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2022-04-11 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乡偶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

  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实在是太难了,而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就更难了。平时也很少听到古诗这样的公开课,只知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

  本学期的全员赛课活动中,原本想选篇阅读课文上,可是想既然古诗是我一直很困惑怎么去教学的一种文体,不如就选古诗吧,这样也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各位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对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让我从理论到了实践,对古诗教学也有了一定的目标。特别是大家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当然,我对自己上的《回乡偶书》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反思。

  首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上比较顺利。课始,我用“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和“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作为课前的热身,引起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并且最后用吟一吟贺知章的诗句导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回乡偶书》。这个环节中,我“走得”顺理成章。

  其次,理解诗歌搜描绘的意境(或者理解诗歌的意思)是我所要尝试的。本节课的理解诗歌的教学,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自由读读古诗,和同桌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说一个词语的意思也行,能说一句诗的意思就更好了,当然会说整首诗的意思就更棒了;第二层次是利用找反义词、课文的插图和教师用丰富的导语(导语是诗句意思的延伸)来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第三层次是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把古诗编成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孩子们读一读。应该说这个环节的实施达到了我课前预设的结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有点低估了学生,因为有些孩子都能将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了,所以在课堂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思路,我将第三层次简单化了。在课后,我把自己对低年级理解古诗的教学与听课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她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时可行的。“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要求,对这个要求,我一直在思考:低年级教学古诗的要求是不是有点简单?这样的要求不是太低估了我们的孩子了吗?

  古诗教学如何上出文言文的味道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从先秦散文到两汉的赋、南北朝的骈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我们现在的中国人能记住多少诗词格律,如果我们不去读中国文学,可能古诗词平仄押韵、严谨的格律就消失殆尽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意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平仄和格律。在这节课上,我大胆的把这些“秀”出来,我知道一定会受到一些老师的质疑,但是我还是想大胆的尝试一下。古诗的平仄和押韵在以前就教过,我发现学生掌握得蛮好的,这节课,我只是教了一点的古诗词的知识:绝句和律诗;古诗首句押韵的规律。课后,我发现学生掌握得还挺好的。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我想“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吧!但是古诗就是怎么几句,怎么让学生读得兴趣盎然是我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在课上我利用多种方法“哄”着学生读:初读时请孩子们自由、轻声朗读,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指名读;第二次要求学生根据平仄读好停顿;接着让学生要一口气将一句话读完,调整呼吸读;理解古诗意思是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引读;教完全诗后的引读等等。这节课上,我觉得学生读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最后,我引导学生欣赏贺知章的另一首《回乡偶书》,这个环节实施得也还行。

  这堂课的我尝试的地方非常多,有些地方我自己也还有点困惑,真不知古诗教学这样教行不行。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2

  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而今天,高姗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至少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启示。

  一、以读为本,以读悟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初读”这个环节,课上为学生做声情并茂地范读,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多读,特别是指导学生划节奏读很有意思。我们说,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流溢着音乐的旋律。高老师这堂课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有的孩子已经熟读成诵。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一遍遍古诗的朗读,就是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情感,那么教学到这里也就成功了。

  高老师在教学《回乡偶书》时,把知诗人,解诗意,读诗句为教学主线索,期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初读理解诗意,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整个课堂扎扎实实。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古诗之情节与现代的孩子相隔甚远,孩子更没有这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终于成为现实时那百感交集之情涌上心头,孩子更是难体会。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韵起来?我想高老师如果再在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上多下点功夫,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比如可以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先介绍贺知章回乡的背景:贺知章在天宝三年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已86岁,距他年轻时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同学们想象一下家乡会有怎样的变化,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是啊!50年后,朋友大多离去,昔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再也不见身影。读——

  50年后,亲人大多离去,往日一家人团圆欢乐的景象再也无处找寻。读——

  50年前风华正茂,50年后却老态龙钟,真是人生易老,物是人非啊!读——

  是啊!岁月在少年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日子给乌黑的头发染上了白霜。漂泊在外的游子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家乡的人与事每天也在变幻,但唯一不改的是游子的那颗回家的心,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深深的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再次朗诵全诗。

