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1、指点思惟:
(1)跟着本质教导的深化睁开,《课程计划》提出了“教导要面向天下,面向将来,面向古代化”以及“教导必需为社会主义古代化建立效劳,必需与消费休息相分离,培育德、智、体等方面片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奇迹的建立者以及接棒人”的指点思惟以及课程理念以及变革要点。使先生把握处置社会主义古代化建立以及进一步进修古代化迷信技能所需求的数学常识以及根本技艺。其内收留包含代数、多少、三角的根本观点、纪律以及它们反应进去的思惟办法,几率、统计的开端常识,较量争论机的运用等。
(2)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才能、运算才能、空间设想才能,和综合使用无关数学常识剖析成绩息争决成绩的才能。使先生逐渐地学会察看、剖析、综合、比拟、笼统、归纳综合、探究以及立异的才能;使用归结、归纳以及类比的办法停止推理,并精确地、有层次地表白推理进程的才能。
(3)依据数学的学科特色,增强进修目标性的教导,进步先生进修数学的盲目心以及兴味,培育先生杰出的进修习气,脚踏实地的迷信立场,固执的进修毅力以及自力考虑、探究立异的肉体。
(4)使先生具备必定的数学视线,逐渐看法数学的迷信代价、使用代价以及文明代价,构成批驳性的思想习气,崇尚数学的感性肉体,领会数学的美学意思,了解数学中遍及存正在着的活动、变革、互相联络以及互相转化的景象,从而进一步建立辩证唯心主义以及汗青唯心主义天下不雅。
(5)学会经过搜集信息、处置数据、制造图象、剖析缘由、推出论断来处理实践成绩的思想办法以及操纵办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紧张期间,教员承当着两重义务,既要不时夯实根底,增强综合才能的培育,又要浸透无关高考的思惟办法,为三年的进修做好预备。
2、学情份析及相干办法:
高一作为肇端年级,作为从任务教导阶段迈进本质教导征程的顺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固执。他的非凡性就正在于它的超过性,抱负的期盼与学法的渐变,难度的增强与惰性的天生等等冲突抵触随同着高一重生的生长,面临新课本的咱们也是边探索边改动,建立新的教授教养理念,并落真实讲堂教授教养的各个关键,才干没有负众看。咱们要从先生的看法程度以及实践才能动身,研讨先生的心思特点,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跟尾任务,协助先生处理好从初中到高中进修办法的过渡。从高一同就留意培育先生杰出的数学思想办法,杰出的进修立场以及进修习气,以顺应高中贯通性的进修办法。详细办法以下:
(1)留意研讨先生,做好初、高中进修办法的跟尾任务。
(2)会合精神打好根底,分项打破难点.所列根底常识根据课程规范计划,着眼于根底常识与重点内收留,要充沛注重根底常识、根本技艺、根本办法的教授教养,为进一步的进修打好坚固的根底,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困难。同时应放眼高中教授教养全局,留意高考命题中的常识请求,才能请求及新趋向,如许才干兼顾布置,按部就班,使高一的数学教授教养与高中教授教养的全局无机分离。.
(3)培育先生解答考题的才能,经过例题,从方式以及内收留两方面临所学常识停止才能方面的剖析,领导先生理解数学需求哪些才能请求。
(4)让先生经过单位测验,检测本人的实践使用才能,从而实时总结经历,找出缺乏,做好充沛的预备
(5)抓好尖子生与落后生的教导任务,提早睁开数学奥竞提拔以及数学根底教导。
(6)留意使用古代化教授教养手腕辅佐数学教授教养;留意使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古代化教授教养手腕辅佐教授教养,进步讲堂服从,激起先生进修兴味。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 、教学内容。
1. 认识图形一。
2. 分类与比较。
3. 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4. 11~20各数的认识。
5.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4. 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5. 让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点钟。
6.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 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三. 教学重点。
1. 10以内的加减法。
2.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 正确列式解答求总数和求问题的加减法应用题。
四. 教学难点。
1. 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2. 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 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4. 能根据加法的含义说出求和的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五. 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 2课时左右
2.分类比较……………………………… 6课时左右
3.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34课时左右
1.2.3的认识……………………………… 3
符号的认识……………………………… 1
4.5的认识……………………………… 2
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 2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
6和7的认识和有关6和7的加减法……………………………… 6
8、9、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
习题一……………………………… 4
4.11~20各数的认识……………………………… 6课时左右
5.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8课时左右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进位加法……………………………… 9
加减法图文应用题……………………………… 3
习题二……………………………… 3
6.总复习……………………………… 5课时左右
共71个课时左右。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 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数学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数学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数学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数学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数学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数学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A、经历数物体个数的活动,认识20以内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几;认识数0,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计数器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知道10个一是1个十;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或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B、在分与合的活动中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联系把两部分物体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和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C、结合钟面认识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整时时间,会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时间大约是几时。
(2)空间与图形
A、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物体。
B、在堆、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C、初步认识并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
A、经历把物体按种类、形状、颜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类的过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统计数据的重要方法。
B、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表示分类的结果,会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关的表格,会利用象形统计图和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发展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抽象出数,理解数的含义;在操作学具活动中,感受并概括出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和学习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通过对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发展计算策略,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宜自己的算法;在计算练习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在认识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在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物体分一分、理一理、数一数的过程中,感受到统计是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统计结果的能力。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观察、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实际情境或问题,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在教师帮助下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和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下,应用20以内的书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2)在教师的组织下,从实际生活和显示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知道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特点
1、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具体要求,精选了与学生的发展、与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有密切关系的数学知识为教学内容。除了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外,适当选择常见的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内容教学。
2、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
本册教材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教材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3、教学内容的编写方面
教材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教材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活动方式,为学生创设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 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实施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反思性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二、 教研的重点:
以教材钻研为途径,开展“同研一堂课、共议一主题”的教研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精心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周交流”活动,做到“四个一”。
1、 开展教育名言学习,每周教研活动前由组员轮流向大家推荐一句教育名言;
2、 教学经验文章学习,每周由组长向大家推荐一篇数学教学经验文章,组员做好业务笔记;
3、 每周由组员就一个案例及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其它教师交流;
4、 每月就一位教师的课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三、 教研安排:
周次
内 容
1
制订教研活动计划
2
听“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应从哪几方面考虑”报告
3
自我诊断,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4
集体备课,研讨五年级数学课
5
①听五年级数学研究课
②集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备课研讨四年级数学课
6
①教学论坛:“感受最深之事”——教学中
②听报告: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7
①听四年级数学研究课
②集体备课研讨三年级数学课
8
听报告:“关于反思性教学”
9
①听三年级数学研究课
②集体备课研讨二年级数学课
10
教学论坛:“感受最深之事”——教育中
11
①听二年级数学研究课
②集体备课研讨一年级数学课
12
听一年级数学研究课
13
①参加课题组观摩研讨课展示活动
②教学论坛:“缺憾之事”——教学中
14
围绕《美丽的教育》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15
制定复习计划事宜
16
教学论坛:“缺憾之事”——教育中
17
自我诊断撰写个人经验总结
18
教研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凉风习习,在这乍冷还暖的金秋时分,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新的教育方针促使我们在新的学期里要用全新的理念去培育人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我担任一年级(4)班的数学和一年级(1)班、(4)班《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一(4)班有5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8名,女生22名,少数民族学生31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还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 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表达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10篇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9篇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八篇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8篇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合集6篇02-17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五篇03-02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合集5篇03-01
精选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合集五篇02-19
精选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合集6篇02-1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合集9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