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课件

2023-10-18 教学课件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课件,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怎样写课件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穷人》教学课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穷人》教学课件 1

  教材分析: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学情分析:

  该文篇幅较长, 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可能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可提示学生先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桑娜的活动给课文分段,然后归纳段意,最后合并段意。识字教学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在已有识字能力的基础上,自主地、创造性地识字。阅读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感受人物美好心灵。文中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是体会人物美好心灵的关键,因而也是研读的重点。在品味中体会思想感情,在体会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桑娜复杂不安的心理活动及她与丈夫的对话,可作为练习和指导朗读的重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2.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比较准确地理解桑娜的心情,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神态中感悟人物善良的品质,并做出评价。

  3.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教学重点:

  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方法:

  抓住人物心理、对话去朗读,在读中品味情感,在读中学习表达。

  设计理念:

  对于这样一篇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堪称典范的文章,教学中,教师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难以取舍的。从故事背景、作家生平到故事内容、表达方式,需处处用心,但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教学本课,进行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取舍得当,长文短教”,具体的教学策略是:直奔重点,上挂下联;一气呵成,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制作的幻灯片,查阅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们,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二、抓住重点,感悟人物品质

  ( 预设: 如果学生说到7自然段,教师可作两方面引导——①母爱是相通的,虽然贫穷,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一细节描写中真切地感受到西蒙对孩子强烈的爱。 ②是啊,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桑娜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回家,这种本性的善良怎不令人感动呢?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

  (一)抓住桑娜的心理描写,感受善良

  (出示课文第9自然段: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抱回孩子后,桑娜的心情怎样?

  2.(再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她怎样的忐忑不安?(害怕、自责、担心、决断……)

  教师引读:短短的几句话,既让我们感受到桑娜的紧张、担心、自责,又让我们感受到她的坚定。大家都感受到了吗?你们都体会着读一读。

  3.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想一想,段中的省略号对表达桑娜的心理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们再想一想:仅仅是多了两个孩子,桑娜为什么如此地忐忑不安呢?(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板书:环境描写)

  5.指名把课文的1、2自然段连起来读读一读,此时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对表现人物品质起什么作用? (板书:铺垫、衬托)

  过渡:仅仅是描写桑娜的这个场景让你感动吗?

  (二)抓住渔夫的语言、神态描写,感受善良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24自然段句子: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让学生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①你们想一想,家中只多了两个孩子,渔夫为什么会如此的严肃、忧虑? (板书:严肃、忧虑)

  ②你还从哪个字感受到的?“熬”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渔夫的语言中为什么没用这些词? (板书:搔、熬)

  ③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④我们分角色来读读这段对话,再一次感受当时的情景。

  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2.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悟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呢?学生看板书总结。(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读写结合,完成片段练笔

  1.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的写法,自选内容写一个片段,写一写自己遇到这些情况后当时的心理活动:

  ①课间,小刚的文具盒被王强碰到地上,小刚认为是我碰掉的就大声指责我,此时,我非常 ……

  ②上课时,老师把检测的试卷发下来,我只考了70分,此时我 ……

  ③作文讲评课上,我的作文获得 “ 最佳习作 ” 受到老师表扬,此时我 ……

  2.学生展示作品,借助实物投影,师生赏评,再修改。

  3.教师推荐作品: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写的都非常好,如:《李子核》讲的是……又如《战争与和平》讲的是……要想知道事情的结果怎样,课下你们一定读一读

  《穷人》教学课件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有层次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学习。

  2.小组合作探究,同学间进行评读、赛读、展示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的品格,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他们做善良之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有层次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共鸣,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和善良的品格和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2.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

  2.抓准情感体验的切入点,激发情感;创设体验情境,唤起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

  3.利用文章发散点,通过联想与想象,体会人物心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借助文中人物关系概括主要内容

  杨绛说:“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齐读课题。

  提问:浏览课文,请你按照人物的出场顺序说说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借助他们之间的关系,说说课文演绎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特别强调了人物的出场顺序,既暗示学生按照文章顺序寻思,又提示学生概括本篇文章主要内容可以抓住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这也是针对概括篇幅较长、人物关系纷杂的文章的一种提纲挈领的方法。

  (二)突出重点,分层品读,感悟人物品格

  1.选准情感切入点敲击心灵,引发情感共鸣。

  学习描写西蒙的部分。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小声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西蒙家里很穷,一无所有;西蒙死得悲惨,但尽显了母爱;失去母亲的孤儿可怜。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西蒙一家的悲惨。

  (2)教师小结:外面寒风呼啸,屋里冷若冰窖。他们铺的是稻草席,穿的.是旧衣服。家中唯一能撑起这个家的丈夫也早早离她而去。现在,孩子们唯一的庇护者西蒙也死了,她多么不甘心抛弃可爱的小孩,这是她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2.创设情感发散点──触发心灵,直抒胸臆。

  学习描写桑娜行动的部分。

  (1)我们看到西蒙因饥寒、疾病而悲惨死去,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多么可爱的孤儿,此时如果你就在他们身边,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做?

