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计划针对全体学生,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过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练习巩固的机会较少,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学期的任务是继续上完教材下半部分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能够做一个多媒体作品出来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一、基本情况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一级8个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高一(2、4、6、8、10、12、14、16)。本教材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获取、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信息资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且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的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如打字、计算机基础操作),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改进措施教学措施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5)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教育措施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四、辅导形式、时间形式
1)理论辅导:教师讲解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中进行。
2)上机辅导:教师上机指导为辅,学生上机练习为主,优势生帮后进生为补进行。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2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制作的一般流程及控制方法。
2、通过对引导图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引导图层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深化对FLASH运用软件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热爱地球家园的情感。
二、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
1、知识理论体系。掌握和理解引导图层的含义。
2、能力实践体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地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的整合(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地球和月球公转、自转等知识)。
3、思维体系。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
4、情感体系。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图层的含义和建立方法、作用
难点:运用引导图层,解决椭圆路径中的起始点。
四、教学对象
对能否在封闭曲线上找到起始点,这是教学难点所在。教学中只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要让学生在渴望中积极探究,逐步逼近理想的方法,不要及于告诉学生的结果,不管学生能否回答出来,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有适时、恰如其分的点拨。结合所制作的动画与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趣。
五、设计思想及教学体系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从知识、能力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时引入“课程整合”概念,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状态,激活学生思维和情感。
知识体系:复习原有知识(帧动画)→原有知识运用(做一个帧动画)→总结提出问题→引入新知识(添加引导图层)→新知识剖析(引导图层的含义)→新知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思维体系:回忆原有知识(动手实践)→逻辑思维的培养(可否建立路径)→发散思维的培养(怎样找出起始点)→集合思维(建立一个完整的动画)→逻辑思维(建立一个可以输出在影片中的可见路径)→创新思维(与地理知识的整合)→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和流程图
(附后)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其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探究状态下。学生打破了老师的传统授课“禁锢”。如“在这节课上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将圆切分’(找三个点)以观点。这一提法引起了全班同学们的热烈兴趣,其结果不得而知了。”(学生不用本课知识也解决了此问题,可以说学生的发散思维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同时,本节课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式学习。如在学生自主实践操作和相互评价过程中。
2、本节课的动画制作中整合了相关地理知识,如地球和月球的公转与自转等,培养了学生一种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人们常觉得无法实施。本课中笔者很好地做到信息技术中的情感渗透。将本课中的“地球”与“地球家园”联系起来,从而引入环保意识和情感教育。
附:课堂教学过程
Flas制作——引导图层
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1、学生动手,巩固旧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个基本的帧动画(此过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制作过程)
2、设置悬念,引出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帧动画都是使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我们能否让它们沿某一特定路径(路线)运动呢?
3、展现目标,任务驱动。展示月球绕着地球沿着椭圆轨道运动。提出任务:要使运动对象沿特定路径运动,就必须增加引导图导,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
1、讲授“引导图层”含义。引导图层就是设定运动对象运动的某一路径(路线),在引导层中画好运动路径,在被引导层(引导层的下一层)中使运动物体与路径相吸附在一起(用鼠标点中运动物体的中心移动)。
2、学生自主尝试制作。让学生做一个圆球(作为参照物“地球” ),然后再增一个图层做一个稍小的球作为“月球”,并把它转换成图形组件,插入关键帧。(此过程教师可适时点拨)
[教师演示,讲授新课]指导学生添加引导图层,构造引导图形——椭圆曲线(运用椭圆工具,在绘图区中绘制一个椭圆,将颜域剪切,余下的边缘曲线即为我们构造的物体运动的路径)。
3、引导探究,自主实践。
[教师问]:若要物体沿某一特定路径运动,就要找到起始和结束位置,我们现在给出的这一椭圆封闭曲线,我们能否找出起始点呢?
