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

2021-01-13 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请一起努力,写一份教学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1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为了使我级部养成教育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举止,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和班纪班风,现结合我级部工作实际,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等文件,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级部高一阶段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领导,有级部具体负责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公德,有理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约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学。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

  四、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标准,结合《中学生一日常规》等养成教育材料,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个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3)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4)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5)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不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6)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7)讲话文明,不说脏话。

  2、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3)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

  4)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3、生活习惯:

  1)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2)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间、吃饭行动快速、做事利索。

  3)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在路上打闹,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不健康场所。

  4)讲究个人卫生,经常剪指甲,不染发、不留长发,不穿奇形怪状的衣服,穿戴整洁,不穿拖鞋进教室。

  5)积极主动打扫教室、寝室、不带瓜子、糖果等进入校园,不乱扔拉圾,不乱涂乱画。

  6)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7)值日生要准时打扫及整理寝室,确保寝室整洁、干净。

  8)注意安全,关爱生命,不攀爬围墙。

  4、节俭习惯:

  1)用水用电要及时关闭开关,节约用水用电。

  2)爱护桌椅、门窗,不乱攀折树木花草。

  3)爱惜礼物,不追求穿戴,不跟他人攀比。

  4)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节约每粒粮食。

  5)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寝室用具。

  6)正确支配零用钱,不乱吃零食。

  7)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8)在校园内尽量穿校服。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各年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每周班主任根据班干部《教室日志》的登记情况,利用周一班会课进行讲评,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将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极个别发生问题较多的学生,由年级长与家长沟通教育,并将情况报德育处。

  2、充分利用升旗、班会、全体学生会等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懒惰告别,向陋习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德育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一周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健全共青团、学生会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召开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周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班级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校通、家长会、家访、电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督查制度:督查人员由校干、值班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教学秩序记录簿》上。级部督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班级争星活动:级部及班级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并利用校内板报、通知进行宣传教育,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优秀班级”、“级部之星”评选制度:每个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学校确定等方式评选出“级部之星”。根据本月的班级争星情况,评选出“优秀班级”。学期结束时再从每月的“优秀班级”中评选出本学期的“文明示范班”。这样,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2

  教师的职责不但是教知识、教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本年级习惯养成主题,结合本班实际制定本学期养成教育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与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一大部分同学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各别同学却对学习习惯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完成。表现在: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新时期教育方针为指导,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代懂知识,会学习,重行为的一代新人。

  三、具体培养计划及方法

  (一)介绍预习方法。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二)指导预习方法。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七步进行:

  1.通读预习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所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同时填好“三卡”中的预习卡。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会思考,勤于质疑。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预习题。古人说:“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一般来说,学生很少能做到这点。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习惯和兴趣。提出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博采众长。这是指预习过程中的讨论。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较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左右前后的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

  6.择优而记。这是预习时的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说,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尚未明白的地方,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至心得体会等,都可摘录、笔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

  7.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预习方法和阅读方法一样,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并且预习一项内容也不可能很具体、很细致样样都弄通的,只要按学习重点要求,解决主要问题就行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脑。”所以,预习抓好了,自读方法也就掌握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主动扎实、效果良好。

  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要在工作中一点一点去做,我要努力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将来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打下基础。

【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大班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

2.大班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计划范文

3.行为习惯的养成作文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文

6.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美文

7.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8.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发言稿

上一篇: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下一篇:中班上期教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