  (2)桑娜看到这种情景,她是怎么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回扣第一、二自然段。

  我们看到这情景,会果断地选择抱回孩子,桑娜在其善良的驱动下,本能地选择抱回孩子,而且她是非抱不可,那么,她的抱和我们的抱有什么不同?她是在什么情况下抱回孩子的?

  【设计意图】积极的情感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而教师的教学激情,情境的创设都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找到一个最能打动学生的情节,以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要求。教师的提出“抱养孤儿”的问题时,旨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使自己感觉到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在假设的情境中,去思考、去抉择,真正体验人物内心情感。

  3.夯实人物描写训练点──走进内心,揣度人物心理。

  学习策略:

  自读自悟,感受人物品格。

  品读拓展,提升理解认识。

  角色朗读,传达认识感悟。

  揣摩意图,深悟表达方法。

  (1)学习描写桑娜心理活动和与渔夫对话部分。

  ①自读自悟,感受人物品格。

  默读课文,从直接描写桑娜心理活动和集中描写渔夫与桑娜的对话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人?做简单批注。

  两个人的共同特点: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朴实……

  教师小结,生分层次朗读。

  ②品读拓展,提升理解认识。

  (2)品读第九自然段。

  ①品读问题来源于学生,品读方式根植于学生。

  ②该怎样阅读这一重点段呢?学生集中在有感情的朗读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③紧抓表达特点,尝试通过添加的方式,探寻省略号背后的含义。

  A.默读课文: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你用笔在书上尝试填一填。提示:有的省略号能填写出内容,有的却不好填,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B.师生以对读的方式展现合作学习。老师读原文,学生读填写省略内容。

  C.生生间合作学习。两人合作学习体会。思考:桑娜都想到谁?你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D.小结:从自己的孩子想,这如同是雪上加霜,桑娜忧虑。从两个孤儿想,她同情他们。从自身想,她决定承担。她是个宁可自己承受,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④角色朗读,传达认识感悟。

  ⑤再读第九自然段,只读原文。

  A.揣摩意图,深悟表达方法。

  在刚才的学习中,关于省略号的填写,有的同学把省略的内容填出来了,还填的不错,可有些地方却不好填,作者使用省略号的形式仅仅是省略了什么内容吗?

  B.结论。

  人在思潮起伏时有许多内心活动是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的,所有的省略正体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列夫·托尔斯泰深谙此理,才用这断断续续的、磕磕绊绊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人物担忧、疑虑、同情、自责、决断等复杂不安的心境,正是言有尽、意无穷,是最真实、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书上有个词形容桑娜这种心情──忐忑不安。

  【设计意图】在阅读重点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的阅读方法,紧紧抓住在表达上的这一特点,教给学生用填补空缺法,用加法走进人物心灵,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去揣摩桑娜的复杂心境,去探寻人物的心路。学生在与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中,体会到了桑娜复杂的心境。此时再次朗读,只读原文,略去刚才加入的部分,用减法悟出言语之妙,就更能读出无言犹疑中的坚定,那一定是意在言外而情动于中的。这正是“思罢再读,慢品言中真意”。所以,省略号这种形式的运用,正是表达了桑娜的复杂心境。

  (3)品读描写渔夫语言的第二十四自然段。

  ①自读自悟,感受人物品格。

  抓住“得”“抱”“熬”字品读词语,认识人物。

  ②品读拓展,提升理解认识。

  A.默读思考:渔夫想到了谁?你能通过作者对渔夫动作语言的描写,把渔夫此时的心理活动通过文字展现出来吗?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想: 。

  B.师提问:渔夫想到了谁,想到两个孤儿不能跟死人在一起,想到桑娜已经很不容易了,他想到再难也要两个人一起扛,唯独没想到自己。回想刚才桑娜想到了谁,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结:渔夫想的是孤儿和桑娜,桑娜想的是孤儿和渔夫,他们彼此想着对方,他们又都情系孤儿,他们就是千千万万个穷人的缩影,表现了他们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格。

  ③角色朗读,传达认识感悟。

  ④揣摩意图,深悟表达方法。

  提问:作者在刻画两个主要人物时,为什么重在刻画渔夫的语言和动作呢?