[学生答]:“能”或“不能”。
[教师总结、引导]:要想在封闭的'曲线上找到起点和终点是不可能的,那我们能否利用人眼睛的视觉差,在这一封闭曲线上做一些处理呢?
[学生探究]: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我们可否这一封闭剪断一部分,或在某一处切开呢?
[教师演示]:将运动物体放到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用光标键进行精确定位),设置帧动画的方式为移动。
成果初步展示。测试影片,物体沿着我们特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总结,设置悬念]:我们构建的路径在输出的影片中没有看见(引导图层的内容在输出的影片中是隐藏的),若我们需要椭圆曲线(路径)也显示出来,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学生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并尝试动手实践。
[教师引导]:既然需要路径,那我们就给它绘制一个——增加一个新的图层(学生操作:添加新的图层,并绘制椭圆路径)。
三、积极评价引导,拓展创新
1、展示成果,评价交流。学生测试自己的作品,领悟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选取典型作品,师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
[学生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己理清思路:图层1(建立参照物“地球”→在图层1第40帧插入关键帧→添加一个新的图层2(建立运动物体对象“月球” )→选择箭头工具选中“月球”,然后在“插入”菜单中选择“转换成元件”→在图层2第40帧插入关键帧→添加添加图层→绘制椭圆曲线(用橡皮工具将曲线截断)→选中图层2第1帧,将“月球”放在起点位置,然后选中第40帧将“月球”放置为终点位置→设置“月球”图层的运动方式(移动)→添加可见图层(椭圆曲线),调整大小
我们是通过引导图层给运动物体建立一个特定的路径,若要让路径也在输出到影片之列,就需再建立一个新的图层。
2、积极引导,拓展思维。
[设置悬念]:月球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标准的椭圆吗?地球也应该在运动?(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本节知识体系,将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有机的整合。)
[学生讨论]:略
[学生动手实践]:再对自己所做的动画进一步进行修改,让动画的表现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设置悬念]: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学生探究]:在这节课上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一位学生回答道:“将圆切分”(找三个点)。这一提法引起了全班同学们的热烈兴趣,其结果不得而知了。(经过实践验证,这一观点可行)。
3、激感,内化体验。我们人类都生活在这同一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但目前人类为了经济和利益,可是对地球的索取太多太多,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黑洞一说、洪灾旱灾频繁发生、动植物畸形进化等等。为了我们子孙后代能有一片纯净的生活空问,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行动起来,宣传环保,从自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中学部五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七年级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的硬件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熟悉了键盘,初掌握了鼠标的操作,对一些简单的程序也有了一定的使用基础。八年级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会简单的利用WORD处理文字工作,每周只有两节课, 加之学生家庭条件较差,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可喜的是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仍使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研究所编著的教材,本学期七年级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文字信息、加工数据信息等。其中加工文字信息部分是本学期的重点。八年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能简单的制作修改美化电子表格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等。九年级重点从兴趣出发,借助范例,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基本技能,能用好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信息技术的网络知识,并能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加工、处理信息。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分组讨论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班级学生多电脑少这一特殊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每节课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争取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机动手操作的机会。
1、教学要切合初中学生实际,充分考虑中学生年龄、兴趣、知识 、认知结构等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培养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敢用、想用、会用、善用电脑。
2、加强机房管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
3、充分发挥掌握的好的学生的作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三年级,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三年级下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是计算机画图和网络知识,其中计算机画图占了70%,可见计算机画图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画图和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操作的技巧
重难点:基本操作
三、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下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画图和掌握网络操作知识。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作品。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第一课认识小画家
第二课好用的铅笔
第三课心和彩虹一起飞
第四课奇妙的线
第五课矩形的生日聚会
第六课小画家本领大
第七课美丽的海底世界
第八课小鸟乐园
第九课我的名片我设计
第十课我爱大自然
十一课奥运在我心
十二课网上寻宝
十三课网上邮局
十四课心愿的传递
十五课空中连心桥
十六课畅想奥运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5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评价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四、第六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安排
1、信息技术初步: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应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2、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掌握PowerPoint中文本的`添加,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超级链接的制作。
3、用计算机画画,进行名片的制作,在Photoshop中进行图像处理。
4、用计算机作文,在Word中进行文字的处理及编辑排版,并制作个人的主页。
5、网络的简单应用,学会上网,学会查看网上同学的电脑中的信息。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6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为依据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必工具课程,教学应始终把如何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根本性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建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应在此基础上,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各项要求。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级学生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通过初一一年的学习,该问题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插班生的增加,每个班近60人,每个计算机机房不足60台电脑,为避免有学生无计算机可用,每节课课前教师都要检查调试好每台计算机,增加了上课难度。