  如果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能让学生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读到作者的内心里去,试着把“感悟”变为“感动”。那么我们的教学课堂就真正进入了理想的境地。

  其实像这样成功的例子又很多,例如在教学《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时,有人大师这样“以情引读,读中悟情”——

  第一次“以情引读”

  教师问道:同学们注意到这个“酒”字吗?“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1:离别的酒。生2:友谊的酒。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

  师: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说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这是一杯离别的酒——”“这是一杯友谊的酒——”“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的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内里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到此老师又接着第二次“以情引读”

  问道: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生: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

  生: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生: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师: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客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上课的老师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和引读,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第三次“以情引读”

  教师问道: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屏显:元二出使安西图。)

  经过老师提示,学生不禁惊叹发现: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生答:黄沙满天!

  师: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生答:满目荒凉!

  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生答: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总之,教师大胆地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读中悟情”,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充分展示了优秀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二、自主学习,理解诗句。

  高老师让学生带着要求,自己读诗,想想诗句的意思。学生带猜带想,相互启发,在加上教师适时点拨,很轻松地理解了全诗的意思。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一些老师还在用教学参考书的诗句解释照搬给孩子,取代了孩子的多元理解和个性解读。不但没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慢慢助长了孩子的惰性思维习惯。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初读古诗理解诗意”环节中,我们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互帮互学,借助注解或请教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对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好记号以备讨论。然后通过反馈,对学生普遍不解的语句进行集中讨论、释疑。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突出课本中释义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想象演说,感悟形象。

  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采用表演的方式可以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高老师教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时,在学生想像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同学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着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表演中学生情绪迅速提升,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适度的课堂表演使得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文本语言,也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和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此外,我们教学诗词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首诗词时,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问道:通过想象,同学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画面。但是,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就这样,在音乐和王崧舟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王崧舟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保家卫国的高大鲜活纳兰性德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四、立足课本,拓展阅读。

  高老师在课的最后,出示另一首《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让学生来学习,这是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又能让学生在进一步地学习中,更深地体会第一首《回乡偶书》的情感。再次,学诗贵在积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一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贺知章浓浓的爱乡之情。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3

  当我教完《回乡偶书》这节课后,我为孩子的表现感到很欣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备课的时候,很多教学设计我唯恐孩子们不能如我设计的那样去感悟。比如这首诗表达的是贺知章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同时也伴有淡淡的忧伤。作者的喜悦之情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还能很直观地感受得到,可是最关键的是这首诗写得较为含蓄,要是要领会作者的那种忧伤、百感交集之情可有点难度了。我在备课时也预想的到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太小,如何让他们去感悟这种“忧伤之情”呢?我决定从古诗中的“客”入手。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孩子们把贺知章当做“客”?

  2贺知章真的是“客”吗,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课前预想孩子们肯定不会回答的很正确,可是在课堂上孩子却思维活跃,能紧扣古诗和文中插图去思考问题,还有的孩子的能结合自己生活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群二年级的孩子的出色的表现令我佩服不已,孩子在本节课竟然能深刻的领悟到作者内心隐藏的感慨。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学会放手,相信孩子们,其实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思考的角度比老师还要广,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4

  任教一年多以来,古诗一直是我不敢去触碰的一种课型,我总觉得古诗太难讲了,只有四句话,却需要花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究竟一节课在讲些什么呢?如今,我终于鼓起勇气来挑战一下古诗,心想:就算讲不好,也去尝试一下,让别人就自己的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毕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总要面对古诗这一关。这一次支教老师来听课,我选了《回乡偶书》这一课。下面就自己讲过的这一课进行一下自己的教课反思。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先生写的一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画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教学时,要使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授课之前,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和设计,在设计上一步步修改,最终形成自己的教案。本节课,我认为做的好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识字和写字相结合

