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一课,它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这次学校教学能手评选,我第一次在这样的比赛中指教文言文,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又是一次自我的挑战。
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短短的5句话,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
为了讲好这篇课文,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发现网上关于这课的资料并不多,大概别人也都在尝试吧。我在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后,自己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作了一个课件。在其中我插入了“高山流水”和“伯牙悼子期”的音乐,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的教学,我觉得朗读是一大特点,因此,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堂上学生们听得仔细,学得认真,读得有感情。同时被故事的内容所打动,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如: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自己手中的工具书等学习方法,我觉得这对同学们学习文言文已经足够了。
课前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文字游戏”,我先说出一个词语:杨柳依依,随后让同学们先说出这事描写什么的词语,然后自己尝试着说出一些类似的词语,同时说出自己会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这为我后面想象的环节埋下了伏笔。结合同学们说的词语,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些词语:明月皎皎,芳草萋萋,春雨绵绵,清风徐徐,炊烟袅袅……
教学过程中,教师即是一位高明的指挥,又是一名出色的导演,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的演绎着文本丰富的信息。
师:伯牙作为楚国一个著名的乐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
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
生:鸟语花香
师:此时,子期必得什么?
生:鸟语花香
出示填空:伯牙所念( ),子期必得( )。
生:伯牙所念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的场景,子期必得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的场景。
生:伯牙所念潺潺流水,子期必得潺潺流水……
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师生在各自感受着,又互相感染着。不知不觉进入了知音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点,营造倾诉的情怀,让课堂充满想象的张力:
师:当伯牙的琴声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心情会怎样?
生:寂寞无奈伤心
师:此时他渴望什么?
生:理解他的人 懂他的人知音……
师:现在,这个人出现了,他就是钟子期。请你想象俞伯牙会紧紧地握住子期的手说什么?
有同学很自然地说出:“知我者,子期也!”
让学生在思考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伯牙此时恰逢知音那激动不已的心境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它将他乡遇故知的激动深深地烙在每个孩子的心头,沁入了每个孩子的肺腑,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沉浸其中,课堂,因为这样的留白与补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随后我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此时《伯牙悼子期》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现了钟子期的墓碑。
此时伯牙心情沮丧,在子期墓前,伯牙吟诵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同学们也一同随老师一起读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ō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吟诵完这首短歌,伯牙起身把瑶琴摔碎。
同来的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
伯牙道:“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在《伯牙悼子期》的音乐声中,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在《伯牙悼子期》的音乐声中,我再次让学生诵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从同学们悲伤的语音中,我知道同学们理解了世上知音难觅。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随后我播放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试着背诵课文,会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田。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让我感到很遗憾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会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有些语句处理的有点浅显。
不过没关系,这节课虽然结束了,可是我教学文言文的路却刚刚开始,我会继续努力的,尽力使我的课堂变得完美些。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2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
本文虽是文言,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可借助注释进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阅读这个文本,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让我感到很遗憾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会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有些语句处理得有点浅显。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3
“领雁工程”培训结束返校后的第一节便是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个人很喜欢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这篇简短的文言文的情感因素,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学习中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的深厚感情强烈地感染了我,感染了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一个语文老师,要想让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受到感动,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要有一颗容易感动的心;其次,语文老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烘托文本,让文本语言、教师语言形成一个立体的回音壁,使学生在多种维度中全方位地受到熏陶、感染;语文老师还要善于与学生真诚、平等地交流,用自己的心去呼唤学生的心。这样,作者、编者、教师、学生,还有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才能产生共鸣。现摘录两个片断如下。
【片断一】(学生把文言文读通读顺,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后)
师:文中有一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弹琴只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吗?他还会用音乐表现什么?
师:(清风、明月……)当伯牙弹琴志在清风时,钟子期会怎么称赞?
(前面进行过“徐徐清风、皎皎明月 ” 等AABC式的词语练习。)
师: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知音啊!
