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这几段做成课件,打算让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现在怎么办?我边上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着自己的教学方案,干脆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先抛出来,再相机引导。“为什么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去?”“父亲为什么看了好一会儿才对我说?”“我为什么不想把鱼放回湖里去?”“父亲为什么说还会钓到别的鱼?”“钓鱼这件事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我在黑板上简单地板书着,同时脑中飞快地转动,下面该从哪个问题解决起。
我舍不得放鱼的原因,不就是回到课文钓鱼这一部分,而父亲让我放鱼的原因不正得联系课文“启示”这一部分。我便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钓鱼”的内容,找出我舍不得放鱼的几个原因(鱼很大、很漂亮、很不容易钓到),再联系下文,知道此刻还“无人知道”。我还通过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读出我的“舍不得”。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感悟父亲让我放鱼的原因,很多学生在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得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感到困难,我便引导学生联系钓鱼这件事来体会,学生很快明白了捕捞鲈鱼的时间没有到,把鱼放回湖里就是“是”,而留下鱼就是“非”。再联系父亲和我对鱼的喜爱,我舍不得放鱼,最终放掉大鲈鱼时的沮丧,来感悟“实践起来却很难”。这样便化难为易了。至于那个加引号的鱼,我既联系课文,也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这一问题孩子们也很快迎刃而解了。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被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上课前,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在课堂的教学中,我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努力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课堂的变故和学生的学情适时调整着自己的方案,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问题是产生学习动机的根本原因,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这节课中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他们感兴趣的,同时借助这些问题,学生更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从而更深入地感知文本,因而课堂上孩子们兴趣盎然。
【我教《钓鱼的启示》】相关文章:
3.钓鱼的启示
7.钓鱼的启示课件
8.钓鱼的启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