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敲》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敲》教学反思1
《推敲》主要讲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如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再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抓住“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韩愈认为用“敲”好有两个理由,一,表明你是个有礼貌的人,二,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我尝试将《补充》上的练习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的妙处。我还引导学生交流了他们曾经写作推敲的经过,从而使他们逐步明白了推敲的重要性,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道理。
《推敲》教学反思2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问促读,自主诵读。
在简单的复习导入课题之后,我便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贾岛( )写下了( )这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是:一、( ); 二、( )。
这样让学生自主诵读故事,在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故事内容。
二、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让学生通过朗读下面的两句话,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以及诚意,同时感悟出两人的友谊非同一般。再请学生联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能感受到它们是相通的。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三、创设情境,以演促悟,注重口语训练。
学习贾岛专心推敲诗句一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圈出表现贾岛认真推敲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接着指名一大胆的男生进行即兴表演,让其他学生担任长安街百姓的角色。
同时组织学生评议表演,指出优缺点,力求让表演入情入境。表演中,学生大笑,心情充分放松。时机成熟,我做起了采访者:“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在笑什么呀?”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说出了笑的原因。当学完下一个自然段时,再问:“各位,现在,你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还觉得贾岛可笑么?为什么?”课堂上,通过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就能使学生进入逼真的教学情境,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解放,表达也就灵动起来。
四、深入浅出,渗透知识点
文章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反衬”手法的运用。韩愈认为用“敲”好的第二个理由是“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我问学生为什么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生心中有数,但说不出来。我便问学生:“文中还有这样的用法吗?”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思索起来,然后集体讨论出:
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而“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2.韩愈出场,“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3.韩愈见贾岛冲撞自己的仪仗队质问他,后来知道原因后,也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我见学生已经理解“反衬”的用法,时机也成熟,便相机点拨:“古人很讲究字韵,“推”(tuī)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
五、拓展延伸,学会推敲
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敲》教学反思3
《贾岛推敲》是一篇文言文,故事的内容比较浅显,并且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不会感到陌生,但是逐字逐句理解却会有困难。那么如何理解语言结构与现代文不同的文言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品味文章语言,从中受到教育呢?为此对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实进行了一番“推敲”。 一节课结束了,却不能停止我对教学的“推敲”。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 反复朗读课文之后,问: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我们现代文不一样,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文言文,让那些丰富的内容再现出来?学生说出几种学习方法,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开始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够专心的读书,有的边读边做批注,有的选择和同学一起交流。可见,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不同的学生能在相同的课文中获得不同的体会,真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入情入境,品味语言,体会人物 学习文言文,专门理解字面含义是不够的。于是在理解“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这句话时,抓住句子中的“吟哦、引”等词语,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问:“当时的贾岛是怎样的状态呢?谁愿意表演?”在学生到前面表演之前,再问大家:她是贾岛了,那么你们是谁?此时,学生已经都进入情境了。表演后,都能说出作为街上的行人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贾岛对学问认真,专心的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照个性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聆听到了一个个有个性的声音,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更难得可贵的是学生在对人物形象认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比如,在品味韩愈的时候,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韩愈也对学问的认真态度,还体会到他为人随和,作为“京兆尹”不但没有重打贾岛,反而,“立马久之”,与其“共论诗道”。
3、知识拓展,让学生对诗人有了深刻的认识 理解课文之后,我出示了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题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古诗,从而体会到贾岛专研诗句的苦心。进一步对贾岛有了深刻的认识。
4、积累运用,激发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此环节设计了三个训练,逐层深入。首先让学生品味诗中重点字的好处,然后补充句子,这样让学生也经历了“推敲”的过程。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平时课堂上从来不专心听讲的一个小男生,居然也悄悄地举起了手,我庆幸当时没有忽略了他。虽然他表达的那个不够完整,语意不是很明确,但我知道,在这节课中,他真的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并且思考了。 所以,在反思这节课的同时,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要关注所有的学生,真正的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收获。让自己成为一名“推敲”型的教师!