作为音乐家的伯牙,他会缺少赞美他的人吗?他为什么独视子期为知音?
(赞美声是虚伪、苍白)
师:是啊,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他们不会称赞-----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他们不会称赞----
师:现在终于遇到了知音。让我们一起读读相关语句,体会伯牙找到知音的幸福。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为契入点,先让学生顺着作者思路补充伯牙弹琴时还会想到什么,钟子期会怎么称赞;然后引导学生从反面想,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引导,既让学生从情感上体会了子期是伯牙难得的知音,又进行了文言文语言的内化、运用训练。在这一步,我引导学生将简短的文字还原、再现成丰富的人物形象,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片断二】
师:子期死后,伯牙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破琴绝弦来哀悼自己的知音,你能体会伯牙当时的心情吗?
生:伯牙当时肯定想: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知音,可他又离我而去,以后,谁能像他一样懂我的音乐呢?
师:当我弹琴,志在高山时,谁会为我称赞----当我弹琴志在流水时,谁为我称赞---- (反复进行语言的内化训练。)
师:在伯牙眼里:子期,你是我唯一的知音啊,你走了我又要回到无人理解的生活里去,这样的日子是多么痛苦啊!所以伯牙破琴绝弦。这破碎的仅仅是琴吗?(破碎的心;断绝的是对音乐的热爱)
师:子期死后伯牙来到他的坟前,为他留下了一首碑文。(师配乐悲情念碑文)让我们在音乐声中,齐读碑文。
师:面对伯牙的痛苦和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请写几句话。
【反思】在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深入伯牙内心,体会他痛失知音的伤感,再补充碑文,在如泣如诉的音乐中,学生体会到了伯牙的伤心欲绝,感情达到了高潮,再让学生有情抒发,读写结合。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4
《伯牙绝弦》一课是我今年刚刚接触到的一篇新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文。本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77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内涵呀!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一个过程。
一、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备课,这是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越是充分,课堂教学就越是精彩。拿本课来说,教学片断1中的课前谈话这一部分,正是因为老师进行了充分了准备,所以在后面教学中,对伯牙琴声的理解时,学生才能异口同声,深入理解。教学片断2中,老师从学生的传说中引入课文,讲到课文是这个传说的历史记载,只有五句话,77个字,既“镇”住了学生,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片断4中对“知音”内涵的揭示上,也正是因为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文本有了独到的理解,才能让学生也理解得如此到位。所以,一堂精彩的课,老师的精心准备,老师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老师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最主要的是就是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了解文本,形成他们对文本的独到理解和认识。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几次设计了学生“读”课文的环节。先是初读,大致熟悉一下文言文,让他们说一说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的感受。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但老师却抓住对他们有利的一面进行指导,告诉他们文言文其实很有意思,学起来会很容易,很有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接下来老师告诉他们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如何断句,应该怎么读出轻重缓急来,师进行范读,甚至领读。最后让学生模仿读,学着读。一堂课下来,学生从不会读,读不好,到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正是他们与文本有了充分对话的有力证明。
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促进手段。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力求和学生进行最简洁,最有效的课堂对话。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此外,老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还体现在老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上,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是对“课堂生成资源”具有极强的敏锐度,充分利用课堂上现有的“生成资源”来进行教学,语文课堂更容易出彩。本堂课中,有一个学生忘记了钟子期的名字,在回答问题时说了一句“那个姓钟的人”,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就紧紧抓住了这一“生成资源”,相机提问:“是啊,钟子期确实是姓钟,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伯牙姓什么呢?”结果,充分预习了课文,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同学都知道了正确答案“伯牙叫俞伯牙,姓俞。”,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回答“姓伯”。通过老师学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对这一课外知识也加强了记忆。
阅读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老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充分对话,大家的课堂教学就会生气勃勃,活力无限!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5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
这篇课文说它不难吧,的确不难,只有77个字。说它难吧,它又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77个字里边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77个字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深厚的人文内涵呀!本文虽是文言,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可借助注释进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阅读这个文本,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同时,我以“说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不再弹琴了呢?老师相信继续学习课文大家就会对”绝弦“这个词乃至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个问题激疑,设置悬念,之后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