二、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教学具体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
6、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各种竞赛,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任教年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本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3、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4、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
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
7、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8、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
9、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10、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
11、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12、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
13、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
(2)、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意识。
(3)、质量目标:
期末成绩争取学区A级。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2)、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2)、提优补差内容、途径和方法
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
补差:加强辅导。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目标:
本学期教研工作按学校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的研究》,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计划:
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
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
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写好心得体会。
小学<下>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章(或课)、节内容及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与要求
2第29课初识word20xx初步了解Word20xx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xx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3第30课文字的输入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4第30课文字的输入
6第31课文章的修改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7图庆放假
8第32课段落的调整(一)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9第32课段落的调整(二)
10第33课文字的修饰(一)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11第33课文字的修饰(二)
12第34课设置段落格式(一)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
13第34课设置段落格式(二)
14第35课插入图片(一)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15第35课插入图片(二)
16第36课打印预览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
17第37课初识PowerPoint20xx(一)了解PowerPoint20xx;学会启动PowerPoint20xx、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18第37课初识PowerPoint20xx(二)
19第38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
20第39课浏览与放映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
21期末测试备注在期中要酌情搞一次测试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4、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
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
4、加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措施:
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感性上对电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完成某一个详细的"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根据不同的模块可以分成几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每教程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任务。利用机房电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机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演示和教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课堂中穿插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性强,应该多给他们练习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来提高学生的学计算机的爱好。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9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有28人,由于学校上学期机房没有建设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还是空白的,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缺少认识。本学期可能需要借用别人学校的机房上课,所以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是重点工作。对于文字输入大部分同学平时在家都使用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选用的教材是泰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汉字输入,第二单元网上冲浪。
1、让学生掌握汉字输入的基本技能,络知识和进行上网操作练习以及网页的查找、下载与保存。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内容:
学习在写字板或WORD中进行汉字输入、络知识和进行上网操作练习以及网页的查找、下载与保存。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汉字输入”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了解和学会网上的会员注册、上传下载、论坛讨论等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年级二班: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稍差,主要是上课时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不够,极个别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但全班的学习风气还是***的。
四、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 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3、活动教学法:即是在活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来设计主题,以主题为线,以活动为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场境、平常喜欢进行的活动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一个交融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在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
五、教法措施:
以“汉字输入、络操作”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1、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2、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3、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4、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