  低年级主要还是识字写字。因此课上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的识字和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我放在了题目里来处理。在引入课题《回乡偶书》时就将“偶”字教写了,先利用多媒体让孩子观察,再让孩子自己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评议改动,扎实地完成写字教学,这一环节的进行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觉得比较新颖,学的也十分认真,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很漂亮。识字则通过由词到字、由难到易的顺序认识,降低难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识字方法来巩固识字。

  二、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有感情、有节奏朗读,读中悟情。

  古诗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不然起不到效果。因此,我先让孩子学会生字,在理解了词意,再通过同桌互说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感知古诗大意,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层层递进,读的越来越好。在学完之后进行配乐朗读,更能起到烘托感情的作用。最后还播放《回乡偶书》儿歌让学生欣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了这首古诗。

  不足之处:

  在播放录音的时候没有找准时机,导致有点脱节,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其次,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最后拓展没有给学生展示出来,这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注意。

  通过这次对古诗的尝试,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再害怕或抵触讲古诗了,这一次尝试也算给自己一个突破和挑战,再接再厉吧!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5

  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先生写的一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画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要使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贺知章晚年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心情难于平静。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这样的古诗,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感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不容易的,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得到美的体验,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我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指导学生多层次的朗读,使古诗节奏,音律明显表现出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我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6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加上题目和诗人,简简单单35个字,一下子就读完了,这样的文体到底应该怎么教?有的老师觉得诗还不容易,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大概了解意思不就行了?于是,这样的课堂,很是枯燥,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后高年段的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解释,甚至抄下来,低年段的,几乎是老师一句一句地解释,最后背一遍,万事大吉。

  听过 于永正老师的《草》,这首孩子们幼儿园就会背了的古诗,于老教了整整一节课,没有课件、没有投影仪,端正有力的粉笔字、随手几笔却很形象的简笔画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草的世界,他通过让学生给“原”组词,最后带着学生判断诗中的“原”的涵义,非常自然,一节课下来,我们不得不感叹:名师到底就是名师,但我们也不禁疑惑:古诗都得这样教,都要挖得这么深、这么透?

  在教这一课时,我还是按照一贯的作法,先解诗题,知作者,介绍了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读诗。

  第二步:抓字眼,明诗意。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大部分早就能读甚至能背了,所以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结合图片先理解“鬓毛”“衰”的意思,再来猜 “老大”是什么意思,通过让学生说家乡话加深对“乡音”的理解,这么一来,这两句诗的意思就不难了,最后两句非常浅显,也不用多加解释。

  第三步:多诵读,悟诗情。这是最难的一关,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步。我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设身处地去想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先引导他们回忆了自己对老家的感觉,让他们说说家乡的哪些人或事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手把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告诉他们,诗人很小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回来,在外面游离奔波了几十年,头发都已开始花白,终于能回家看看了,想一想,当他来到村口时,他的心情如何?他会想些什么呢?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学生们在这时畅所欲言,由景到物再到人,说出了诗人的激动与兴奋;然后一个“可是”转折出了岁月的无情,想象与现实的冲击在孩子们的心里烙下了印迹,诗人此时的心情在一系列的“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了”的句子中凸现,学生再读这两句时,也显得沉重了起来。

  花了那么长时间的感悟,也许在应试上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听到连陈鑫洋都能回答出像“他多么想再吃一吃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可惜再也尝不到了”这样的句子,不说心底的触动,光从语言训练上,我就觉得这时间花得挺值的了。

  这一次在”名思教研”活动中,听戴建荣老师上《静夜思》时,我不由得大开眼界,原来古诗可以这样读,原来古诗可以这样唱,原来古诗可以这样教!他在处理朗读时,先教孩子们平仄的划分,告诉孩子们平声要长,仄声要短,刚开始看着他夸张的手势、动作,感觉有点好笑,但慢慢地,看着他配合着平仄和诗人的心情,他简单几笔就画出了一条诗人的情感线,而且这情感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连起来,居然是:月光如霜,望月思乡,我不由地惊住了,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诵读也叫人耳目一新,这让我更加感觉自己的肤浅和不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7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可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打破传统的教学古诗的方法,做一些新的尝试。