  这与人物的性格,人物在家庭中的地位,刻画人物时情节的变化等有关系。

  【设计意图】此环节延续使用了一“加”一“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借助刚刚学习的人物描写手法,通过渔夫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刻画去揣度渔夫的心理活动,这一做法暗示学生心理活动描写是很丰富的,不仅仅只是一种直接描写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其他方面的描写,展现其人物复杂的心境。此环节到此并没有草草结束,而是提出了一个作者关于人物刻画方面值得一提的一点,其目的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方法。

  (三)整合全文,激活热点,再论写法

  1.总结全文。

  2.激活热点,各抒己见,再论结尾的妙笔。

  提问:课文学完了,有一道续写练笔题,请大家共同谈论一下这个作业有没有必要写?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主要考虑到让学生从作者角度思考为什么不写?从编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续写。不管站在哪个角度去论,都是围绕着这篇文章结尾设计的精妙去感悟。戛然而止又意犹未尽,让读者沉浸无限的感动之中,由衷地对他们的善良产生敬意之情。

  (四)活动学习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跳水》,通过比较阅读,以列表的形式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几方面的描写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一篇带同一作者几篇,初探作者的写作风格。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五)布置作业

  课堂随笔:讨论关于本课续写结尾练习题的设计。

  【设计意图】此作业的设计目的,延续了课堂的谈论,主要培养学生有独到见解并能把自己的想法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穷人》教学课件 3

  (一)教材分析

  1.课题《穷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小说,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2.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3.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的穷困和悲惨。

  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

  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颂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

  4.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人的美德。

  4、学习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自读自感,勾画重点词、句。

  3、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发挥想象。

  4、续编《穷人》,升华人物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班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课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不是很难,但是理解桑娜的心理和从人物的心理、对话描写及环境描写体会人物美好心灵有一定的难度。

  2、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进行研究,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和运用的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3、 学习本课,仍然要先读进去,再想开去。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开去,感受人世间相互关爱的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4、本班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好,让学生用多种朗读方式充分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力求做到读中体验、读中感悟,想象、揣摩人物心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

  本课运用引导、点拨法,学生的自学自悟、小组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中心,感悟真情,升华感情。

  (五)学习情境设计

  应用多媒体,以配乐课文朗读为切入点,渲染氛围,激发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学习的环境。

  (六)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ppt课件,多媒体教室,音频索材,教材。

  (七)教学过程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情景导入,播放媒体“课文录音”,渲染氛围)

  1、你看到《穷人》这个课题后想到了什么?(“穷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怎么穷?为什么会这样?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

  2、听录音读课文。

  3、刚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那些?

  二、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列夫?托尔斯泰照片),这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的全部创作时期达六十多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我们曾学过的课文《跳水》就是他的作品。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探究。

  3、师生共同探讨,回报初读成果。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掌握生字)

  要注意“怨、揪、虑”的读音,注意“怨、祭、魁”的写法。

  (2)理解词语。(课件出示,掌握词语)

  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

  抱怨:埋怨。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忧虑:忧愁担心。

  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逐段读课文,想一想说的是什么。

  (2)把意思有联系的分为一段与同学交流。(课件出示,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回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桑娜出门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两个可怜的孩子。

  第三部分(12---17自然段)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3)分段依据:事情发展的顺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何收获?说一说吧!

  【课时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gē bǎn bào yuān xiān qǐkuí wǔ dǎo méi

  ( ) ( ) ( ) ( ) ( )

  2、比一比,在组词。

  傲( ) 怨( ) 魂( )撕( )

  熬( ) 怒( ) 魁( )掀( )

  3、选词填空。

  平静宁静

  (1)孩子的呼吸均匀而( ),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2)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德。

  2、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刚请地朗读课文。

  3、续写《穷人》。

  《穷人》教学课件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这样的导课设计,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以及作品特点,激发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

  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理念: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抓住“穷”这个字眼,勾画理解词句,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

  四、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二、理解:“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

  3.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4.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

  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课件出示: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