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让我感到很遗憾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会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有些语句处理的有点浅显。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6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
一.创设情景、人文共鸣。
1.一曲《朋友》亲切导入
2.结合自己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了恰到好处的课件,这些课件在理解主要内容上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启发学生。在创设情景上又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教学中多次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那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不但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而且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可以说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要读通、读顺,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读正音——读好节奏——理解——读出感情——再朗读”的基本方法,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范读到位,目标明确,层层提高,从而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三、关注过程,注重实效。
1.安排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与他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2.教学中,注意追求本色语文,扎实、有效地体现语文课所承载的内涵。不走过场,不耍花架子,为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们查找字典等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语句,充分的预习使学生在自学文章的句子时能沉下心来,进入文本阅读,体现语文学习的效果。要想理解文言文,首先要把文章读通顺。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决字音之后通过自由读文划出停顿节奏,并通过课件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在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渗透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方法的指导,不仅仅说清楚,也要能准确地翻译过来。然后以“为谁而绝弦?伯牙为何绝弦?”设置悬念,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这一品让学生领悟到了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变通的运用。在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通说全文,达到融会贯通。
四、拓展探究,引导升华。
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还巧妙地进行了仿写、说话训练,又突破了难点。
我通过本节课教学,还有两个环节以后要注意:
1.我虽然紧紧的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通过对朗读的指导达到情感的升华:文章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善哉”的理解和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通过联想知音相聚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但学生还是没太读出感情,看来还得让学生反复读,让学生在对比读中
2.安排了欣赏《高山流水》,听完后可让学生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7
这篇古文不长,仅仅百余字。但它是穿越了时空隧道的一个历史碎片,它承载着及其丰盈的民族文化精神,它以其历史的厚重,给我们以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感召。
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较短,对于文言文有一种害怕。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这文言文是很难学的。为了让学生不再有这样的想法,我决心要上好这堂课,以这堂课来改变学生的认识。所以我采用了以读为主线的教学设计,融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语文学习理念,让我的这堂课书声琅琅,浸润浓浓的语文味。
一、重朗读
练读——感受音韵之美。练习朗读,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本课的练习朗读把握了三个重要环节。一是读音,抓课题易读错的“弦”正音,抓初次出现的两个语气词“哉”“兮”正音。二是停顿,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正确停顿,要结合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本文的停顿难点有两处。“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延长、停顿一下,颇有音乐美。“谓”是说的意思,学生知道文言文大多数时候,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也就明白了“谓”后停顿的道理。三是节奏和轻重,这样的练读要结合文言文内在的情感,一步不能到位,要反复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品读——领悟意境之美。“知音”之美,是《伯牙绝弦》的文本意义,领悟“知音”境界之美,就是破译《伯牙绝弦》的情感密码。然学生的情感不是一触即发的,需要慢慢酝酿、发酵才能成为芬芳的美酒。于是,“读”要有一个拾级而上的过程。在品读知音的境界部分,首先,读中铺设。引导学生自由默读、圈划,尝试说大意,在学生头脑中初步铺设伯牙志在高山、流水,子期眼前展现高山流水的画面。其次,读中酝酿。教师创设音乐情境,还原语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体味、去朗读。此时文本的语言,如一杯芳香四溢的碧螺春,在学生心中慢慢地散发开去。接着,读中推动。在学生的情感融入文本的关键时刻,教师引入课程资源,让学生深入体会知音不仅是知“琴音”,更重要的是知“心声”。从而叩击了学生的心弦,达到“人”“文”“言”琴瑟和鸣的妙境。
二、重积累。一是通过比赛激活学生的词语原有积累(如ABCC式的);再用将文中的“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提炼出“泰山峨峨,江河洋洋”这样ABCC式的词语,与其它相类似的词语(如杨柳依依)激发学生积累,同时为后续的“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中的“所念”意境的想像和表达作了有效的铺垫;二是通过释题理解“绝弦”,积累、理解 “绝交”、“封笔”、“息影”等词语,信息量很大,同时也让学生深感已知的有限,而未知的无限,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三、重训练。通过深挖文本内涵,创设情境来实现语言训练,从而达到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性训练的目标。在引导学生理解“伯牙所念”的意境时,用“志在 ,子期曰: ”句式来检测学生积累的活学活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想像和表达,来实践学法的迁移、经典的仿写。正是因为教师课前文本细读的工夫,才有这样独特的设计,才有学生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四、重情感。从“朋友”到“知音”是学生实现文本情感体验的主线。我引导学生从初读课文到深入地品读课文时,很好地把握好了这条情感线索,引领学生走进伯牙和子期“相见――相识――相知”,以及子期死后伯牙痛心“绝弦”的情感世界。