  在执教《回乡偶书》这篇古诗时,我大胆“放手”了一回。这篇古诗内容相对简单,扫除生字障碍之后,学生们参照注释,差不多已经弄懂了这首古诗。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古诗的意味,我要求学生们四人一组,汇报诗的意思,然后把这首诗表演出来。接下来的情况,真是让我有些意外:小组成员中间,明显的出现了一个个 “编剧”、“导演”、“演员”、“道剧”。第一组粉墨登场了,这个身兼“编剧”、“导演”二职的小组长,带领着他的组员走到教室中间,这时有一个“苍老” 得稚嫩的声音开始说话:“我,贺知章,三十多岁离开故乡……”呵,还有背景旁白。只见这个“贺知章”驼着背,拄着小木棍,我心里微笑着,感叹着,这时, “贺知章”走近两个的小女孩,小女孩问:“老爷爷,你从哪里来?” “贺知章”说:“我从京城回来。”儿童问:“你是哪里人?” “贺知章”答:“我是这里人。我很小就离开家了。现在回来了。”儿童说:“那我带你去你家。”……“贺知章”笑而无语,那笑声里有很沧桑的味道,我真是诧异,随后“贺知章”呤起了这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中间还不忘干咳几声,弯着腰退了场,那边两孩童嬉戏依旧,笑声如流……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了孩子们是那么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自己的创造,在真实的有情境的实践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把自己对文本的个性体验,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自己的表演中,这个表演里有他们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和创造,而这些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8

  《回乡偶书》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叙事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画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我先从已学的古诗《咏柳》导入,引出诗人,再介绍诗人背景,使学生对诗人有个大概的了解。接着提出要学好古诗,必须过四关:

  一、我会认;

  二、我会解;

  三、我会读;

  四、我会想。

  过第一关,我会认,我让学生大声自读古诗,识记生字,特别讲解“鬓”字的字形,使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过第二关,我会解,通过四种方法:

  1、扩词;

  2、换词;、

  3、补充;

  4、保留,

  让学生自悟古诗的大意,交给孩子理解古诗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过第三关,我会读,了解诗意后,我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

  一是要理解诗人的心情,在理解诗人心情时,抓住“客”字重点讲解,体会诗人从主人变为客人的心情;

  二是教给学生读诗的技巧,教会学生画出停顿线、重音和升降调。再让学生齐读,配动作再次诵读古诗。过第四关,我会想,我先让学生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小朋友会对贺知章说些什么?创设情境,师生合演回乡,从师生谈话中让学生再次领悟贺知章的思乡情。我再给同学们介绍贺知章的另一首《回乡偶书》,让学生了解贺知章是多么的想家乡啊!接下来是生字书写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先指出每个字的特点,让学生注意观察,再让学生描红,出示好的书写,给学生做出榜样。

  最后,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制定出了一个作业超市,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业。

  在整个教学中,我感觉这些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古诗,整节课中,诵读的环节太过匆忙。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一定得改进。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9

  传统语文教学,我们所看到的课堂往往是:教师唾沫横飞的讲,学生兴味索然的听;教师的激情遇到的多是拒绝点燃的心灵,教师的'真诚疑惑如何试亮蒙尘的眼睛?

