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反思

2023-02-28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启发式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启发式教学反思1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它是最接近生活中跑与跨跳的自然动作,其动作结构可分为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截然分开。它的具体动作就通过助跑,起跳使身体向空中腾起,并越过一定高度的横竿。

  从技术上分析,助跑与起跳守键,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起跳的教学尤为重要。另外,过竿的姿势也重要,在各种过竿姿势中,跨越是最基本的一种。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三年级学生作为初学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跨越式跳高作为教学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助跑,起跳的技术及正确方法。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弹跳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相互合作精神。

  根据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设计本节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起跳

  起跳时要求起跳腿迈步要快,以脚跟先着地,踝、膝、髋关节超越肩关节且充分蹬直,两臂和摆动腿积极配合起跳腿的蹬地动作迅速有力向上摆起,同时提肩、拔腰。

  2、本课的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

  学生在跳高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起跳后身体往往向前冲,而不是向上腾起,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将助跑与起跳协调配合。

  三、有利因素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好胜心强。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调动。

  四、不利因素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有趣性的'组织教学方法、变换练习方式及要求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五、教法:本节课采用示范讲解法、分组练习法

  1、利用示范讲解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

  2、通过带领练习和指导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模仿的学习方法。

  3、通过要点的讲解,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方法。

  六、存在不足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个别人出现错误动作时,没有及时纠正,摆腿练习次数较多,负荷较大。致使个别学生出现练习不认真现象。在有竞赛的活动时,缺乏表扬机制,学生分组讨论意义不大。

  七、改进措施

  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需要及时鼓励,练习时应选择,能够控制全局的位置,制定好练习的负荷,尽量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比赛活动要有表扬和奖励,并达到适时适度。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讨论,切实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反思2

  启发式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关键,只有通过启发才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黎世法教授说:“启发本身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为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认识条件” 。启发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时机,适时点拨,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认识条件。

  笔者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铁牛》这节课上,关于怀丙和尚: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送回来。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启发:为什么铁丙和尚这样说呢?水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回答这个问题。

  在随后的学生回答中,我发现回答:浮力这个名词的非常多!学生大多通过复习知道了这个概念,但是还不能用口头直接进行解释。在接下来的回答中,同学们好象找到了灵感,发散性思维大大开放!问题越来越多啊!其中最多的问题是:如果船上的沙子已经用完了,铁牛还没被捞出来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是偏离了主题的!文中主要是讲捞铁牛的主要过程和浮力这个只需要简单明白的.问题,没想到学生回考虑这么的问题!

  我在想:启发式教学到底怎样最适中呢?这样看来把握“度”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是不能泯灭的。语文课文启发式教学是一门高妙的教学艺术,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与教学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教师的创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索,而学会这种创造性思索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启发式教学反思3

  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获知始于生疑。物理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促进他们顺利地运用旧知蚀同化新知识,跨越知识间的难度障碍。从指导学生感知、认知、获知的原则出发,湖北通城一中余拱焰老师设计并运用了“四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自学质疑——精讲释疑——讨论排疑——练习解疑”就是以“疑”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一步:自学质疑】

  自学,尤其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自学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指导自学无疑应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里所要求的自学,不是一般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教学时,通常要先给阅读思考题(并非普遍的陈述教材内容的阅读提纲,而是具有一定思考性、能加深理解教材内容的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自学阅读。教师通过巡视和观察,了解他们提出的不同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各类学生自学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即要能抓住教材的脉络(知识间的联系及基本思路)和要点(重要、难点),能大胆的质疑。

  “疑则进”。能否质疑,不仅是检验学生动没动脑,是否会动脑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各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善于质疑者必善于学习。学习通过阅读——钻研——思考到阅读——质疑——理解的过程,是完成自学任务的基本过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他们就能逐步地由“不读书”到“读书”;由“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并能逐步地学会从课本中发现物理教材叙述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物理思维的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学的自觉性和立性,逐步地适应物理学习的要求。

  【第二步:精讲释疑】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引起了疑惑,产生了疑问。有的虽经老师巡视时的个别辅导已受到启迪,但大多数学生仍有不少问题须通过老师点拨的精讲而得到解决。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精讲,与一般的讲课不同,它不是照本宣科或少讲,而是在学生通览教材并经一般性思索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讲解。因此,要用精炼而概括的语言把重点或难点讲透。须知,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而难以解决的问题,若不讲透,可能会使自学落空;不管学生是否弄懂,讲得过细,也不给他们以思考的余地,可能又重新回到满堂灌、注入式的老路上去,使自学流于形式。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在学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储备中把解决面临疑难所需要的那些知识抽取出来,通过精讲来启发他们进行灵活的应用。

  教师精讲,一定要抓住学生难于接受的内容,抓住学生易于混淆的内容,抓住学生中带共性的内容。一定要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介绍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子抽取其需要的知识,用以填补思路中的“空白”,连接思路中的“断点”。

  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其实讲得过多,学生的大脑兴奋点也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讲得精,可以破除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惜话如金,从不多讲、乱讲,而用精讲来提高时效的。

  【第三步:讨论排疑】

  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过程。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议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机会。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经过教师引导、点拨后能解决的问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参考书和工具书的积极性;也能逼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立分析,提高为取得讨论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的自觉性。

  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激疑”,善于提出适量的表面矛盾,让他们深思,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跳起来摘桃子”的心情,从而激发出深入求知的兴趣。

  通过议论,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消除学习的`畏惧感,使那些具有相同见解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快感,使那些具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欲罢不能,使那些仍有困惑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这样,讨论的过程就变成了排疑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疑难经过争议、讨论之后,基本上能得到较为完善的答案。

  为使讨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而获得理想的结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特别要及时鼓励那些敢于发言和勇于争论的学生,使讨论不断引向