这堂课上,我注重了多方面的训练,让文言文的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但如果在时间的把握上更加的科学合理一些,那学生的情感熏陶会更加到位,收获将会更多。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8
《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这是学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这篇文章而言,字词的理解不算很难,文章比较浅显,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让学生体会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课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之美。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注意把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练习,丰盈文本。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资料补充,升华主题
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知音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别人是如何称赞伯牙的,让学生体会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补充介绍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帮助学生感受伯牙对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让学生真正体会伯牙绝弦的那种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
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我在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痛苦与绝望的心情,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伯牙说什么,在学生安慰、鼓励伯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了知音,应该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找到,则应该真诚对待周围的朋友。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应拉长些,才更具音乐美,还有课文的最后一句的朗读都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多加指导。还有,课堂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9
上完了第三次研究课,我们五、六年级组的全体语文老师和王玲主任、赖天惠主任、外聘专家祝传武老师围坐在一起又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探讨。祝老师说:“小学生学古文是当今提倡经典诵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其重大意义自不待说。问题是今天的语文教师应当如何进行小古文的有效教学,是完全承传传统的串讲法,走“师本”路线,还是以坚守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生本”路线为主,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做出的选择,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杨老师的一些引导策略,如读为首法、突破重点、新旧联系、古今沟通、温故知新、有效拓展、资源链接、学生实践等,都为践行效果所证明是极可宝贵的探索。”一节课下来,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朗读的方法传授贯穿始终。
教师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并且指导无痕:师生合作读,男女对读,想画面读,走进故事背景体会情感读等,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理解了文本。学生朗读的水平也在渐渐提高。
二、资料补充,增强趣味
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知音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别人是如何称赞伯牙的,让学生体会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补充介绍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帮助学生感受伯牙对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让学生真正体会伯牙绝弦的那种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增强了故事的趣味,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变得比第一次浓厚了。
三、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丰盈文本。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知你的人。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教师没有针对本节课对于学生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的指导,但对现代儿童来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有这个必要吗?是不是走了思想的极端?伯牙琴弹得这么好,还会有新的知音,倘若就此放弃了自己的终生追求,值得吗?可否让儿童“劝劝伯牙”也写上一段话呢?教师若能引导儿童解放思想,启发他们的个性化解读,当是今天语文教学的追求。所以针对这一话题,准备在下一次教学中得以尝试。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0
《伯牙绝弦》是语文人教试验标准版六年级上的一篇文言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感受文言文的声韵美。
崔峦老师在学术会上提到: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结合到文言文简洁、典雅,朗诵时具有音韵美的特点,本课注重学生的`诵读:读通课文,读顺节奏为理解课文大意做好铺垫;其次,在品读句子的时候,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这是为了达到了了解文章大意,感受文言的音韵美的目的。从学生课堂诵读到品悟句子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是基本达到的。