  偶遇一位年轻的母亲,扶着自己的儿子学走路。刚学走路的孩子,他没有掌握走路的方法,这对于他来说,是人生全新的课程,他需要母亲的帮助,那位年轻的妈妈就帮助自己的儿子学走,走了一段之后,孩子似乎想挣脱母亲的双手,自己要试一试。探索是难的,但巧的是,孩子居然知道扶着墙走,孩子可能感觉自己本事更大了,干脆试着离开墙的帮助,自己走。啊,他成功了,母亲蹲在身后叫他:“我的宝宝,你真棒!”孩子回过头来,如水清澈的双眸里尽是成功的喜悦,孩子转身朝母亲走过来,母亲给他鼓掌,可能孩子太激动了,他跌倒了,可是他没有一点迟疑和哭泣,爬起来接着朝母亲走去。我感叹于聪明母亲坚信他的儿子能行,所以选择放手;,我感动于孩子主动,独立,执著,自信的学走,所以,放手,也是一种精彩!

  在执教《回乡偶书》这篇古诗时,我也大胆“放手”了一回。这篇古诗内容相对简单,扫除生字障碍之后,学生们参照注释,差不多已经弄懂了这首古诗。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古诗的意味,我要求学生们四人一组,汇报诗的意思,然后把这首诗表演出来。接下来的情况,真是让我有些意外:小组成员中间,明显的出现了一个个 “编剧”、“导演”、“演员”、“道剧”。第一组粉墨登场了,这个身兼“编剧”、“导演”二职的小组长,带领着他的组员走到教室中间,这时有一个“苍老” 得稚嫩的声音开始说话:“我,贺知章,三十多岁离开故乡……”呵,还有背景旁白。只见这个“贺知章”驼着背,拄着小木棍,我心里微笑着,感叹着,这时, “贺知章”走近两个的小女孩,小女孩问:“老爷爷,你从哪里来?” “贺知章”说:“我从京城回来。”儿童问:“你是哪里人?” “贺知章”答:“我是这里人。我很小就离开家了。现在回来了。”儿童说:“那我带你去你家。”……“贺知章”笑而无语,那笑声里有很沧桑的味道,我真是诧异,随后“贺知章”呤起了这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中间还不忘干咳几声,弯着腰退了场,那边两孩童嬉戏依旧,笑声如流……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了孩子们是那么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自己的创造,在真实的有情境的实践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把自己对文本的个性体验,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自己的表演中,这个表演里有他们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和创造,而这些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0

  《回乡偶书》这首古诗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第二册第25课《古诗两首》,是唐诗中的极品。它的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难以估量。主要刻画了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策略的实施:

  一、古诗因时代久远,语言精练,表达简洁,意蕴深长,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对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情、意境、韵味都所感有限。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领会作品,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借助网络自主阅读,了解诗人,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同时为学生播放配乐朗诵的诗歌,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自己所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感悟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仿佛与贺知章同行。

  三、为了培养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我搜集了大量与课文相关的古诗和文章,并把他们按照难易度分为四种不同的星级,让学生自由地在网络上选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这样也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1

  古诗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瑰宝,古诗中有许多诗句,已成为千古名言。那么怎么教孩子们学古诗,并将一堂古诗课上得生动又有新意?这一直是我在积极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也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幼儿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幼儿来说,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老师很好地把握了“初读”这个环节,课上为学生做声情并茂地范读,尽可能地让幼儿多读,我们说,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流溢着音乐的旋律。老师这堂课朗读是贯穿始终的,有的孩子已经熟读成诵。虽然有些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一遍遍古诗的朗读,就是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情感,那么教学到这里也就成功了。

  老师在教学古诗《回乡偶书》时,把知诗人,解诗意,读诗句为教学主线索,期间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初读理解诗意,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整个课堂扎扎实实。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像诗中的意境,深刻地领悟诗中蕴涵的诗情,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古诗之情节与现代的孩子相隔甚远,孩子更没有这样浓郁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终于成为现实时那百感交集之情涌上心头,孩子更是难体会。如何让学生读出真挚的深沉的情感,让古诗丰韵起来?我想老师如果再在情景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上多下点功夫,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2

