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计划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介绍
1、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23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第一单元颂春篇,是关于赞美春天、亲近自然的教育;第二单元创新篇,是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单元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第四单元爱心篇,是倡导无私奉献、相互关爱、回报母爱和保护弱小等美好品质的教育;第五单元动物篇,是关于天人合一,学习动物知识、爱护动物的教育;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第七单元国魂篇,是关于歌颂领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选的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这样的编排,又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苏教版国标本中年段阅读教材,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四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那么,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在教材中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所谓“三维整合”,就是以语文学习为载体,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如上文谈到的人文思想教育,要通过朗读、背诵以及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等来完成,而不是把语文学习搞成“三张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所谓“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本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除了几乎每课都安排了读写词语练习外,还安排了背诵课文7篇,占本册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中年级阅读吸收、积累这个重点之重点。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数的50%以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所谓“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中年级段的四册教材均突破了“单元训练重点”的束缚,因课设练,即每课除了安排朗读、写字、读写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外,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有些课文,还同时安排多项综合练习。
所谓“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
所谓“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
3、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就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启下”的问题。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编排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1)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较之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如第6课《最佳路径》:“4.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第24课《黄河的主人》:“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二是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3、4、5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注重自学能力的提高。如《三顾茅庐》等课后安排的查字典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的训练;再如《人类的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等课后安排的搜集课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训练等,都为高年级“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读写结合。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春日偶成》),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鸟语》),依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天鹅的故事》),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 (《沙漠中的绿洲》)等等。
(3)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关于本册单元阅读教育的主题,上文已经作了具体的介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一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与“主题单元”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其有联系,是指课文单元的安排,都是“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主题”为中心,整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说其有区别,是指在单元的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努力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力戒“泛语文”、“非语文”倾向在阅读教学中的滋生和泛滥。二是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我们的单元主题阅读学习,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如通过上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即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亲历了学习的过程,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把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整合到语言文字学习这个载体中。
二、教学建议
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前后联系。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二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
(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
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此计划来自小-学教-学-设-计-网-
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
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
(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
(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三年级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计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7人,他们团结向上,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时调皮不听老师讲,我们要从他们的学习习惯入手,抓好质量,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帮一互助。
三、本册目标:
1、在学习习惯方面,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继续接着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38个。能按字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四、学期奋斗目标
争取巩固率100%,及格率为100%,优秀率30%。
五、教科研课题
运用教师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主要措施
1、重视识字教学。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中的生字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运用,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效率。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写钢笔字,毛笔字等习惯培养的同时,还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默读,查字典,听讲,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的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3、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感,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各种书籍,广泛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能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注重日记教学,把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作为日记教学的重点,多练笔,多修改。
作文教学要求: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语文教学计划 篇3
教学内容
《囚绿记》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散文名篇,表现了作者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的深切赞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过程与方法
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
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第2课囚绿记(语文社九年级上教案)》。
◆教学突破
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赞美绿的文章,并将本文与之进行比较;查找有关抗战前期中国历史的资料。
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与本课在写法、语言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自己对于绿的认识,并与作者的认识进行比较;标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以便共同讨论。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赞美对象,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
1.总结学生的回答,从人们对绿的各种不同认识人手,导入新课。
2.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现代散文作家陆蠡及其写这篇文章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然后放《囚绿记》的朗读带,或者教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3.给学生3—4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细细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
4.结合历史知识想象当时社会恶劣的历史环境,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交流自己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认识;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及朗读技巧。
5.阅读课文,划出不能理解的字句,体会散文的意境。
语文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教材分析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四.教学措施
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㈡.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㈢.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㈣.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㈥.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语文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是高三最后阶段,这学期的任务重、压力大,从学生情况看,绝大部分学习目标明确,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从学情出发,中后层的人数较多,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较弱,且学生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文章洞;而基础不扎实又导致了语文迁移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在紧扣“考纲”,研究考题,把握方向,讲练结合,培养能力的指导下,拟订计划
