禽滑厘(gǔ) 楚寇(kòu) 鼋(yuán) 鼍(tuó)

  ⑵ 词语注释:

  云梯之械:之,代词,这。

  将以攻宋:即将以之攻宋,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等于说老先生。命,命令,自谦而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这里引申为指教,这句意思是:老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请献十余: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犹言让我,请允许。

  吾义固不杀人:义,道义,名词用如动词,遵循道义。固,可以作本来讲,引申决。这句意思是: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特别敬意。

  义不杀少而杀众:少,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众,是指将要在楚宋战争中送命的士卒。

  吾既已言之王矣:既的意思跟已相同,复用为的是加以强调。

  此为何若人:何若,若何,怎样,全句是这算是怎样的人呢?

  必为有窃疾矣:窃疾,好偷的病,全句是一定是有好偷的毛病。

  臣以王束之政宋也,为与此同类:臣,墨子的谦称,以为,认为是。

  之,结构助词。与,介词,跟。此,指示代词。这两句意思是:我认为大王派人攻打宋国,是跟那个有好偷窃的毛病的人一样的。

  九设攻城之机变:九,表示次数多,虚指。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假字,同拒。

  于墨子之守国有余:目,通假字,同御。

  虽杀臣,不能绝也:虽,即使。绝,尽。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⑶ 通假字: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挡。

  已持臣守圉之器。圉通御,防御。

  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

  ⑷ 古今异义的词: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古义:粗布衣服。今义:黑黄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转折复句的关联词。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古义:入侵。今义:盗匪,侵略者。

  吾知所以距子矣。古义:用什么(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⑸ 多义字: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虽然。

  虽杀臣,不能绝也。虽:即使。

  公输盘不说。说:通悦,喜悦,高兴。

  请说之。说:解释。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为:给,替。

  必为有窃疾矣。为:是。

  将以攻宋。以:用。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以:认为。

  ⑹ 归纳之字在本课中的用法。

  子墨子闻之。之──代词,代这个消息。

  愿借子杀之。之──代词,他。

  宋何罪之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之──代词,代粗布短衣。

  荆之地。之──结构助词的。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之──结构助词的。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之──无实义。

  ⑺ 特殊句式例解:

  宋何罪之有?,正确翻译是宋国有什么罪呢?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正确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子何命焉为,正确的翻译为你(有)什么见教呢?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胡不见我于王正确的翻译为: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

  2、理清思路:

  文章外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最后清楚地介绍了事情的结局,脉络清晰。

  (解说:这幅结构图首先抓住文中的3个见字提率3部分内容,接着以双方斗智斗技中的关键词句显示各段主要内容,而后归纳各段要点,最后显示结局并评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便于学生借助结构图,很快地回忆全文内容,形成整体印象。)

  3、讨论解惑:

  ⑴ 揣摩语气语意,体会本文生动的语言。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敬称对方为夫子,自谦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指教。)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

  阅读由人物对话组成的文章,必须认真揣摩语气、语意,做到理解到位、朗读到位,这样才有助于理解人物的语气神态,甚至心理变化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

  ⑵ 本文塑造了哪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⑶ 本文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是如何表现的?

  ① 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来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是步步深入的。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来不义,后来和楚王辩论,把攻来与患了窃疾相提并论,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来的侵略实质。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守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敌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来更深入了一步,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令人感到真实生动。

  ② 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人们满以为见面后墨子一定会劝阻公输盘攻宋,但墨子却邀请公输盘去杀人,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个悬念。见到楚王也是如此,人们以为墨子会劝说楚王,但墨子却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人们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这种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③ 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④ 人物的语言很富于表现力,能从中见出人物的精神和性格特征,墨子的语言尤其如此。如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而在和楚王的对话中,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的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特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弄清三点: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字词句、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语言。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郢( ) 舆( ) 犀( ) 兕( ) 糜( ) 鼋( )

  鼍( ) 鲋( ) 梓( ) 楩( ) 牒( ) 圉( )

  诎( )

  2、注意加点粗在文中的读法:

  公输盘( ) 不说( ) 请说( )之 胡不见( )

  禽滑( )厘

  3、解释下列多义字:

  ⑴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 )

  虽杀臣,不能绝也。虽:( )

  ⑵ 公输盘不说。说:( )

  请说之。说:( )

  ⑶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为:( )

  必为有窃疾矣。为:( )

  ⑷ 将以攻宋。以:( )

  以王吏之攻宋也。以:( )

  4、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然后归纳之字在本课中的用法。

  ⑴ 子墨子闻之。

  之: 。

  ⑵ 愿借子杀之。

  之: 。

  ⑶ 宋何罪之有?

  之: 。

  ⑷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之: 。

  ⑸ 荆之地。

  之: 。

  ⑹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之: 。

  ⑺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之: 。

  二、阅读思考

  5、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⑴ 哪句话交代事情的起因?请在文中划出来。

  ⑵ 交代墨子匆匆行程的动词有哪些?这些动词生动地表现墨子怎样的心情和什么精神?

  ⑶ 墨子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是有仇人,要借公输盘的手来报仇吗?他这样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⑷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他的义?

  ⑸ 墨子驳斥公输盘的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好处?

  ⑹ 公输盘服,他真的服了吗?取消了攻宋的计划吗?

  ⑺ 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是否就此罢休?

  ⑻ 从文中的对话,可以体现墨子语言的什么特点?

  6、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架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⑴ 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八十始得归:

  松柏冢累累:

  不知贻阿谁:

  ⑵ 本诗主人公的年龄有多大?从哪一诗句看出来?

  ⑶ 主人公的家现在什么样?(用诗句回答)

  ⑷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暗指主人公家中境况怎样?主人公的感受怎样?