  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

  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3)同桌分角色读。

  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设计理念:环境、心理和语言的环节可以灵活调换。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渔夫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还是从“穷”字入手,紧扣文眼,让学生理解他们道德情操的高尚,精神世界的富足,对比出了那些腐化堕落的所谓的贵族才是真正的穷人。]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学生续写。

  [设计理念:这样导入续写,能激发学生续写兴趣,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3、 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穷人》教学课件 5

  教学目标:

  1.读准“掀、撕、虑”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汹涌澎湃、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魁梧黧黑”。

  2.抓要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猜测、前后联系等方法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三打白骨精》片段

  说说你看到的。猜猜即将发生的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了解作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齐读课题)。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请注意捕捉关键信息。

  评价:善于有条理地整理信息,真是学习的小能手!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你。

  请选择:掀开 撕破 忧虑

  师:字音准确。

  火车词,并理解意思:汹涌澎湃、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魁梧黧黑

  师:不光字音准确,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看来认真的预习能让课堂学习效率大增。

  2.本文课题是《穷人》,文中哪些人是穷人?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通过抓要素的方法概括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你很会提取关键信息,通过抓谁干什么就把事情概括清楚了。

  三、学习环境描写部分

  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刚才同学们大致了解了本篇小说的人物和情节,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小说的环境描写。

  1.浏览课文,勾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2.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屋外的环境描写。

  (1)自读屏幕上的文字,如果你是一名电影导演,要将这段环境描写拍成电影,你会将你的镜头对准什么景物?请说明理由。

  师: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是位了不起的导演。 角度独特,别具匠心,有创意。

  (2)请你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当时环境的险恶。

  师:我感受到了你的心惊肉跳。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担忧、不安。

  齐读。

  (3)为什么环境如此险恶渔夫还要去打渔?

  师:你听过联系上下文找到了他这样做的理由,你很会读书。

  3.刚才我们先通过找景物、抓特点,朗读感悟、引发追问,学习了屋外环境部分。请大家在小组内按这样的方法学习屋内环境描写部分。

  景物

  特点

  朗读

  我的追问

  师:分工、合作,我们又多了一种学习方法,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4.用这样的方法,在你刚才找出的其他环境描写的句子旁做勾画批注,和我们一起交流。

  师:看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环境描写韵味十足,作用不小。

  5.那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请选择,可单选,也可多选,请结合课文说明你这样选的理由。)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推动情节的发展

  齐读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拓展阅读

  正是这样,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其实,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短篇小说《桥》里也有这样的环境描写: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同学们喜爱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吴承恩写“猴王出世’时也这样进行了环境描写: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3.《水浒传》里武松打虎,老虎出现时有这样的环境描写:

  忽然起了一阵狂风。

  4.托尔斯泰在他的《战争与和平》中也有这样的环境描写:

  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你能猜想会发生什么吗?

  是不是这样呢?请感兴趣的同学找来《战争与和平》一探究竟!

  五、总结

  希望大家以后在阅读小说时,关注环境描写,感受小说的魅力。

  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板书:

  9 穷人

  屋外 险恶

  环境描写

  屋内 温暖舒适

  《穷人》教学课件 6

  [设计概说]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本设计将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落实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设计将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式,突破教学的难点。第八届全国阅读教学比赛中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本设计将使课内学法与课外用法有机地融合起来。

  [教材简析]

  《穷人》是S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表现了桑娜和渔夫这些穷人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语言质朴,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基调,作者正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堪称一篇引导学生走近经典的美文。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4、尝试运用“四步导读”的方法,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深刻理解穷人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生预习课文并查找作品时代背景资料。

  [教学流程]

  一、读薄,感受经典之“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复习回顾课文:课文中出现的穷人都有谁,主要写了他们之间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预习感受:

  1、通过课前再次认真阅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又有的新的收获,说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各抒已见)看来,读了课文后,渔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渔夫、桑娜的淳朴和善良,都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这正是作品要表达的东西。

  2、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染力呢?(生各抒已见)那是因为作者把他对穷人的深切同情和由衷的敬意都融入了笔端,我们此时的感受就是作者写作时的感受。

  (三)教师小结:可见,只有饱含着真挚的感情去写作,作品才有打动读者的力量。这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较长,如何让学生迅速从中提炼出最主要的信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书读薄,把长文读短呢?为此,我开课即通过复习回顾和预习交流的方式,以三个小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并初步感受经典作品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读厚,体会经典之“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一) 激发探究的兴趣:穷人的“穷”和渔夫、桑娜的“善”是作品要表现的主题,但奇怪的是文章中却找不出一个“穷”字和“善”字。不信,你们迅速浏览课文找找看。(生默读寻找不果)

  (二)提出探究问题: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善”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那作者是怎样表现穷人的“穷”与“善”的呢?

