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1
思想品德课本来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应该结合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引导学生,不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尝试,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一、精心备课、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我课前首先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我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应怎样设计教学方案呢?经过思考,最后再设计好教学的课件,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二、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效率。
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来自于课堂四十五钟的效率。为此我作了三个方面的尝试。首先我自己坚持课外多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将一些小故事、小游戏、漫画、视频、歌曲穿插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我上课时经常会提醒督促学生做好笔记,这样学生就不容易思想开小差;最后,重视课堂小结,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知识是要求掌握的,有哪些知识是重点,这使得学生对一节课所学有个整体的把握,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记忆。
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在讨论问题时可能会有些学生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这时就是考验教师教育艺术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的时候了。作为教师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学生由于各方面都不成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批评教育。成功的批评教育若阳光,若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反之,则若风暴,轻易吹灭学生心中的火苗。
作为教师,要有效地批评学生,首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在学生不听规劝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过火的话,更不能有过激的行为。因为老师的训斥、讽刺或挖苦,都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进步,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其次,不要马上逼学生作出反应。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是希望学生能迅速承认错误,立即改正,并保证不再重犯。
很多学生在老师的逼训下,可能会立即做出顺从的意愿,表面承认其错误,但适得其反,内心总是不乐意的。应该留给学生一个思考正误的时间。使其从内心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正确的批评,应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使其从内心得出自己行为的错误,从而避免从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应注意场合,在教室当众批评学生,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下不了台,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办公室批评学生,面对众多教师,会给学生造成紧张情绪,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谓方法和学习需求,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教育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讲课程序,引导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把握好教材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要善于设疑,巧妙设疑,要联系学生实际,去启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帮助学生分析,观察想象,还要抓住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为此我设计“出谋划策”、“我的地盘,我做主”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性较强,考得比较灵活,所以在教完本课的知识点时我会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默记。但有的初中生仍不减好动、爱玩的特性,好胜心、自尊心也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意志力强的同学,能自觉主动地去记、去背;而大一部分同学则不专心,记不住。我便采取一系列活泼有趣的游戏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感兴趣,愿意去背。一会儿我点名让学生回答;一会儿我让会的同学提问别的同学,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紧张而愉快地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此外,我还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点名回答、举手回答、抢答等方法,展开竞赛,同学们踊跃参加,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就是这个道理。在教案书写和课件的制作中,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课后对教案和课件,我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病历”,并且对这些“病理”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教学“病理”的对策。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和总结,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总之,我的课堂教学课通过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2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3
从周四的听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我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的管理,当天晚上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小学教师的优质课视频,的确像领导说得那样,她们的课堂语言轻松,亲和,在孩子的角度看很有感染力,并且我发现了她们课堂的几个特点:语言的亲和力不用多说,她们的课堂紧密结合教材,把教材分析的淋漓尽致,而且紧密结合新课标的重难点,另外,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循序渐进,过渡得很自然,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玩笑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回课堂。
通过视频的观察和韩姐那天对我的指导,我做出了以下的措施:
一、定制课堂纪律。
课堂上不许交头接耳,不许随意下地走动,有问题举手回答问题。下课清理桌面,并把下节课的书本准备好,走廊不许跑,有秩序得上厕所。
二、建立赏罚机制。
学生的课堂随意性难以控制,我学着网络上的方法建立赏罚机制,班级分为三组,每组给予10分基础分,每个小组的成员违反课堂纪律扣分,相反的表现突出得会给予加分奖励,一周一结算,获胜得小组会有奖励,并且扣分的学生自然有惩罚,下课在班级捡垃圾,一天之中扣足三分的同学连续值日两天。
三、选班干。
因为我一直想选出一个得力的班长所以犹豫了一些,班长的位置一直悬而不决,但是韩姐说得对,孩子需要培养,所以我选了一个聪明并且敢于发言的女生,每个小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每个小组作业的发放和回收,并且对整个小组的纪律做出管理,虽然现在他们还不能做出什么实际的成绩,但是我有耐心,因为他们还小,只要好好培养,多多锻炼,会有所成长的。
我不想让人对我失望,加油吧!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4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也随之大力开展,通过观摩学习和实践,发现自己不会上课了,每节课后都有很多疑问和反思,和我有同感的老师很多。课堂内容丰富了,教学素材广泛了,教学形式多样了,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参与积极了……问题是:该学的知识学生学会了吗?我们课堂真的是有效课堂吗?