  ⑸ 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7、课外阅读收录在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yǐng yú xī sì mí yuán

  tuó fù zǐ pián dié yùqū

  2、bān yuè shuìxiàn

  3、解释下列多义字:

  ⑴ 虽然。即使;

  ⑵ 通悦,喜悦,高兴。解释;

  ⑶ 给,替。是;

  ⑷ 用。认为;

  4、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然后归纳之字在本课中的用法。

  ⑴ 代词,代这个消息。

  ⑵ 代词,他。

  ⑶ 宾语前置标志,无意义。

  ⑷ 代词,代粗布短衣。

  ⑸ 结构助词的。

  ⑹ 结构助词的。

  ⑺ 无实义。

  二、阅读思考

  5、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⑵ 动词:闻、起、行、至;焦急的心情和不辞劳苦的精神。

  ⑶ 否。墨子有意用这句话以及后面的请献十金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就使墨子能顺势说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这句话,从而使公输盘陷入自相矛盾中,无法否认自己助楚攻宋不义。

  ⑷ 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然后指责攻宋不仅不智,不仁,而且是更大的不义。

  ⑸ 排比,好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⑹ 没有真服,只是默认攻宋的不义。没有取消攻宋的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楚王。

  ⑺ 没有,他穷追不舍:胡不见我于王?要求面见楚王。

  ⑻ 穷追不舍,步步紧逼。

  6、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才,坟墓,赠,赠送。

  ⑵ 80岁。八十始得归。

  ⑶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⑷ 家中已没有亲人,主人公感到十分孤单。

  ⑸ 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2、正确认识墨子的非攻思想。

  〖温故知新〗

  1、课文是如何增强语言说服力和感染力的?

  答案有四点:

  ⑴ 运用排比手法;

  ⑵ 善于运用比喻;

  ⑶ 采用对比并夸张的手法;

  ⑷ 采用长短句交错用法;

  2、结合现在的伊拉克战争,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何体会。

  (要点: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讨论解惑〗

  1、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首先,本文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既然服了,将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墨子又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楚王既然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如是,矛盾该解决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了公输盘的卑劣行径,并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后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至此,矛盾才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是同这种说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2、如何正确认识墨子的非攻思想?

  非攻不是和平主义,不是简单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兼并战争,这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治愿望。因此,墨子是反对战争,又不害怕战争。他反对楚王攻打宋国,完全采取的是积极的、进攻的姿态,既有理论上道义上和论辩上的强大攻势,又做好了实战上的充分准备。这是他能够阻止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但子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弄清掌握的是在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墨子的思想:

  1、课文写作特点;

  2、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公输盘( ) 械( ) 郢( ) 文轩( ) 敝舆( ) 锦绣( ) 短褐( ) 粱肉( ) 糠糟( ) 犀兕( ) 麋鹿( ) 鳖鼋鼍( ) 雉兔( ) 鲋鱼( ) 楩楠豫章( ) 守圉( ) 诎( ) 禽滑厘( ) 楚寇( )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 公输盘不说。( )

  ⑵ 子墨子九距之。( )

  ⑶ 已持臣守圉之器。( )

  ⑷ 公输盘诎。( )

  3、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的词:

  ⑴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

  ⑵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⑶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⑷ 吾知所以距子矣。( )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 夫子何命焉为?

  译: 。

  ⑵ 宋何罪之有?

  译: 。

  ⑶ 吾既已言之王矣。

  译: 。

  二、阅读思考

  5、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⑴ 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⑵ 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⑶ 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

  6、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日:公输盘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⑴ 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

  ⑵ 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

  ⑶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

  ⑷ 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⑸ 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

  ⑹ 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⑺ 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7、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预浩追堵

  欧阳修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 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浩为法。有《木经》三 卷行于世。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逾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世传浩有一女,年十余岁。

  ⑴ 这篇短文记叙了什么内容?

  ⑵ 人怪而问之中的怪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⑶ 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⑷ 找出文中表明预浩对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的句子。

  三、拓展训练

  8、学习《公输》一课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bān xiè yǐng xuān

  bì yú jǐn xiù hè liáng

  kāng zāo xī sì mí biē yuán tuó

  zhì fù pián nán yù yù

  qū gǔ kòu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 说通悦,高兴。

  ⑵ 距通拒,抵挡。

  ⑶ 圉通御,防御。

  ⑷ 诎通屈,折服。

  3、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的词:

  ⑴ 褐:古义:粗布衣服。今义:黑黄色。

  ⑵ 虽然: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转折复句的关联词。

  ⑶ 寇:古义:入侵。今义:盗匪,侵略者。

  ⑷ 所以:古义:用什么(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 你有什么见教呢?

  ⑵ 宋国有什么罪呢?

  ⑶ 我已经把攻打宋国的打算告诉楚惠王了。

  二、阅读思考

  5、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今有人于此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

  ⑵ 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来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来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来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⑶ 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6、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优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

  ⑵ 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⑶ 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⑷ 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

  ⑸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⑹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来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

  ⑺ 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7、阅读下列语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都科匠预浩高超的建筑技艺。

  ⑵ 引出预浩的三番解释,显示出预浩建筑思想的高明。

  ⑶ 说明预浩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是天赋的,偶然的,而是他平素持之以恒地潜心钻研的结果。

  ⑷ 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

  三、拓展训练

  8、(略)

【文言文公输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文言文“公输”翻译01-20

文言文“公输”翻译5篇01-20

公输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5-17

公输文言文原文和翻译04-06

“公输”翻译01-20

《乞巧》教学课件06-25

《绝招》课件教学02-20

教学设计课件02-17

a拼音教学课件04-11

元旦教学课件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