《推敲》教学反思4
本次课《推敲》在设计上就紧紧地抓住文本中的课后训练点-----练习1。以讲故事作为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是符合高年段的目标。只是对于刚上五年级学生来说,加强书面语的口表能力训练尤为重要。光会讲清楚故事的大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讲得绘声绘色。那如何做得到讲得清、讲得好?就让老师给一些关键词,并在指导下有层次的训练。老师首先从文本的生字新词入手,在读通文本的基础上理解部分的词语,接着由老师指导学生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关键词语,按照故事发展为线索进行连词成句的训练。在连词成句的中,有一个短句过渡到一个长句再一段话。然后,把大家说好的一段话再次进行适当的加工,用笔写下来。
关于《推敲》第一课时的定位上,我们的设计是: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能通过讲故事方式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每节课完成课后的一个训练点就是有效的教学。
“同课异构”活动后听课者的建议:
作为高年段的语文教学,更多要倾向于学生的自学及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与体验。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有意识地用词串联课文大意,这样的训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内驱的兴趣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能按照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模块的流程设计,比较适合中下成绩的学生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要点,比较注重读的训练,有生字---生词---短句----长句-----一段重点段,有一定的坡度的训练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落实读好、读通、读懂的过程。可以说是一节扎扎实实的常态课,这样的教学去掉的浮躁与走场的形式,以一节原生态的课堂正真意义上的语文课。建议授课过程中,设计一些学生之间互动的环节,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时间,消除教师牵引的痕迹,让课堂更接近学生的自我体验。
《推敲》教学反思5
听了俞校长的《推敲》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看得出俞校长为了上好这节课,是仔细推敲了一番,课的设计非常巧妙,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学习。
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以下两点。
一、“闯”字的推敲。
课文有一段讲贾岛在思考自己的即兴诗中的“僧推月下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更恰当,不知不觉“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俞校长在此设下一个让学生来推敲的字——“闯”,问学生,“闯”是否可以改成“走”字。学生们马上展开讨论,都说用“闯”字好。一个学生说,贾岛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入了仪仗队,这对于仪仗队的人来说,贾岛的这种行为是很不礼貌的,“闯”字就比“走”字更恰当,反映出了贾岛的不礼貌行为。还有的学生说,贾岛在思考哪个字更恰当时入了神,忘了周围的一切,以至于进入了仪仗队,用“闯”字更能表现出贾岛的这种敬学精神。学生们的回答多好,我们不得不佩服俞校长的设计好巧妙,学生们已能活学活用了。
二、板书顺序的推敲。
课文结束时的板书顺序是“以诗赠友”“反复斟酌”“确定用‘敲’”“闯进仪仗队”。俞校长说这个顺序对吗?如果你认为不对,该怎样改?要求学生对这一个顺序仔细推敲推敲,有个学生是这么该的:将“反复斟酌”与“确定用‘敲’”对调,有很多学生有不同意见。有个学生说是“确定用‘敲’”与“闯进仪仗队”对调,很多学生都赞同,因为课文及老师讲课的顺序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前一个学生说的顺序不无不可,我们大可以这么看:先有贾岛的“以诗赠友”的即兴诗,然后就有了贾岛斟酌“推”“敲”两字入神而“闯进仪仗队”,接着与韩愈商搓而“确定用‘敲’”,最后是“反复斟酌”,表示我们后人在思考时,反复斟酌厉害关系,拿不定主意,可以用“推敲”来表示。学生若是这样想的话,就是一种创新思维,我们老师就要加以表扬,以此来激励学生进行创新,保护学生柔弱的求异思维。我想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我们老师应该要努力创设的。
《推敲》教学反思6
《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儿,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中。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贾岛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最终决定,从此“推敲”的故事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多渠道让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刚上课,让学生做做推门与敲门的动作,让他们感知“推”“敲”的不同含义。二是引导学生观察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感受月夜的宁静以及贾岛的礼貌,感悟出与环境、人物、事实相符合的是“敲”字。三是让他们朗读思考韩愈说的话讲了几层意思,讲了用“敲”字的几点理由。
同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推敲”的含义,认识到贾岛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关键词句。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引导学生抓住“一边……一边……”、“吟哦”、“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入迷的样子。
2、用表演促理解。文章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贾岛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除了做好上面的第1点外,我还让学生参与表演,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当贾岛,其他同学出点子,想细节,把贾岛一边吟哦,一边做推门、敲门的动作表演到位。为了把贾岛当时入神的样子演好,学生练得特别认真,甚至有的同学甘愿做贾岛的毛驴。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课堂变得情趣盎然。
《推敲》教学反思7
五年级语文上册《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作诗琢字炼句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推敲”从此也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我教学时,当学生熟读感悟后,我设计了这么一道训练题: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
春风吹()了树梢,吹()了小草,吹()了河水,吹()了杏树的花苞。
