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2021-08-24 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1

  新的一学期即将拉开帷幕,为了有效教学,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领下,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突出以人位本的教学理念,借助因材施教、多媒体教学环境,循序渐进地矫正智障学生的缺陷,尽可能地挖掘其潜能提高读、说、写等各项技能,争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8个孩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程度,可以分为

  A、B、C三类学生:

  A类学生: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且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及书写能力,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及空间较大。

  B类学生:他们对图片识别的正确率很高,但对文字的辨别能力有待加强,但书写能力较差,有待加强。

  C类学生:患有自闭症和轻微多动症,对文化知识学习兴趣低,基本不会书写,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动画上。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培五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教材第八册。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16课,每课的课文篇幅明显长了,对听、说、读、写的要求更高了,且有65个生字,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鸡七个偏旁部首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字、词汇量。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以达到语音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相结合。

  3、通过书写生字、词,发展学生的书写能力。

  4、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叙述自己所见所闻。

  5、训练学生倾听能力,并能通过所听到的指令进行说话练习。

  6、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教学主要措施

  1、采用游戏教学法,倡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

  2、多运用教具辅助教学,进行直观教学。

  3、根据个别话教育计划,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4、充分发挥学生语言天赋,在教学中贯彻养成教育。

  5、注重培养听说能力。

  6、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教学,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2

  本学期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到六月止,本期教学时间约17周,用三周时间完成新课(包括开学考试),十四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6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

  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5月份约4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2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1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1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新课程理念和学校发展需求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寻求语文教学实践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进步。

  二、学术状况分析

  1、在基础知识层面,高一(9)整体基础较好,但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高一(1)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提高。

  2、在语言积累层面,两个班的阅读范围都比较窄,只有少数学生有阅读名著的习惯。

  3、在语文思想层面上,除了少数对语文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外,两个班的同学对语文还没有形成积极的认识和重视。

  4、在语文素养层面,除了少数学生,基本上只是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没有思考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所学,进一步巩固语言基础。

  2、从高考层面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关注,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欲望。

  3、从汉语素养的形成和提升的角度,激发学生加强对汉语的理解,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加深对汉语和汉字的`理解和热爱,增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4、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5、大面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教材的学习为主线,适当拓展学习领域,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

  2、精心设计教学,实行课前预习,课后精心设计巩固作业,做到要领简明,思路清晰,要点齐全,难点突出。

  3、适当开展课堂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能力,突出重点,推陈出新,在提高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气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热爱。

  4、树立阅读榜样,引导学生对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推荐书籍和组织阅读活动,让阅读进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和科学研究

  1、确定这学期教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2、建立一个研究的小题目。

  3、根据科研部的安排,积极组织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教学内容

  1、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应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注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7)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8)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9)在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运用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来分析和理解作品。

  (10)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1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2)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2、表达与交流

  (1)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

  (3)表达能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6)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7)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每学期课内作文不少于7—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3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5

  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十班的语文任课教师。由于学校根据上学期的成绩新分了班级,十班属于慢班。从具体学习情况来看,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大多数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少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与必修4两本教材的学习。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有几个方面的变化:

  1、在继续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加强了教材的“人文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能力;

  3、加强和改进了文学作品的教学;

  4、更加重视古诗文的鉴赏与诵读。

  此外,结构变化也很大,内容分成“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阅读鉴赏”的课文仍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表达交流”每册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话题和写法指导。“梳理探究”每册3个专题,侧重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培养探究能力。“名著导读”每册安排两部,有“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总体目的是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进入大学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三、教学措施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方法与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语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语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2.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5篇)

3.语文教师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9篇)

4.小学语文一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4篇)

5.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6.初中语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7.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8.2021年语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

上一篇:大班开学教学计划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老师学期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