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坐井观天》优秀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二年级《坐井观天》优秀教学反思1
准备了一个星期,终于轮到我试讲了。站在讲台的那一刻,心里比上次好很多,至少没有那么紧张,思路也清晰了很多。
我先是说课,本以为准备得比较充分,可是说课的时候居然结巴,因为我的说课稿写得过于潦草,潦草到自己都有点难辨认,所以老是断断续续的。看来真的不能有半点马虎啊。再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看天与用纸筒看天的一个环节,他们熟悉说课的说可以把这个环节归为一个说课环节——过程与方法目标。呵呵,又长见识了。说真的我只知道说课的最普通的那几个环节,对于说课我真的了解得少之又少。第三,我在设计说课的时候把第一课时(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也归纳了进来,从而误导了听课的同学。
抽签的时候我抽到的是阅读教学,所以我选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因为课文里主要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作为阅读课比较好进行教学。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着重放手让学生阅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我的教案设计大概是:
1、以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
2、全体朗读课文。
3、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4、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青蛙与小鸟的最后一次对话。
5、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青蛙与小鸟的最后一次对话。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读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的,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了。一节课下来,出现的问题真是不少。首先是口头禅,也许比起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好了一点,但是比如“讲一讲”、“看一看”等不符合教学用语的口头禅我还是掺进来不少。这也许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不过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多加注意,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这次我是比较重视的。
其次是问题设计不够简洁,这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来的,可是这次我还是重犯了。其实很多时候,一旦你上了讲台,就算你准备得在怎么充分,说话的时候还是会语无伦次的,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被自己重复了好几次学生才听懂。如,我原来是想问学生:“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是笑着说的?它两笑的含义一样吗?”然而我一紧张,把这个问题重复了好几次学生才明白。
第三,备课的时候我只备课文,却忘记了备学生。就比如,我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出不懂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我备课时是准备让学生来做小老师,让他们互问互答的。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与我的本意偏偏相反,我备课的时候是没有想到的。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帮他们解决不懂的词语,以至于后来不够时间进行教学。同时我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解释课文标题,我甚至忽略了课文标题,所以绕了很多弯路来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揭示的'寓意。
第四,对教材不够熟悉。我说的不是对课文不熟悉,是对教材不熟悉。有一组员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她注意到了,我所讲的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在这一阶段,教材要求的是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在这之前是不要求结合插图来理解课文的,我不熟悉教材,尽管我也有利用结合插图理解不懂的词语,可是我没有注意到让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反而是绕大圈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再者我没有联系课后习题来设计教案,这着实是损失了教材提供的资源,有点“丢了西瓜检芝麻”的感觉。
第五,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只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忽略了下面的学生。因为上课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回答问题的学生身上,到底在上课的时候要怎样去权衡呢?
第六,我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我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看看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划出来,等会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解决。这是我参照一本教参来设计的,可是实施起来才发现这三个问题的顺序有点颠倒,让学生不知道到底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看来真的不应该照搬别人的东西,凡事还得自己先斟酌一下。
部编版二年级《坐井观天》优秀教学反思2
有一位教师在教完《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说话和写话。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有的说小鸟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田野里稻谷飘香,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白过了;有的小朋友竟然让青蛙坐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教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此时又一位学生举手居然说青蛙跳出井后看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进了井里。
班里的学生哄堂大笑,教师也打断了该生的话并示意他坐下,竟还说了句:我看你就是那只青蛙!教师从自己教的角度只关注自己设计的训练,没有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更没有去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这孩子说井里好,肯定有他独特的阅读体验与生活经验,兴许他比其他学生更有忧患意识地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了。另外尽可能地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珍视学生的体验、成果,是尊重学生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学生的心情、关注学生的态度、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从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另外,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品词抠句,发掘学生的灵气,使学生对语言产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
部编版二年级《坐井观天》优秀教学反思3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但是这一寓意,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但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在教学中我首先采用通俗的启发谈话的方法导入新课: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说给咱班小朋友听听。让学生理解很多的成语故事。从而引出“坐井观天”,告诉学生它也是一个成语,《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中。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用手工做的纸筒,观看黑板,比较比平时看到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样呢?为学生创造体验,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问。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学生们做的不亦乐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部分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充分。
【部编版二年级《坐井观天》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