设计此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像文中的贾岛一样潜心推敲。几分钟后,高洁同学站起来说填“绿”,理由是:春天来了,树梢发出了绿芽,小草叶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刚说完,黄昊也说填“绿”,理由是:冬天小草是枯黄的,春风一吹,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绿色正是植物的生命色。还有几名学生也赞同这样填,但说法又与前面的两位学生不同。仅仅一个“绿”字,学生就有几种不同的见解。可见,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了。这时,杨洋同学认为此处填“醒”较好,因为春天来了,熟睡了整个冬天的小草苏醒了,有了勃勃生机。王重阳同学站起来高声说:“我觉得填‘俏’更好,原句中已出现了‘吹绿’‘吹皱’‘吹鼓’等词语,‘吹俏’,既避免了重复,又把小草当作人来写,一个‘俏’字把小草写活了。”显然,他已经历了一个“推敲”。学生的独特见解让我欣喜。最后,我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对语义的理解常常会不同,所以不管用哪个词,只要它能表达出你们的真实感情,都是合适的。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一个反复推敲的过程。”
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了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推敲”的过程,他们异彩纷呈的回答,带给我不一样的精彩。
《推敲》教学反思8
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入手:
一 、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感悟,进入故事的情景中,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贴”“或许”“更恰当”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二、 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三 、让学生会推敲,我把课后第四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
《推敲》教学反思9
《推敲》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讲了唐朝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根据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设定了三层学习目标。首先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其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最后,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通过阅读课文,完成填空,梳理文章内容,学习复述课文。二是通过对比人们对贾岛的态度,结合文章,感受贾岛严谨的创造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认真啊!理解贾岛对创作认真严谨,乐于钻研的精神。三是结合课后习题,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悟,课后我又布置给家长复述课文,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中,我对孩子提出准确的要求,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清晰明了。并且结合本组教研主题,设计了许多小组合作的环节,比如,小组讨论、同桌互相检查等。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比如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在某些环节上过渡不够自然。在引导学生填空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填空将课文第二部分分为三层。这样条理会更清晰。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我对部分孩子的关注度还不够,因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从《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我看到我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依托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推敲》教学反思10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贾岛“推敲”的精神。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感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二是让学生学会推敲,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推敲》教学反思11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前不久刚刚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对这课的一些环节也作了回顾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梳理内容,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推敲》是流行于文坛的历史典故,如果把它拍成一部电视剧,拍几集?(学生自读课文2——7自然段)
生:拍三集为宜,第一集访友留诗、第二集骑驴斟酌、第三集路遇知音。
生:拍四集也可,第一集访友、第二集斟酌、第三集误闯、第四集“敲“好。
生:拍五集也行,第一集留诗会友、第二集吟哦推敲、第三集痴迷误闯、第四集韩愈指点、第五集换“推”为“敲”。 ……
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起了这些好听的名字,了不起!起名字要依据课文情节,每个标题的字数要力求相等,名字中的文字要精炼、优美。看看这些名字能否改得更精炼优美呢?
生:讨论交流……
【反思: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才可得益。”教学中创设拍电视剧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在浓浓的趣味中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自由划分段落,个性编写小标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见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善于推敲的习惯和技能。】
片断二:抓住空白,合理拓展,适当延伸。
在教学“留诗会友”一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学生听着音乐,很投入地读着想着)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生:我看到了山路很难走。生: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生: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生: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投影《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自读自悟。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反思: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里学生通过听音乐、自读品味,已经对贾岛即兴写诗时的情景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我拓展《题李凝幽居》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片断三:尊重学生,注重体验,发展个性。
在《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段:“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教学中我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师:大街上的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你觉得可笑吗?
