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少年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应该成为小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情感说。我在《中华少年》这课时设计是根据本文是诗歌的特点设计以感情朗读为学习方式,运用多种的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乐趣。
一、配乐的朗读是有意义的
在教学《中华少年》一课时,配上和谐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进行声情并茂范读,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文本的情感氛围之中。在朗读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
二、趣味的朗读是生动的
趣味的朗读方式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有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读、配乐读、配音读……其中的分角色朗读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中运用的比较多的,自己寻找朗读的伙伴,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练习又是提高。老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创造性地安排朗读的方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朗读的方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朗读。
这样就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评价读是必要的
评价读可以是师生间的评价,也可以是生生间的评价。学生爱挑别人的毛病。教师对这种现象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进的地方。如让学生评评老师读得怎样,哪个词读得好,为生生评作铺垫。通过评价,有利于掌握朗读的技巧与方法。这时,再加上赛读、挑战读,学生就更来劲了,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纷纷要向班里最好的同学挑战,也感受到了朗读有趣。
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改变了课堂教学以往情形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了。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2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是全诗的总起,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我重点从以下环节组织教学:
首先,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例如:了解传统风俗,中共一大,纤夫,改革开放,八国联军进中国等)。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领会作者的思想,比如:在学习“啊!是七月的星火,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学生就能知道诗句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一大,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怎么一回事了,无需老师去多讲,学生就懂得应该继承先辈们的志愿,做合格的中华少年。
其次,重视学生的朗诵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也为了培养学生表演朗诵的能力,我首先播放《中华少年》的朗诵视频给学生观看,接着让学生模仿进行朗读;之后四人一个组进行自由朗诵;最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全班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这样,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既感受到诗歌很强的节奏韵律,又在读中生发了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当然了,组织学生交流朗诵后的体会。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我先让学生在本组内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之后再读全诗,抓住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进行全班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不足:
1、没能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平常不善言辞的学生,我忽视了对他们的关注,可能是我急于想完成我的课前预设,今后应让视线转移,毕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枝独秀不是春。
2、学生谈体会的时间少了点,如果让他们动手写一写,学生则会更深刻地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发现了自己课堂的缺憾,也发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且行且思,方能完善自我。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3
本文是本单元“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篇课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朗诵这种形式,也可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学中,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诵。
(1)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诵。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配朗诵,可以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为了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可以采用化装表演朗诵,把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装扮成藏族、高山族、蒙古族、汉族少年,配上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读后,组织学生交流朗诵后的体会。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交流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谈x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全诗,自然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4
我在教《中华少年》一课的第一小节时,让我深深体会到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诵读,而且用不同的方式读,比老师在讲台上怎么讲,其效果要好得多。
我在讲这一小节时,先解释几个词的意思,例如: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然后就提问这几个词比喻什么,接着就让学生读,后再归纳这一小节的意思。
我以为自己这样设计这个环节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结果不然。学生只是很被动地去读,根本不知道这一小节说什么,更谈不上本节的中心所在,且气氛相当沉闷。看到这种情况,我不再多讲,就让学生读,老师范读、全班读、男女生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等形式,这样一读,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能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这一小节中心意思学生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静下心来思考,究其原因是:
1、老师包办得太多了,比方说,这课是以读为主的,老师只需讲白方法、要点,要求就行了,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去领悟本节的意思或情感。
2、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如果能用上配乐去诵读,其效果可能会更好。
3、课堂评价语欠丰富,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读得好时,老师应当使用各种课堂评价语,特别是小组赛读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真正实现一名教师的人生价值。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5
《中华少年》是小学语文六上第二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李少白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由于课文是一首诗,诗歌偏重于抒情,许多诗句比较凝练,包含的知识较为丰富,在表达上也比较含蓄。教学这首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课前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但因学生的课前预习做得不够充分,对诗的理解不够到位,也不够深入。例如:学生因为时代原因,对祖国荣誉、爱国情怀理解的都不是很深刻,后面要想他们读出自己的满腔热情,开课的导入就至关重要。而我出示图片,深情地诉说并没有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6
《中华少年》是一首现代朗诵诗。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培养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的能力;感染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是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纵观这节课,成功之处有:
1、以读带讲: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不足之处:
1、课堂密度过大,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2、给学生朗诵的时间不够充分。
3、教学重难点体现不明显。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真正实现一名教师的人生价值。小小少年教学反思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渡河少年教学反思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7
《中华少年》是一首现代朗诵诗。本课的教学要以读为主: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培养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的能力;感染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导入新课时我首先播放了歌曲《歌唱祖国》MTV,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志鹏:“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盛,我要好好学习,让祖国更强大。”张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这些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然后我们开始分节采用分组分角色的方式朗读诗歌,同时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然后我们分角色配乐朗读,当伴奏《英雄的黎明》响起,孩子们读得更豪迈了,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最后我们一起聆听了《春天的故事》,很多孩子轻轻地哼唱着,铃声响了,教室里依然安静。
这节课,成功之处有:
1.以读带讲。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多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2.在课上我和学生一起读诗一起交流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让学生不仅重温了祖国山川的壮丽,祖国文化的灿烂,还了解了祖国苦难的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透过学生的表情和眼神我看到了一张张刚毅的面孔,一双双坚定的眼神。