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拼音写汉字
第二周:拼音写词组
第三周:词组大演练
第四周:标点符号的输入
第五周: 写信交流
第六周:看图写短文
第七周:期中作品制作
第八周:网上世界真奇妙
第九周:关键字查询
第十周:目录检索
第十一周: 网页下载与保存
第十二周:文字下载与保存
第十三周:网上学习
第十四周:网上寻宝
第十五周:才艺展示
第十六周:期末作品
第十七周:作品交流欣赏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课程标准》为参照,在充分体现
《指导纲要》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给合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面向现代社会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意识层面、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引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以及协作学习。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有2个教学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高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键盘指法的操作,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掌握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键盘指法的掌握还不能完全应用于实际,这学期加强引导学生做到“即学即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9课3个综合活动,分别是:建立文件文件夹、排列图标找文件、文件分类管理、画图软件初体验、刷子工具试涂鸦、线条工具绘蓝图、多种形状展
创意、彩色橡皮修细节、自定色彩做渐变;综合活动:家乡美景我来画、星际城市我来绘、作品共享大家赏。
2、教材特点。
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
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四、教学目标
1、了解符号与符号表情并学会用键盘符号构图;
2、学会启动应用程序(软件);
3、懂得建立文件和建立文件夹,学会移动单个文件和多个文件的方法;
4、掌握对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5、学会分类存放文件,删除不用的文件,会用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等操作。
6、掌握SHIFT键的使用、学习操作小键盘;
7、了解标点符号在键盘中的分布,掌握中英文标点的切换和指法的操作。
8、学会字母、数字、符号的键盘综合应用。
9、懂得用记事本输入一句话、一则日记;
10、学会记事本的文章修改方法,删除、替换、复制、剪切、粘贴、选定的操作;
11、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13、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1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善于交流的能力。
15、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2、课程整合思想。
(1)与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
(2)与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
(1)语言的趣味化
(2)内容趣味化。
4、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结合实例进行应用介绍
(2)贯穿网络知识。
5、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
舍。
6、教学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呈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表
16002007619周别教学内容
开学第一课、目录教学
建立文件文件夹
建立文件文件夹
排列图标找文件
排列图标找文件
文件分类管理
文件分类管理
画图软件初体验
画图软件初体验
刷子工具试涂鸦
刷子工具试涂鸦
线条工具绘蓝图
多种形状展创意
彩色橡皮修细节
自定色彩做渐变
复习
考核
期末考核
教时备注
1五一放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12
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同时,学生在计算机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基本知识非常薄弱,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成绩,实现重点本科突破的奋斗目标,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总体打算
本学期围绕教材和考纲展开教学,把基础知识教学作为教学重
点。在祥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必修部分分为四个主题单元,一是“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社会”,二是“信息的来源、获取、检索、评价”,三是“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资源管理”,四是“网页设计与制作”。然后以四个主题单元为主导,分别进行知识的'扩展,做到重点突出,知识全面,不留知识盲点。
坚持集体备课和先周备课不动摇,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内容、学案内容、考试内容,组内个人不能单独确定,坚决做到共同选例题、习题、考试题。
坚持讲练结合,坚决做到精选、精讲、精练,例题设计具有导向性和代表性,做到到举一反三。
坚持考评结合,坚决做到有讲必评,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深化二次过关制度。
建立健全目标学生档案,深入了解目标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帮助他们提高信息技术成绩,让目标学生即要总分过线,又要基本能力进线,坚决消除目标生的短板现象。
二、具体计划安排
1.继续以教参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教案的编写和使用,尤其要结合高一初始年级的特点加以优化。
2.通过集体备课促使老师打造高效课堂。集体备课有主体、有主题、有问题、有争论、有结论!
3.老中青帮传带!重视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青年教师实施教学和研究改进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落实好导师制!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引导应渗透在教师的教学预设、实际授课及其他教育活动中。
5.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学生课余学习的自控力和科学安排学习时间的指导,加强对作业布置(内容、形式和数量)、批改和讲评的研究。
6.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过程和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7.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信心。
8.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
9.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学校要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进行有效的督促和检查。
10.各项工作要有计划。计划要适合实际、有提前性和可操作性。
11.根据高一实际和学生特点,重视师生交流,以落实巩固基础为主,以能力提升为保障。
12.积极探索和实践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加强信息处理法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1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敢于讲话,发表个人的不同见解,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14.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从中加以借鉴。
15.重视试题的选择和使用,做好错题反馈!
总之,在新学年度要凝聚全组之力,紧紧围绕学校和教研室统一要求,创造性的开始新的努力,力求卓越成绩!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03-17
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08-10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12-15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计划03-1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04-23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课程教学计划02-03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01-26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03-26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03-1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范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