生1:我觉得不可笑,反而觉得很佩服他,因为他骑在毛驴上还在思考用哪个字更准确。
生2:我也觉得不好笑,我从不知不觉这个词中感受到贾岛思考非常地投入。
生3:我觉得贾岛字斟句酌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平常写作文也应该像他这样去修改。
生4:老师,我觉得贾岛他对自己安危太不负责了,他在大街上这样思考问题,要被撞了怎么办?
师:这位同学真细心,贾岛这样确实太危险了,我们钦佩他的这种字斟句酌的精神,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反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个环节中学生4的回答是我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他的感受是独特的,在这里他的体验得到了尊重,智慧得到了闪光,个性得到了张扬。】
片断四:把握目标,加强训练。
在教学“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一段时,我问学生拜访就是访问吗?我在黑板上板书:拜访=访问?。学生各抒己见,学生说,拜访更有礼貌,访问指一般的参观采访。于是我又板书:拜访=访问+礼貌。……
【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重视理解、感悟、熏陶,这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双基训练,这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因此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一定要将课后目标题训练落到实处。】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入手:一是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读感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二是让学生学会推敲,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推敲》教学反思12
《推敲》是关于唐朝著名诗人贾岛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闯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像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想象意境,来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例如:在导读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找出相关的词语,联系插图展开想象,通过朗读来体会贾岛与李凝的关系。在导读第三自然段时,我通过指导看图、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情境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贾岛斟酌“推敲”的投入,从而体会出贾岛那苦苦吟咏、悉心推敲的诗人形象。
本文的课题为《推敲》,教学时,我还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对本文的有关字词、语句进行推敲。例如:让学生比较“即兴”与“即时”、“宁静”与“安静”、“拜访”与“访问”等词语,看看它们是否可以相互替换,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推敲词语的重要性。再如:让学生思考“摸”在文中的意思,对这个“摸”字的理解,就可以让学生品悟出贾岛与李凝的关系非同一般;还有,比较:“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贾岛推敲得如痴如醉。这一系列的推敲与比较,为学生今后在写作文时自主推敲词语打下了基础。
《推敲》教学反思13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以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
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敲》教学反思14
核心提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借助预习单,让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借助预习单,让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
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更完整地概括课文内容,我通过让学生填空,再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小标题,为学生完成理清文章脉络,以及讲帮事扫除了障碍,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有机结合,情感能力并重。在精读环节,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写批注的形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弄明白正面与侧面描写均体现了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进而为后面读写结合的训练做好铺垫。
不足之处:在精读感悟环节,如能放手让学生以演促悟,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的能力不够强,在复述这一环节,有些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较多,而自己的语言运用较少,形成了半背诵半复述的状态。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时,不必强求学生的用词是否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只要学生运用的词语精炼且可以概括大意即可。
2.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动物内心,感受中国古代这种敬畏词语、沉入词语的品评风气——从表达的妥贴与精准出发的“推敲”文化,并继续传承。
《推敲》教学反思15
《推敲》一课讲述了贾岛为了斟酌用“推”还是“敲”好,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并与韩愈一同思考,最终确定了“敲”字。后来,后人就把斟酌文字称为“推敲”。这篇课文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针对本篇课文以及我班学生特点,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
1.运用朗读、分角色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学生充分地读文章,并透过文本理解“推敲”的深层含义。
2.多媒体出示文章重点段落,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感受其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已经介绍了贾岛的相关情况,如贾岛“苦吟诗人”这一称号的由来,所以在第一课时学习时,学生对《推敲》的故事兴致盎然,不仅能够概括课文大意,而且对人物形象产生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述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行人的反应,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大多数能够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个句子,从“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中体会到贾岛斟酌字词的入迷,感受贾岛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斟酌“宁静”、“安静”之间的差别,在实践中感受斟酌、推敲字词的感受,学习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
【《推敲》教学反思15篇】相关文章:
1.推敲教学反思
2.《推敲》教学反思
3.《推敲》教学反思
4.推敲教学反思
5.推敲教学反思范文
7.推敲教学的反思
9.推敲教学反思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