其次,文言文因为其文体特点,在教学中应该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以读准字音、读顺课文为基础,并借助工具书和课内注释解决重点字词,帮助了解文章大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更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步骤的达成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在品读句子中增强了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课堂实施来看本课在教学上遵循了学习古文的步骤:诵读文章、了解字词意义、把握文章大意以及品读句子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但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一、学习中忽视了学生的自读自疑。对于对文言文并不十分熟悉的学生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的疑惑。那么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一些自己能够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老师的串讲所导致的乏味。可以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先让学生凭借工具书以及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去自学。然后再就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小组讨论中去解决,并鼓励学生充当老师,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这样或许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老师牵着走。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草草了事。学生学习文言文,在理解课文大意上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故事大意”。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目标完成得并不理想。只是学习能力较为强的学生占有了话语权,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课堂教学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逻辑关系不够明确。本课在理解文章内容时主要是抓住“伯牙善鼓以子期善听”以及“伯牙不复鼓”这两个方面来谈。通过诵读感悟伯牙善鼓以及钟子期善听的表现,却没有提升到他们“知音”这个层面。而重点品析“知音是什么?”时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明白“伯牙所想到的,子期必领悟到”,那么对学生理解“伯牙不复鼓”会更有帮助。对学生读懂伯牙绝弦时的悲伤有帮助。而同时,在品析“伯牙不复鼓”的环节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全文的思考“伯牙为何绝弦”?这就显得本课环节不够完整,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
以上是在文言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确实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指正。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1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是一把双刃剑。”的确,使用“这把剑”时如能做到适度、适时、得法,就能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生机,带来活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反之,则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在本案例中,教师多次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料,每一次的使用均恰到好处。如“合作探究感悟知音”这个环节,师补充介绍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衣着、国籍和身份,有助于学生发现其中的反差,产生困惑,从而产生探究课文的欲望。又如,引导学生理解“俞伯牙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时,又适时出示相关故事,加上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再如,结尾处引出小诗“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对帮助学生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至于最后的课外拓展,相信“知音”文化一定会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
总之,本文语言精练,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但正因为语言精练,却阻隔了学生对“知音情”的体会和感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链接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是的中心思想很有帮助的。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2
《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却只有5句话,77个字,而这77个字里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力求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的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读中品、读中悟。既教给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见证了伯牙与子期的的情深意长,更让学生体味到了知音难觅,要珍惜友情。课上完后,对于本节课教学,有这样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读中有层次。
本课是六年级的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对它是陌生的,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多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层次的诵读:第一读字正腔圆,读准字音;第二读注意停顿,读出韵味;第三读感悟文本,读出情感。每一次读我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易到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落实。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逐渐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文言文。由能正确读文到理解文意到深刻体味到“知音”难觅,水到渠成。
二、读中有变化。
读中的变化是指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范读、默读、配乐读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节律、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从而使学生达到爱读的目的。
三、读中有想象。
透过文字,借助插图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伯牙与子期是“知音”时,先让学生想象伯牙的琴声除了表现“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当子期,想象伯牙琴声中的场景,用文中句式来表达。学生兴趣大增,能根据出示的说话提示仿照书上句式来表达,如“依依兮若杨柳”,并能大声用文言文的语调朗诵出来。学生在想象、仿写与诵读中活跃了思维,为正确理解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进一步的体味文言文了这种文体。
四、读中有拓展。
77个字的文言文,对学生来说,要读得透彻,必须拓展。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子期去世后,伯牙的悲痛欲绝,我补充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并由学生齐读,读出伯牙失去子期后悲痛欲绝的心情,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伯牙“破琴绝弦”举止的内涵。通过读中的拓展,学生读得更明白,也在不断的拓展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味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古文化。