  (三)学生自主探究:(课件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分别找出表现穷人“穷”和渔夫桑娜“善”的句段,认真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四)集体交流品读:

  汇报自主阅读时找到的句子,屏幕投影,品读体会。

  品读,体会“穷”

  (1)第1、2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段,抓住句子中“补破帆、不顾惜、冒着寒冷和风暴、从早到晚、没有鞋穿、光着脚、黑面包”等重点词,从“干的”“吃的”“穿的”三个方面体会桑娜家境的贫困,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

  (2)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段后自主质疑——“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究竟临死前西蒙想要抓住什么?她当时会想些什么?在换位想象中体会穷人命运的悲惨和作者深切的`同情并指导朗读。

  (3)小结:说说这几个文段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穷人的“穷”的?(环境描写)

  品读,体会“善”

  (1)抓行动描写(第8自然段):自由朗读再指名读这段话,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毫不犹豫)从哪里看出?(引导学生抓住第二句体会桑娜的不假思索和善良的本性)再指名读。

  (2)抓心理描写(第9至11自然段):

  ①出示自学提示自学:

  一、默读文段,借助字形揣摩、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忐忑不安”一词的意思;

  二、桑娜忐忑不安担心些什么?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合理填补几处省略号的空白,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和宁可挨揍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德。

  ②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③集体交流后指导朗读。

  ④说说桑娜的内心为什么会这么矛盾不安?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抓语言神态描写(第21至27自然段):

  ①抓住一个“熬”字引导学生体会渔夫为了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已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的高尚情操。

  ②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渔夫心情、语气的变化,指导对话朗读。

  (4)小结:说说课文是通过什么描写直接表现穷人的“善”的?(行动、心理、语言神态描写)

  (五)引导总结写法:那作者是怎样表现穷人的“穷”与“善”的呢,你发现了吗?(生各抒已见)是的,作者就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穷人的悲惨生活,通过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善”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这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呀。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些理念,旨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课文中穷人的“穷”与“善” 这两方面的重点内容,并有效地突破“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这一难点。通过“把书读厚”这一层次的阅读,使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

  三、读深,感悟经典之“对比映衬深化主题”

  (一)启发思考:课文读到这里,如果让你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文中的穷人,你想用什么词语?(板书:善良、勤劳、贫穷……)

  (二)引导质疑: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穷人的善良、勤劳和贫穷。看着这三个词语,你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吗?

  1、针对“勤劳与贫穷”的质疑:人们常说勤劳创造幸福,桑娜和渔夫这么勤劳,可为什么还这么贫穷?(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凡卡》等课文和课前收集到的社会背景资料,理解旧俄时代社会的黑暗。从而感悟出——人民的“勤劳”与生活的“贫穷”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社会的黑暗。)

  2、针对“善良与贫穷”的质疑:文章既反映了穷人的“贫穷”也表现了穷人的“善良”,但更则重于表现穷人的“善良”。作者写穷人的“贫穷”除了反映社会的黑暗,还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感悟——“桑娜一家艰苦的生活”与“毅然决定收养孤儿的举动”形成对比,更有力地映衬了桑娜夫妇高尚美好的心灵。)

  3、教师小结:对穷人“善良、勤劳、贫穷”的描写相互对比映衬,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正是这篇经典作品构思的巧妙之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弄清“善良、勤劳、贫穷”之间对比映衬的关系,自主感悟文章的表现手法。]

  四、 读活,体验经典之“嘎然而止而余韵无穷”

  (一)活学活用“写法”:

  1、激发续写欲望: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说说:故事读到这里嘎然而止,你还有什么想要知道吗?(他们一家后来的生活怎么样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桑娜一家又会发生哪些事呢……)课文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尝试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故事的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性格特点不能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想象要合情合理。

  2、引导总结写法:续写时除了要把握想象内容的合理化之外,还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才能使续写的内容与原文融为一体。作者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饱含着对穷人的深切同情和由衷的敬意去写,通过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中心。)