  深入;另一方面,还要留心观察,把握动向,针对出现的问题,抓住时机,予以适当的点拨。

  【第四步:练习解疑】

  练习的过程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解答新疑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并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抽象出来的概念与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挂钩衔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和迁移。

  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疑。为此,课堂教学时,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要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即要求能正确理解题意,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达到问题的解决;还要指导学生善于以物论理,能简要地运用语言文字。对于格式、步骤、单位选用、取值方法等都应规范化,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指导解题练习,要求教师精选好具有科学性、典型性、思考性的例题和习题;充分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或多题一解的功能,促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热点,发展动态思维,达到解会一道题、弄懂一类题的目的。对学生的解题,教师也要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讲评,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学生立完成一定数量的难度适当的习题,就能消除死套题型的定势影响。逐步培养出寻求变异、不依常规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一切知识既是探索的结果,又是重新探索的起点。小结,是对旧知识归纳性的练习,也是对新知识研究性的探索。因此,还有必要加强“题后小结”和“编题活动”,指导他们进行单元小结、章节小结或体会最深刻的某一内容的小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熟练地运用物理知识,还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排除疑难,有利于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和联系,提高综合、归纳和探索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反思4

  本节课设计较好,课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愤活跃,组织也比较有序,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课的特色:

  1、活: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体现了四活;一是组织形式活。二是内容活。三是教法活。四是学法活。

  2、新:将教材内容设计优化,器材简化,并变换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的有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立思维,促进了学生主动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变换器材提高练习效率,增加了活动量,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少竞技多趣味多练习的理念。

  3、简单实用:场地器材准备简单易操作,具有实效性。便于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能在几分钟内作好下一堂课的`教学场地准备工作,确保课的顺利进行。

  4、突破专题,达到了解决提出问题的目的。提高了教学实效。

  5、完成了预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

  不足之处: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个别人出现错误动作时,没有及时纠正,摆腿练习次数较多,负荷较大。致使个别学生出现练习不认真现象。在有竞赛的活动时,缺乏表扬机制,学生分组讨论意义不大。

  1、准备部分,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状态不够,没能使学生完全明白游戏的意图和场地范围。注意力集中不够。造成用时太多,影响后面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2、助跑起跳诱导练习,强调欠缺。

  3、分组教学,调队调控还不够节省。

  4、纠错还不够及时明确,评价面不够。

  改进措施

  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需要及时鼓励,练习时应选择,能够控制全局的位置,制定好练习的负荷,尽量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比赛活动要有表扬和奖励,并达到适时适度。学生分组讨论问题,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讨论,切实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每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笔财富,我会吸收并利用在以后的课中。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对体育教学的领悟又上一台阶,体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身体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设计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的形式也要多样性,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功力还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不锻的修炼和完善自己。

启发式教学反思5

  一、遵循教育规律,感受实实在在。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队列队形练习和图形跑及“沿线追拍”的游戏。队列队形的练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口令同时,袁老师跑动到队列的各个方位,观察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要求。在图形跑的游戏中,老师身先士卒,在队伍最前面带领学生一起,每个学生都积极配合,效果非常的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共分成三步。一数高低竿,二数平行竿,三数高度不等的平行竿。这样设置使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快乐有趣中学习跨越式跳高,使全部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动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用问题引导课堂走向。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在授课中及时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怎样跳身体才避免碰到横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关键,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好……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主动探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更主动,更积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活跃。学生玩的高兴,学得开心,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三、巧妙设置,环节清晰。

  在袁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练习的激情,但是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源于教师在课前认真的进行了学情分析和课堂预设。教师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的“行云流水”确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准备活动的小游戏“沿线追拍”的游戏中,老师安排被追到的学生就可以拿放在旁边的橡皮筋,然后自由组合跳橡皮筋。这段时间,让已经退出游戏的学生能够很快转移学习关注,不会因此停留下来,更妙之处在于,学生取到的橡皮筋就是接下来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练习器具,减少了摆放取材,取收器材的时间。真是一石二鸟啊!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分组看似有点混乱,但是这个组一旦分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直接散开。事实证明,主教材的学习和游戏的进行都是以这次的分组情况定下来的,没有过多的调集队形,为能够高效练习提供了保障。

  四、不同层次学习,体验快乐。

  面对跨越式跳高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是严重参差不齐的.。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组选择高度练习环节,应该是对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受益的举措。学生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对于这堂课的一点建议:

  一、教师在课堂中的随意性较大。

  教师在为学生分组的时候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共计45′。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课堂是非常不利的。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对学生的要求讲的不够仔细。而且分组之后没有为每一组划定区域,只是用口头语言指挥各个小组在老师随意指向的地方进行练习,导致后面的分组轮流练习的时候小组间人员就发生身体的碰撞和摩擦。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场地、器材的安排。教师随意性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纪律性差的一个起因。

  二、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手段不是很明显。

  本节课中学生的问题提出来的非常的到位,之后教师经过了讲解和示范,学生由于小组间的距离并不是均匀,加之本班的人数较多,很多的学生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根本就没有听清楚。在接下来长达六分钟的练习中,学生分小组依次练习,但是对于“摆动腿上抬过竿、两腿依次过竿、轻巧落地”的重点不是很清楚,只是顺着小组的大部队前移,一次次去过,怎样改进就不得而知了。这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和定型都是有影响。建议先安排分解动作的辅助练习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的全过程练习。

  袁老师的课堂是快乐的,学生的学习是激情四射的,这样的课堂又有哪个学生会不喜回?

【启发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启发式教学反思11-23

启发式教学反思12-23

启发式教学反思范文07-11

物理教学运用四步启发式的教学反思06-20

孔子启发式教学论文03-15

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07-05

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5

启发式教学方法举隅12-06

启发式教学的名人名言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