一、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按三个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X月X日至X月上旬。本轮复习的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专项复习为主,综合复习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X月中旬至X月中旬,以综合练习为主。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考。
二、主要措施
在语文复习应考要注意这么几点: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2、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
3、重视“语用”训练。
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
4、作文训练要到位。
“写作能力永远是语文能力的半壁江山”且高考的份量重,而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关键在练。本学期力求做到每周都有作文或写作指导。做好以下工作:
(1)、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
(2)、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
(3)、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
(4)、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所长,指导写作不拘于一种文体。
(5)、抓好写作的文体感,特别是b班的学生,避免写出“四不像”的文章。
(6)、精选例文,除了高考滿分作文外,不妨将各档次的文章也印发,让学生有个借鉴。
(7)、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语文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测试成绩来看,大多数同学成绩优秀,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然有个别同学基础一般,上课听讲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不会写作文,需要多加辅导,多加鼓励。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观察与发现,国际理解和友好,可爱的动物,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神话故事、传说和寓言。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
每个语文园地任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是“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观察生活,体验发现的快乐;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60个字,会写315个字。累计认识2404个字,会写1802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美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要求学会260个生字,会认314个生字。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
正确姿势和方法,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养成自主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环境教育,教书育人。
4、通过学习使学生语言积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把句子有顺序的写完整、具体写。
5、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能将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预习习惯的培养,并填写好预习提纲,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及天天阅读的习惯。并认真做好阅读笔记。
4、继续培养学生写批注的能力,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文中的重点句段,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大胆质疑。
5、、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勤于阅读,勤于练笔。能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并能书面表达。
6、 反复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及视频课,研读名家课程解读,并将新的课程理念带进课堂。
8、 鼓励优等生拓展知识面,鼓励他们多读多写。也要及时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多进行辅导,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语文教学计划 篇7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较有兴趣,基础知识掌握尚可,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我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学科很有兴趣,本学期,我与孩子们读懂教材,让他们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语文学科:
一、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二、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一)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研专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进度
第1~2周:
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②第一单元
第3~4周:第二单元
第5~6周:第三单元
第7~8周:第四单元
第9~10周:
①期中复习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1~13周:第五单元
第14~16周:第六单元
第17~20周:
①期终系统复习
②毕业测试
品德与社会:
一、全册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教育,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
2、教育学生学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会与别人交流与共享。
4、学会与同学和朋友和谐相处。
5、认识地球,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能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6、了解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热爱国家。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1、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此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运用启发式,坚持正确引导。
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3、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格言,安排学生写调查报告、总结等。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究时效。
4、教学中多鼓励、多表扬,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
5、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参与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计划 篇8
一、汉语拼音
1、 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读拼音写出会写的字。
3、读拼音,写句子或词语。
二、字
1、会认《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 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50个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写字的间架结构。
2、能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4、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题型:1、会写相同部首的字。
2、多音字组词如:都(dōu)( ) (dū) ( )
3、偏旁和部件搭配组新字。
4、发现表动作的字。
5、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6、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三、词
1、能积累本册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名和四字词语。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辨别近义词的用法,会写反义词,会扩词,丰富词汇。
3、能并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学过的优美词语。
题型:
1、形近字组词如:丛()从( )
同音字、形近字举例:托—脱 提—题骨—滑 期—欺 慌—流落—满 迷—谜 求—球煌—凰 蜜—密垂—睡 离—璃组—祖 锋—蜂 红—虹搭—塔 拱—哄 呆—杏决—绝 厚—原拨—泼—拔 转—传—夸庆—压—桩 纸—底—派滴—摘—商 迎—留—柳 读—续陈—冻—阵 未—末—抹烧—浇—绕 牙—讶—芽史—使—便 其—棋—旗榜—傍—膀 炎—淡—谈勾—沟—够 京—景—影分—纷—芬—扮 坡—破—波—披令—铃—岭—领—拎多音字举例:多音字组词练习P49骨背 间 答 钉 盛 好 空 乐 重 杆 斗 数 转 晃 数 晃 重 转 缝 假 藏 系
2、写AABB形式的词。
3、写数字成语或成语故事名填空。
4、一字组多词。如: 州 庆 庆祝
5、词语接龙。如:人民——民族——
6、仿照例子填词语。闻了闻 一个比一个好 了 一 比一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7、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如:一只( )一片片( )
8、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如:机灵的( )翠绿的( )
9、动词与名词搭配,如:堆雪人,打雪仗(1)打开()、寻找()…… P91(2)明亮的()、()的春光…… P17P26 P55 P91P129(3)一位( )、一台( )…… P65
10、给近义词选词配对。著名( )特别( )
11、填反义词或发现反义词。如进——退 买——卖(识字6)
12、抄词如第3、5、13、15页
四、句
1、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2、了解同一句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
3、能用不同的标点写句子。
4、会说比喻句。
5、会写把字句和被字句。
6、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题型:
1、写句子。如:“仔细地”、“可爱的”、“高兴地”、“快活”
2、写感叹句。
3、写比喻句。 像 。
4、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如:他把小鱼扔进海里。 被 。
5、变换句子。李晓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6、补说句子:北京真 啊!我多么想 。我要给
7、比较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8、给句子加标点。
(1) 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
(2) 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
(3) 你的回答真好啊(!)
(4) 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
(5)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9、团结合作的谚语(83页)
10、说句子: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11、想想说说:你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我说:
12、说并列句: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飞上太空。
五、阅读
1、学习默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和句的意思。
2、能按要求朗读和背诵的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读成语故事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说秋游。2、说我的想法。3、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4、应该听谁的?
对短文发表自己的想法。
5、说与人合作做成过的事情。6、我想这样做。
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时的说与做。
7、说保护有益的小动物。8、谈有趣的动物、植物。
六、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
语文教学计划 篇9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3、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4、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阅读方面,本册教科书后附六篇选读课文。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精读课文进行教学,部分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展示台以学习伙伴展示的内容为引导,鼓励学生展示与本组专题相关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不断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 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培养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 13----15课时 第二单元 11----13课时
第三单元 13----16课时 第四单元 13----16课时
第五单元 13----16课时 第六单元 12----14课时
第七单元 13----16课时 第八单元 13----16课时
【语文教学计划汇编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