  (二)活学活用“读法”:这节课,我们用“读薄(初读了解作品内容、主题、情感)——读厚(细读体会人物特点)——读深(研读感悟写作特色)——读活(学习运用读写方法)”欣赏了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课外我们多些尝试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去阅读其他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注重读法、写法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学活用”的训练,使课内学法与课外用法有机地融合起来。]

  [板书设计]

  穷人

  裹住 抱回 (行动)

  忐忑不安 (内心)

  贫穷(环境)——→收养孤儿 煞起眉头 (神态) 善良

  “总会熬过去的”(语言)

  《穷人》教学课件 7

  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學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学生學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是教學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点带面的导读法,帮助学生读懂全文。

  ⑴學习第一段。我先用导语把学生带入一个海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学生學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温暖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⑵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学生继续自由朗读,了解故事的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学生學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⑶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

  ⑷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3、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學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定‘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善于想象是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的增强。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为学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础,使想象合理化。

  《穷人》教学课件 8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与善良,学习他们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强化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CAI课件。

  【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哪一篇课文?

  生:《穷人》

  师:好吧,那我们就学《穷人》(板书课题),你们看看,老师像穷人吗?

  生:不像。

  师:其实,老师是穷人。不信,你们问问后边看课的老师们,哪一个不是穷人?每一个人自从他站在讲台上,甘愿当一名老师,他就没想到过要成为富翁。老师,总是一生清贫;老师,总是无私奉献;老师,总是挂牵着他的每一个学生

  比如我,今天和你们一起学习《穷人》,虽然你们都远离了穷苦的日子,虽然你们的生活都充满了七彩的阳光,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走近穷人(手指板书),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品读他们的人生,去学习他们的品质!

  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

  生:

  【教学流程】

  一、感受穷人的穷

  1、上节课,我们顶着寒风,冒着黑夜,来到了海边一间渔家的小屋。聪明的孩子们,知道吗?这是谁和谁的家呀?

  (相机板书:桑娜、渔夫。)

  2、对!桑娜和渔夫的家。那他们在干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海风呼啸,桑娜一家忙碌的情景。同时伴凄婉的音乐。)师旁白:此时此刻,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夫妇俩如此勤劳,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3、孩子们,看到这一幅幅画面,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生谈。)

  (可串评:你真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你太善良了,孩子老师的心情也很沉重)

  是的,他们从早到晚地干活,相当勤劳(板书),不过,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由此可见,他们的确堪称穷人,穷困不堪。(板书:课题与桑娜和渔夫间的箭头。)

  4、那么,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桑娜一家的勤劳和贫苦的呢?请孩子们打开课本,快速地、自由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相关语句认真地读一读,争取把你的体会从朗读中表现出来。

  (生自由勾画、练读后)你勾的是哪些句子?来,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点评:的确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听你这么一读,桑娜一家实在太穷了!)当有人读到下面这段时(课件:桑娜沉思菜只有鱼。另加可控制的凄婉音乐。)问:这一段的确很感人,催人泪下!你们还想读一读吗?这样吧,想读的都站起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配乐。)

  二、体悟穷人的美好心灵

  桑娜

  1、孩子们,就是如此穷困的桑娜一家,他们还有一个更加不幸的邻居西蒙在重病中又没有一个人照顾的寡妇!桑娜在丈夫冒着危险出海打鱼,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却还是推开了邻居西蒙的门。孩子们,拿起书来,饱含深情地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让我们与桑娜一起去看看可怜的西蒙吧!

  2、(课件:西蒙惨死图。)师旁白:面对西蒙的凄惨死去,面对两个嗷嗷待哺的孤儿,亲爱的孩子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桑娜,你会怎样做?(来,和善良的孩子握握手。)

  同学们,那桑娜又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8、9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反复地体会体会,然后把你的体会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当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就是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

  3、生准备、交流。

  4、汇报并采取多种形式感情朗读。

  (课件: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非这样做不可。桑娜脸色苍白揍我一顿也好!)刚才我看同学们勾的都是这些句子,那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来,谈谈你的理解。

  他的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不假思索地抱回两个孩子,并不为什么,完全是发自桑娜淳朴、善良的本质。

  师串评:是的,面对西蒙的悲惨病死,面对邻居留下的孤苦零丁的婴儿,桑娜如此善良的渔民,怎能不这样做呢!?她本能地决定:非这样做不可!(来,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她忐忑不安地想。