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理解成课堂形式的改变就是课改,就能成就有效课堂。
在我上师范的政治课堂里,老师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滔滔不绝,挥洒自如,我们也听得如痴如醉。那时我特崇拜这位老师。现在看来我们仅仅停留在:“我听过了,我忘记了。”想想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也是这样的,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通过学习、结合我的从教经历,我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全体学生都爱学、乐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突出三大量(大容量、大思维量、大训练量),让思维和训练强度达到学生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性。全国的一些名校,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教学课堂改革的突破口几乎都是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把记忆型课堂改变为思考型课堂。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因此,我认为在平时我们的教学中只有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才会有收益,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效。我认为教学有效性最核心的内涵是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得到最快乐的体验。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5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教学的效果是不同的。反思中我觉得教学的效果最终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标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很好的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一、体现一个“主”字
这里所说的“主”字指的是:课堂的主阵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也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时,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哲学角度分析,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所以,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再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教师和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讲解和被动接受的痛苦中解放出来。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导得巧、导得活、导得适时,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生动活泼;如果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就很容易造成高耗、低效、死板的课堂教学。
二、突出一个“活”字
这里所说的“活”字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一方面,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不仅有教者的教学预设,而且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必然会有新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灵活的作出调整,千万不能死搬教案,对课堂上产生的动态生成不闻不问。因此,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而精当的处理和运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东西,活化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表明,一个人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学习的效率是很高的,那么,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呢?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教师要增强思维意识,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始终把激活数学思维放在首位。其次,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更应该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活泼而又蕴涵着一些思维力度的数学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吸引到学习中来。第三,教学过程中,教者要善于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做到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指导学生推导公式、归纳结论,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要将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一定是学生所喜欢的,因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数学、主动学数学,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6
记得我国学者林崇德教授曾说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多一份反思和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层。可见,反思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自身的专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环节,虽然学校一再强调检查备课业务时一定要看有没有教学反思(教后记),但我们一直在消极对待,敷衍了事。究其原因,我认为不是老师不想写,而是不知写什么,如何写,更不知如果长期写下去会有多么大的好处。
一、课堂教学反思写什么
1、反思课堂教学成功之举。课堂教学每每会出现成功之举,认真体会教学的成功之处,我们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2、反思课堂教学失败之笔。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分析是否合适,对教学方法、策略、教学技巧的运用是否恰当等。把这些记录下来,可有利于日后的改进与提高。
3、反思课堂教学机智之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都是浩瀚的教学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细心地撷取收藏,将会收获无尽快乐。
4、反思课堂教学创新之处。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教学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二、如何写课堂教学反思
1、从教学经历中反思。我们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以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改进教学。
2、在对话讨论中反思。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我们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走进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的智慧乐园中去,以协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兴趣表现,争论各种教育问题,共同致力于专业发展。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定会促使我们思想的升华、教学行为的改善,促使我们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
3、在理论解读中反思。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理性智慧,改进教学实践。
4、从学生反馈中反思。教学相长,学生对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程、课程安排及课堂组织形式等进行评价,使我们不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闪光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通过学生,我们会把教学当做一项研究来对待,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总之,我们的专业成长,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计划、检查、评价、调控,从而提升我们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当然课堂教学反思不一定在课后,也可在课前或课中,内容可长可短,不拘一格,只要是灵感闪现的东西,可资借鉴的东西,行之有效东西,都是我们的好东西。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篇7
生本,曾经使我担心:课堂乱哄哄能出质量?但今天,我认为生本是“好东西”,生本使我们教师教师解放,生本使课堂简单,生本激活了课堂。
一 生本教学模式在语文课上各环节的运用
1、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各年级中识字是学习重点,但每课的生字及生词学习,老师逐一检查费时又费力、又耽误其它内容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可放手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先是让四人互读、互查、再由读得最正确的同学当老师教会出错的同学,此举省时又省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2、读课文时采取小组合作、互相学习、相互监督效果显著! 朗读是学习语文素养综合能力体现之一,是听说读写的重要基础!在读中能解决好多好多问题;也是心理素质好地体现,要想学生生动、活泼,抓朗读没错!所以,读好课文至关重要,但要想人人都读好,老师一一指导并纠正,时间不允许,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每四人小组中就选出一个读得比较好的组长,有组长指导检查,效果会大大提高!
3、口语交际中少不了小组合作交流
口语交际中组内互说、互学、互相指导必不可少!先在小组内进行口语交流,选出说得好的有代表性的学生来展示,给大家做示范,非常重要。这样既给小组内的学生一个很好的提示、启发作用,又给无话可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学生一个模子,所以小组合作在口语交际中作用无法比拟!
4、作文课上的小组互评,合作学习会把作文课推向更高一个层次。 “作文不厌百回改”。改是作文课的新层次。老师的改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修改,才是作文的最终目的。在实施这一环节时,小组互评、互改、互相学习尤为重要!可以先教给学生这次作文修改的几个环节及修改方法,再让学生进行实践,修改同学的作文,在互改互评中,汲取营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作用不言而喻。
此外,在课文中出现特殊问题,也可临时决定采取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 生本课堂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说。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又能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了着重培养。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
关心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时,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这时学生们笑得非常甜,师生情感浓浓,学生学得非常开心。认真倾听——这个好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
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竞争,轮流当小老师,并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对负责任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当小老师的同学由于有一种荣誉感,讲得非常认真,下面听的同学有一种新鲜感、好奇感,也听得非常认真,因为他们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倾听的习惯也在不经意间养成了。
3.实行奖励机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很差,还屡教不改,我觉得这可能是由于平时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好习惯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上课认真听和不认真听,对待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因此,我在
教学中注意观察,如发现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时,就及时的给予表扬,让大家以他为榜样,让大家学习他,并且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品,首先是小星星,得十颗小星星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红花,累计五个小红花就奖一面红旗,一个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样不同层次的奖励,可以激励他无限制地努力而换取更高层次的奖品。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则及时指出,必要时还警告他,如果再这样,老师就不喜欢你,不给你画漂亮的小星星,更严重的我觉得有必要严肃批评,或者与其父母沟通一起教育。这样,学生的好习惯在老师的激励和严格要求中得到了培养。
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好习惯、一种良好素质的表现,他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
【教师课堂优秀教学反思(通用7篇)】相关文章:
1.教师教学课堂反思
5.教师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