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计划

2021-05-05 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教学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此时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的热爱。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所以本学期应继续加强学生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基本欣赏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通过加入多种音乐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共编分为七个主题单元,《春景》、《欢乐的村寨》、《飞翔的梦》、《你好!大自然》、《京韵》、《百花园》、《爱满人间》。每个单元包括聆听—感受音乐,演唱—表现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音乐知识和创编与活动—创造音乐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学习器乐、知识与技能、创编等。要求如下:

  1、唱歌: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学生能将歌曲情感正确的表达出来。

  2、欣赏: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3、器乐:学习竖笛的正确演奏姿势与方法,能独立完成3~5首作品。

  4、知识与技能: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三、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认真钻研音乐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本年级的学段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让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以及表演性。注意课堂纪律的养成。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协作中增强其团队意识。

  4、因材施教,关注五年级儿童心理特征,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5、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并虚心请教。

  四、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音乐课的教学,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2、知识与技能: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通过学习歌曲,掌握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附点音符以及弱起小节,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通过学习学具乐器——竖笛,能够独自演奏简单的乐曲。

  (5)通过发声练习,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二)教学任务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所教授的歌曲,学会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五、教学进度表

  略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2

  一、 教材分析

  (一)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综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交流和合作。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个体与全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的规则。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整体的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是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的主题,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同时,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充实教学内容。

  5.拓展教学空间。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担任五年级思品教学,五年级这四个班都是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一)教材特点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2.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3.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4.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选择认识社会的几对基本概念,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有关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主题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能够初步识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3.知识: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三)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 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四)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周次

  课题

  课时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2

  2

  社会文明大家谈

  2

  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2

  4

  学会拒绝

  2

  5

  不能忘记的屈辱

  2

  6

  国庆放假

  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2

  8-9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3

  9-10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3

  10-11

  日益富强的祖国

  3

  11-12

  告别贫困奔小康

  3

  12-13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3

  13-14

  到周边去看看

  3

  14 -15

  环球旅行去

  3

  15-16

  文化采风

  3

  17-18

  实践活动

  2

  19

  复习考试

  2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五年级(1)、(2)、(3)班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三年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儿童的特性使得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欲。但五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我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本学年应达到以下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4、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进行整合,重组,降低难度。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20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52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本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三、主要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种植盒(杯)、塑料调羹、纸巾、水桶、滴管、大头针或剪刀,蚯蚓、土壤、长方形木盒或塑料盒。

  做生态瓶的容器(每组一个,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铲、漏网等工具,大玻璃水箱(每班一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

  2、第二单元“光”:

  手电筒、小长方体、纸屏,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空心弯管和直管,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小镜子、凹面镜、凸透镜,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纸袋,温度计。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短一点的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

  3、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风景照片、中国和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

五年级教学计划 篇6

  一、基本情景分析

  本学期任教五年级二个班的科学。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进取性较高。可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明白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等。《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明白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明白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明白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建立模型》和5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忙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进取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异常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进取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异常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我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我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供给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我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我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我得出结论,并把自我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五年级教学计划汇总六篇】相关文章:

1.五年级教学计划汇总5篇

2.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汇总六篇

3.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4.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汇总6篇

5.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汇总四篇

6.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汇总九篇

7.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汇总五篇

8.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下一篇:八年级体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