  你知道什么叫忐忑不安吗?(形容心神不定。)谢谢你告诉大家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啊,桑娜抱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呢?(生答后师串:是啊,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丈夫会同意吗?自己的生活已经贫困到了极点,再加两个孩子,养得活吗?但是不抱养两个孩子,他们也活不成啦!想到这些,桑娜矛盾极了,怎么安得下心来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是说自己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

  师串评:不错,作为桑娜和渔夫生活极度贫苦的劳动人民,置身于沙皇的黑暗统治,还想有好日子过吗?(你体会得真好,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来,读一读。)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是说桑娜只要丈夫愿意收留这两个孩子,自己宁愿挨揍。自己宁愿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孩子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相机归纳板书:乐于助人。)

  师串评: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她的决定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桑娜那善良的、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文中用了五个省略号,可以看出桑娜的心情是多么复杂啊!

  5、这些语言的确太感人了,让我们把它连起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最有感情。先自由地练习练习吧!(生准备)

  谁最勇敢?敢第一个来读你最勇敢,至少是一个举手的英雄!如果朗读也好,那就再加一个英雄:朗读的英雄谢谢你,孩子。(转身对其他同学)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最欣赏他哪个地方?你能把他的优点学过来吗?来,试试这个地方你特别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善于学习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学会对别人的欣赏,是自己进步的阶梯

  6、在刚才的学习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

  (灵活解决。)

  7、师就桑娜复杂内心活动进行小结:

  是的,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负担是那么重,西蒙的孩子是那么可怜当桑娜对亲人的挚爱和对别人的同情这两种情感不能兼容时,她多么的矛盾!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还是下了抱养孩子的决心!

  孩子们,相信你们对桑娜的所作所想一定有很深的感触,那就带着你独特的感受,让我们再读这段话(配乐齐读)

  渔夫

  1、辛苦了一天的渔夫终于回来了,当他得知西蒙死了,还留下两个可怜的孤儿时,他的表现如何?(生答。)

  2、孩子们,你们找到这儿了吗?(找到了。)在哪儿?(第24自然段)那请拿起书来,让我们动情地朗读吧

  合二为一

  1、生活再艰辛,就是熬也要熬过去!原来渔夫和桑娜的心是相通的!(板书心形)其实,天下穷人的心也总是相通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而又乐于助人的心!(板书:善良。)

  2、孩子们,当桑娜坐着一动不动时,渔夫心急了,于是问道(师手指课件生齐读: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渔夫真的心急了,急切地问道(师手指课件生再次齐读: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3、(课件:桑娜拉开帐子图。)师旁白: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看到了丈夫的善良,桑娜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丈夫与自己的心竟然不谋而合!桑娜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欣慰地拉开了帐子顿时,这间渔家的小屋变得温暖而舒适!

  三、拓展

  1、(课件)不过,善良的孩子们,渔夫和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精要的语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交流。

  师串评:谢谢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他们是穷苦的,但他们一家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他们无比幸福!置身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他们是穷人、穷人,只能是穷人!孩子,你渴望他们能过上富有的生活,你的苦心老师理解。不过,面对沙皇的黑暗统治,他们,乃至像他们一样的穷人,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四、小结

  桑娜一家人,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真挚的爱,让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的祖国遍布温情,愿世界永远充满爱!

  【板书设计】

  穷人

  桑娜 渔夫

  善良、乐于助人

  《穷人》教学课件 9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以升华情感。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办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表述练习。

  4.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5.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几个穷人?写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2.检查自学情况(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 渔夫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很善良)板书:善良

  学生谈谈还读懂什么?(教师随机板书)

  (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三)学习第一段

  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课文第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抱回孩子”部分内容

  (1)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桑娜的善良?(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说出。

  (桑娜走出门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看不到什么,她想起生病的女邻居,桑娜是在自己的亲人安危不知、生死难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关心她人、心地善良。)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里,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桑娜把孩子抱回家里后,她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说明桑娜的善良,由于善良心的驱使抱回孩子,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他会同意吗?这是她第一个不安的地方。“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又加上两个,今后生活怎么办?这是她第二个不安的地方。他觉得愧对丈夫,“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救人之难,宁愿自己皮肉受苦,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2)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表现出桑娜的善良。

  (三)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孩子”一部分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渔夫的善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讨论、交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一事当前先为别人着想,充分体现渔夫的美好心灵。)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心灵受创伤。母亲死后的惨相不能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待醒来之后,让他们感到有一个温馨的家。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负担如何完全置于脑后,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加上两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难熬,从“熬”字上可以看出渔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些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师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渔夫由忧虑到思考最后作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渔夫的善良。

  (2)指导感情朗读,注意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示停顿、间歇;

  ②内容上的省略。

  (3)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商量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这叫什么?(生:不谋而合)教师:也说明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

  (四)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刚才,通过学习,我们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穷人的善良。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达这一点?好在哪儿?