  我校开设了“国学欣赏”的校本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学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无疑是文学欣赏课教学的重点,可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式呆板,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当我执教《回乡偶书》这首诗时,一开始我想用语文课常用的诵读、品味、赏析等方法进行教学,后来想到“国学欣赏”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它应该区别于语文课,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于是,文学欣赏课陷入了一种绝境。

  怎样走出这样的绝境,真正深入学生心灵?通过我上完这堂课,证明我后来的设计是成功的。首先我精心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优美的动画、动情的朗读、悠扬的乐曲和以李白的<<静夜思>>导入课题来创设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状,不一味求全,不整堂课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诗歌的精髓,让文学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再者,本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有以下几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

  一、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特别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渗透学法:从扶到半扶,学会自学。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融入诗境。

  3、理解表演:引导合作,再现诗意。

  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其间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表演读,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动脑动口,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升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的。

  三、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品质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古诗精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象,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如从学生想象

  “贺知章”与儿童的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把古诗的意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惑与困难。

  1、如今的社会和家长始终抱着分数来对待学生的学习,尤其面对考试的压力,在对这样的非考试学科,学生和家长都不可能、也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

  2、相对于严肃的评论和赏析,学生更喜欢一些无厘头式的搞笑,歪解作品,曲解作者,并以此称能,这不得不让人感觉到经典文学的悲哀。

  总之,无论怎样,这条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我们要不断地尝试,这中间也有不少歪路,但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相信我们是可以培养出具备极佳的文学素养的学生的。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3

  诗文加上题目和诗人,简简单单35个字,一下子就读完了,这样的文体到底应该怎么教?有的老师觉得诗还不容易,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大概了解意思不就行了?于是,这样的课堂,很是枯燥,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完后高年段的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解释,甚至抄下来,低年段的,几乎是老师一句一句地解释,最后背一遍,万事大吉。

  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草》,这首孩子们幼儿园就会背了的古诗,于老教了整整一节课,没有课件、没有投影仪,端正有力的粉笔字、随手几笔却很形象的简笔画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草的世界,他通过让学生给“原”组词,最后带着学生判断诗中的“原”的涵义,非常自然,一节课下来,我们不得不感叹:名师到底就是名师,但我们也不禁疑惑:古诗都得这样教,都要挖得这么深、这么透?

  在教这一课时,我还是按照一贯的作法,先解诗题,知作者,介绍了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读诗。

  第二步:抓字眼,明诗意。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大部分早就能读甚至能背了,所以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结合图片先理解“鬓毛”“衰”的意思,再来猜“老大”是什么意思,通过让学生说家乡话加深对“乡音”的理解,这么一来,这两句诗的意思就不难了,最后两句非常浅显,也不用多加解释。

  第三步:多诵读,悟诗情。这是最难的一关,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步。我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设身处地去想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先引导他们回忆了自己对老家的感觉,让他们说说家乡的哪些人或事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手把关键词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告诉他们,诗人很小的时候也像他们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回来,在外面游离奔波了几十年,头发都已开始花白,终于能回家看看了,想一想,当他来到村口时,他的心情如何?他会想些什么呢?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学生们在这时畅所欲言,由景到物再到人,说出了诗人的激动与兴奋;然后一个“可是”转折出了岁月的无情,想象与现实的冲击在孩子们的心里烙下了印迹,诗人此时的心情在一系列的“再也看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了”的句子中凸现,学生再读这两句时,也显得沉重了起来。花了那么长时间的感悟,也许在应试上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听到连李东阳都能回答出像“他多么想再吃一吃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可惜再也尝不到了”这样的句子,不说心底的触动,光从语言训练上,我就觉得这时间花得挺值的了。

  这一堂课下来,我自己也觉得有很多不妥的地方:在朗读方面,我没有具体地指导孩子的朗读。所以孩子们很难做到入情入境地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总之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瞧。这就是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揭示题目:

  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书》。

  3、据题质疑:

  ⑴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10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

  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吗?