3、配乐朗读的妙用:配上乐曲《英雄的黎明》来朗诵,就营造了一种情境,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陶冶着学生高尚的情操。将音乐与朗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音乐的感染调动下,学生的情感就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起心灵的碰撞,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但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感觉的急急忙忙的,尤其是“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这句时就没来得及处理。但是放学前我利用一点儿时间把《使至塞上》《枫桥夜泊》这两首诗和学生理解了意思,并让学生练习背诵,我想只有背诵完整的古诗才更能感受我们中华古诗文文化的精深与博大。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8
《中华少年》这首诗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参把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能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这一点上。
在备课时,我就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这就必须让学生感悟到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特别是理解诗句中包含的典故,这样才能真正感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壮丽山河和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起学生作为一个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感。否则,学生即使能用激昂的语调来读这首诗,那也只是形似激情而无真正的激情。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光有朗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为了朗读而去训练朗读,这篇课文的教学还应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引领学生去遨游、去领略。于是,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去查找有关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我自己也根据诗句的内容制作了课件。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国歌,然后畅谈感受,为学习这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紧接着让学生分组交流预习的收获,各组汇报时借助课件理解诗句中的典故,使学生感悟到这些诗句的内容形断而意连,更充分地激起了学生的内在情感,所以在指导朗读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课文总结时我让学生欣赏、吟唱歌曲《爱我中华》,将课文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9
《中华少年》是一篇现代诗歌,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新视角赞美了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还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本文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的情感还处于发展阶段,对抽象的情感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来体会情感,所以本课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感想。
一、成功之处:PPT课件做得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随机回答跳跃进行,不受现实课堂的限制,能在课堂当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过程当中,能比较好地注意到学生的课堂动态,而不是一味地自己讲自己的。教态相比较之前而言,有比较明显的进步,比较大方自然,教学反思《《中华少年》教学反思》。在课堂指令方面,表达比较清晰,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课堂指令做好笔记和标注。
二、不足之处:作为一个新的教师,我的经验还是不足的,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没能很好地结合学情,只想着让学生多发表意见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掌握程度,面对8班那群不那么积极主动的学生,我需要做的应该是一步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急着让他们自行发表意见。
其次,我没能好好地利用做好的课件。最后,我没能在规定的课时内把教学重点落实,课堂上的朗读所花的时间过少了。
三、启示:
1、要根据学情来决定教学方法,在主动积极、各方面能力稍强的班级上,老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讲话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而在积极性不高、各方面能力稍弱的班级上,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学好课文。
2、在课堂上不仅仅要讲课,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更改教学方案。
3、板书设计要简洁,新颖。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10
《中华少年》是小学语文六上第二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根据本课容易以读理解课文,与文本对话。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培养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诵的能力;感染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是分角色、表演朗诵课文,把握诗歌的感情。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然后我让学生四人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接着让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们兴趣高涨,越读越带劲,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一些知识要点的把握上却不令人满意,课前预习已经让他们分组去搜集整理我国的锦绣山川,中华悠久文化、传统风俗,民族风俗,中国的现代史等等的资料,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计算机的使用一味地禁止加上书报杂志少,有些家长文化较低无法给自己的孩子些许的帮助,所以对冬子,大禹、七月的星火、春天的故事等都知之甚少,凭老师单纯的讲解怕无法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加上略读课文一课时显然是不够的。
很有疑惑,像《中华少年》这样美的略读课文,仅仅用一课时时间,怎样才能做到理解诗意与表达诗情的双丰收?一周六节的语文课,偏僻地区的学生怎样才能象城市中心区的学生学得那样精彩,那样广阔。希望大家给予指导。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11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在语文诗歌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找到这个撬起课文的“支点”?为此我们安排了一次专题研讨活动,使大家明确略读课文怎样教学才有效。
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需要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课前阅读课文,搜集资料,还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指导,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喜欢课文,愿去探究,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需要学生积极的诵读,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体味语言的魅力,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这次活动是在9月18日上午在保定中心小学开展的,三山区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观摩了施萍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中华少年》,观课的老师充分发表意见,并与施老师面对面交流对话,下面选录部分教师的评课以供研讨。
龙湖中心小学杨春老师的观点是“把诵读放在诗歌教学之首”:
能把一篇课文教得简单是我们每位教师所愿意的,能简单快乐地去学习课文是每位学生所希望的。语文课能否上得简单而有效呢?我认为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即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学生只要“读进去”即可,就这么简单。
但要让学生简单而有效地学,教师须简单教;教师要做到简单教,还须先做些复杂的工作: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寻找一些巧妙的方法等。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12
《中华少年》是一首诗,同时也是一篇略读课文。全诗共8个小节。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在感情节奏上,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结合本单元的“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体会思想感情的目的,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细细回味本节课的教学,我结合诗歌的特点设计了感情朗读为主要学习方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乐趣。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等不同形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朗诵水平,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另外,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给学生大量的朗读的时间,因此思想感情的体会过于简单化,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学重难点体现不明显。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结合优缺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反思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确实让学生学有所得。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13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让他们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着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一遍读得不够好,我范读了最难读的一个小节,学生们听的很认真。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再重新练习,又接读了一遍。为了怕学生厌烦,每一小节我让他们顶多读两次,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不再读自己已经读过的小节,而是延后一个小节。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当我提出我来朗读,让学生说出老师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时,大部分学生的说法都很片面,而且很单调。看来我平时对他们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争取更好的方法,更多的、更有效的去指导他们的朗读。
学习完这篇课文,我还让学生举办一个“热爱祖国——诗歌朗诵会”刚好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相结合起来了。放假之后就开始,我期待着学生们带给我精彩!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01-21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12-24
中华少年的教学反思06-21
《中华少年》的教学反思01-11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10-16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10-26
《中华少年》教学课后反思07-04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精选范文06-23
关于《中华少年》的教学反思06-21
课文《中华少年》教学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