  2.学生集体议答:

  (l)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动作的变化写得细致入微。如“敲敲门”、“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猛地推开门”。“敲敲门”是出于礼貌做出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敲门”说明心情急切,敲的遍数多,迫切想知道屋内情况;“猛地推开门”是桑娜意识到情况不妙,预感有所不测,集中力量猛地推开门。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准确地突出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人物的高贵品质。

  (2)渔夫听说西蒙死,描写他的一段话写得好,从神态到动作到语言描写非常贴切,简单的几句话,渔夫的思考过程跃然纸上。

  (学生说、老师随时引导。)

  3.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也应像作者这样,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五)课堂训练、发展技能

  1.出示投影,发挥想象,说一段话。投影内容:课文插图(桑娜拉开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细小的汗珠。)

  2.学生练说,班内交流。

  (六)指读课文,启发再次质疑问题(随机解决)

  (七)教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己识记字形、重点辨析“寡”、“魁”的字形。

  2.听写生字,解掌握情况。

  (八)布置作业

  1.编排课本剧,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2.预习第21课。

  《穷人》教学课件 10

  教学重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问难。

  3、明确学习目标。

  4、学习第一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我们知道,穷人是受苦的人,是生活贫困的人。

  在我们小学 阶段的学习中,学过哪些课是讲穷人的故事的?(《卖火柴的小 女孩》、《小音乐家杨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这些 课文,有的揭露了资本主以社会的黑暗,反映了穷人生活的悲 惨;有的表现了穷人向往幸福,追求美好境界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么这篇课文的“穷人”指的哪些人?文章又是通过写“穷 人”的什么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的了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 课文。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了他们的关系怎样?

  西蒙(寡妇)------>两个孩子

  2、回答导言提出的第二问。

  课文主要写“穷人”的一件什么事?表现了“穷人”的什么 品质?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入事情发展顺序)请按事情发展顺序分 段。

  三、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下面请同学们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 质量高。要着重考虑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不要纠缠在个别 情节上。

  (让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四、明确学习目标:

  1、大家提了不少问题,下面我也想问问你们出们根据自 己读课文的初步印象,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特点的了解,你们考虑 一个问题:“你认为你学这篇课文应当从里面学什么?琢磨琢 磨,也就是说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

  2、老师归纳学生的意见,得出:

  (1)通过理解课文能回答课后的.问题。(理解方向)

  (2)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怎么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看 看我们能不能从这课中学到一些方法(写法上)

  (3)学习穷苦人民,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思想上)

  五、学习第一段1、默读课文,谁能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候出海捕鱼的丈夫归 来。)

  (1)文章写桑娜担心着丈夫用了一个什么词?(心惊肉跳)

  什么是心惊肉跳?

  (2)桑娜为什么会心惊肉跳了

  ①外面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正起风暴。

  ②夜也深了)

  找出有关句子读。

  (3)桑娜担心什么?(丈夫会出事),从哪看出?(为丈犬祈祷)

  口读。

  师:是啊,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即使是大轮船在海上航行 也很危险,何况是一只小船呢!

  再指导朗读桑娜为丈夫祈祷一句。(读出焦急、祈求的语 气,加上动作)。

  (4)学到这,你觉得桑娜的家境怎样?桑娜的心地如何?

  (家境贫困、心地善良)

  (5)你们说桑娜家境贫困,为什么课文又写她家里“温暖而舒适”,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种舒适,只是相对而言,只不过是仅仅说得过去而 已:炉火末灭,屋内干净,孩子们能安睡。而这些,是靠渔夫夫妻二人的勤劳和心血才能维持啊!)

  • 相关推荐

【《穷人》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穷人说课课件09-24

课本穷人的课件(通用10篇)06-18

什么是教学课件09-19

教学课件的作用06-27

烹饪教学课件12-05

春来了教学课件08-24

古诗牧童教学课件08-24

苏武牧羊教学课件08-24

《最佳的路径》教学课件08-24

如何制作教学课件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