五、读中有积累。
读懂文言文、背诵文言文是对学生的基础目标进行的落实。本节课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已对内容较了解,我再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优美动听的旋律缓缓地流进学生的心里,再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学生已能背诵了。这样既更好地增强课文的表现力,让文言文那优美的韵味深深地植根在学生心中,又让学生积累了文言语言,对他们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了伯牙与子期的情深意长,感悟到了知音难觅,体味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简短而不简单。我也在学生的诵读中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在《伯牙绝弦》的课堂上体味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美妙。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一、在文言文的诵读指导中,自己还欠缺教学方法。
表面看来,学生可能是把古文给读正确了,读顺了,但古文的韵味还没读到位,应该在教学中慢慢渗透。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虽在“注意停顿,读出韵味”中指导学生初略的读了,但在后面的诵读中更多的关注“重音”上,而对节奏与韵味又丢弃在了一旁。
二、不能把“评价”的节奏感传递给整个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发挥着激励、引导、点拨、纠错等多种功能,它就像调节器,传递给学生学习上的节奏感。但这节课上,我的评价不够到位,反馈缺乏激励性和指导性。这恐怕和我自己的性格有关,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多努力。
这次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尝试,又是一次自我的挑战。上完这节课,我又一次感受到: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尽管我也努力地追求完美,但总有不如意的地方。我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细节需要进一步去探究,去学习,去实践,去反思。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快乐地工作,还需要平静的思考,以及敢于尝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课前备课时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每一句评价学生的语言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放松、洒脱,要用一份潇洒劲、一份精神气去感染每个学生。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3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高山流水觅知音,《伯牙绝弦》讲述的就是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感天动地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这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据此,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领悟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课文意思;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体会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朗读、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我的教学思路是:在进入新课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知音”,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在读通读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等理解文言文意思,教师稍微作点拨;在问题“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两人是知音”的牵引下,学生找到关键语句,反复朗读、品味,感受音乐意境之美妙,俞伯牙演奏技术之高超,钟子期欣赏水平之高雅,从而印证,这就是知音,真正的知音;最后,话锋一转,在伤感音乐的衬托下,领略钟子期逝去后伯牙的悲痛欲绝,感受真正的知音,真正的感情,在反复的吟哦、品读中,学生被深深震撼了。
课结束了,我的情绪还在课文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可是,自我反思让我理性起来,同事的赞扬、建议让我冷静了下来。大家认为,同时我自己也觉得,这是拨动学生心弦的一课,主要有如下精彩点:
一、把“知音”的主旋律唱响整个课堂
课堂开始,伴随着《高山流水》的旋律,让学生交流什么是“知音”,对知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为全文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学生理解了文言文的大意后,我又提“知音”话题,问学生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两人是知音,通过深入品读重点句子,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热爱音乐、志同道合、情操高尚的真挚情感。最后,感受伯牙闻噩耗、绝琴弦的特殊情怀,从知音的高度理解伯牙的特殊作法,就是对知音、对朋友的最高境界。从头到尾,“知音”的主题贯穿其间,它成为理解全文的情感线,甚至是主旋律。
二、把“语言”的大调子贯穿整个课堂
学习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积累语言,这是本节课的“大调子”,因为这是语文课。为了达成整个目标,开始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文言文特有的节奏;然后是理解文言文,特别提醒学生注意重点字词,看清楚注释,连贯地说一说大意;在进一步感受“知音”时,我设计了一系列语言拓展训练,如根据“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说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看到了怎样的江河?又如引导学生想象,俞伯牙的琴声还可能表现哪些动人的的场景呢?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会有什么呢?学生说出了一些场景后,我又引导学生模仿钟子期赞叹的语言形式说话,如“潇潇兮若春雨”“袅袅兮若轻烟”“皎皎兮若明月”等。学习“子期死”一节,我补充了一段古诗,意在激发情感,丰富语言。