  师: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那么,第一个诗句的后半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你又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理解:

  乡音:①小朋友,咱们班有乍浦人、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

  ③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音“一词。

  鬓毛:头发

  衰:白了

  师: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知道感情朗读诗句一。

  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请你读读诗句二(出示句子二)并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交流并小结: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指导感情朗读。

  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

  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

  四、故事续编。

  1、小朋友们,82岁的贺知章老爷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那么多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孩子们遇到这位老爷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

  2、看图进行想象,孩子们和诗人贺知章还会说些什么,作些什么?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贺知章也笑着激动的说:“我呀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现在回来了,你们欢迎我回来吗?”孩子们听了,高兴的说:“欢迎您回来,老爷爷去我家做客吧!”贺知章老爷爷看着孩子们那么热情,就更加激动了,激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家乡真好啊!”(等等)

  3、师:小朋友们,这么动人的你会忘记吗?你愿意把它讲给家长听吗?(要求学生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把古诗变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小结。

  小朋友们,你听说过“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这句诗句吗?我们的贺知章老爷爷在回到家乡时就有着这样深切的感受,离开家乡多年,又重新回到家乡,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又是喜悦的。让我们带着贺知章老爷爷的那种心情把古诗背一遍吧。

  教学反思:

  古诗《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这首诗中的“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教学中孩子们显得有点难以捉摸,却对“笑问客从何处来”产生出会心的微笑。在这首古诗教学中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手段,使孩子们感受到“易”“趣”“活”,比如,我以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引出贺知章,并且让孩子们知道李白与贺知章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很有名的诗人,以及简单介绍贺知章的一些情况,让孩子们知道贺知章的一些生活经历,从而对贺知章产生一种敬仰和敬佩之情,有了这种情感来学习对于理解诗句很有帮助。其次,在课堂上我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把学生引入古诗描绘的情景中,以其中的儿童身份把学生融入之中,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除此,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使得那种回乡之情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因为学生爱表演,这是他们的天性。在深入理解古诗的语言之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编故事孩子们编得很好,表演的也很好。但遗憾的是,对于贺知章的那种回乡之情领悟得还不是很深刻。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5

  第一次听师傅指导语文课

  优点:

  第一:声音很好听

  第二:字写的不错

  第三:设计很开放

  建议:1、不要重复孩子的话,可以让旁边的同学来重复一下,比如说,我听不懂,她刚才说什么了?谁听到了?你的耳朵比何老师还灵光。

  你也来重复一下?

  2、一定要画田字格,老师的范写对孩子的书写的指导作用很明显。

  四,个性朗读,深化理解

  师:有人说一首好诗歌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那么这首诗究竟是欢快的歌曲,还是忧伤的歌曲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放进诗歌中,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歌吧。

  朱思凝:我觉得是欢快的歌曲,因为

  师:那请你来读一读,读出欢快的味道来。

  跟他意见一样的请起立。你来读读看。

  我听得出你很欢快。

  我听得出你很激动

  我听得出你很高兴。

  (蔡老师说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到位,我这个环节太快了,不能齐读,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你比他欢快,能更欢快一点吗?

  这样单独的评价来激励孩子达到更个性化的理解。

  (也就是说,上诗歌的时候不能把诗歌的意思很直白的传达给学生,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

  蔡老师表扬:通过角色互换,学生积极参与,这个环节我做得很好。

  假如你是儿童,老师是老爷爷,你来问问我吧?

  孩子们会问你从哪儿来呢?你几岁啊?

  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评价,通过单独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来自何方?

  比如说

  李子墨问:老爷爷你从哪儿来啊?老师:我从远方来,我从小就离开这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孩子们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04-01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5篇04-02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5篇04-01

回乡偶书扩写11-04

《回乡偶书》教案(15篇)04-03

《回乡偶书》教案15篇04-01

回乡偶书的作文9篇03-14

回乡偶书的作文6篇03-09

回乡偶书的作文7篇02-27

回乡偶书的作文8篇02-27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最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