三、把“评价”的节奏感传递整个课堂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发挥着激励、引导、点拨、纠错等多种功能,它就像调节器,传递给学生学习上的节奏感。“你第一个举手,老师把这个机会给你!”——这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你读书的声音很大,每个字读得很准,可有个问题要注意(等待学生说)……对,句子内部停顿不要完全断开,一字一顿不好听,要有意断气不断的感觉。”——这是一分为二的指导,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你读得真好,很有气势,老师问你,你为什么读得如此高昂有气势?”——这是朗读指导,巧妙引导学生感悟朗读技巧和情感的融合应自然合一(即通常所谓的“剑气合一”),让全班学习这位同学的朗读。“你说出了‘茫茫草原’一词,真棒!你能根据‘洋洋江河’的语言形式说类似的词语,这叫触类旁通。”——这是学习方法的点拨,这样的点拨建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是随机生成的,因而渗透得自然,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一位老师说,“我很欣赏你的教师反馈,既有激励性,又有指导性,学生特别受益。”感谢这位同事的鼓励,我会再接再厉。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刚回到办公室,几位前辈不吝赞美之辞,同时也指出,前面的感情处理非常自然、融洽,可到最后突然来一问:面对伯牙的悲痛欲绝,你有什么想劝慰他的吗?这就冲淡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与“知音”的主旋律相悖了。仔细一想,确实如此,伯牙之所以用这种“破琴绝弦”的极端方式怀念钟子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感太真挚,太投入。当然,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现实社会中确实极少,正因为极少,才显得弥足珍贵。所以,我们应尊重伯牙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必要画蛇添足,评头品足,否则,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是对千古绝唱的无端解构,和对高尚知音的庸俗臆测。
另外,有两个细节处理欠妥。一是理解文言文时,我让学生读懂了哪一句就说哪一句的意思,这样会有点乱,因此最好请一个学生梳理一下,从头到尾把故事讲一次,但我担心时间不够,没有这样做,应该说这是一个败笔。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到了位,后面的感受与拓展就会更顺利。二是随机朗读不够。我的设计中,读哪儿,读几遍,用什么形式读,都作了严格预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如一位男生按节奏读没有读好,我作了点拨后就让全班齐读了,此刻如果让这位男生再读一遍就好了。
俞伯牙用炉火纯青的琴技,还有高山流水的智慧、情操,拨动了钟子期的心弦;而我,作为一名热爱语文教学的教师,尝试着用生动传情的语言,还有符合学生心智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但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洗礼,语言逐渐丰富,思维更加清晰……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4
一、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课文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展开思考,理解课题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三、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之美《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我觉得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应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我在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痛苦与绝望的心情,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伯牙说什么,在学生安慰、鼓励伯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了知音,应该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找到,则应该真诚对待周围的朋友。
朋友易得,知己难求;伯牙子期,千古佳话。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其知音之情令古往今来多少人唏嘘感叹。两位主人公成为了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带着对这个美好故事的向往,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备课《伯牙绝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上完课后,觉得有点心得,于是记录下来,以备他日之需。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5
《伯牙绝弦》是一篇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短短5句话,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思考,理解其含义。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伯牙为何绝弦?他为谁绝弦?然后找出文中说伯牙绝弦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再补充关于子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去思考:俞伯牙与子期地位相去甚远,他为何为了一个樵夫而“绝弦”?初步感受知音情深。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深入文本,感知文本,体会他们的互相理解,心有灵犀,从中感受知音情怀。
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这时学生很迅速地反映到:“绝的也是心弦”!”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了知音之死对伯牙的震撼,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知音情深!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抓住“初读——理解——感情朗读——感悟——个性朗读” 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对文章的后半部分,要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结构特点,感知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教学尾声之时通过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中,我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步步深入,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理解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补充,给学生讲述了伯牙作为宫廷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从中也为下文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作铺垫,让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在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教学语言的精练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时候,我的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的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不能灵活地把握课堂生成调节教学设计影响了课的精彩。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1.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3.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6.伯牙绝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