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 篇1
一年级平均年龄比较小,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主要是汉语拼音和短篇课文的教学。学生的遗忘率高,而且年龄小,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部分学生总是不能及时完成,平时上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面对这些问题我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错误。通过这次学习,反思一二: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而我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
二、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许多时候我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
三、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 ,但是我了解不透彻,结果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今后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去学,学而不忘。
二、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及时辅导差生。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
四、对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将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狭隘的功利思想束缚头脑的人,往往会拼命地掩饰错误,会给自己找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对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自我原谅都是新的错误,这个错误同时也是一个陷阱――他们即使可能从这次错误的陷阱中艰难地爬上来,但随时都可能掉进另一个错误的陷阱,而永远不能够走向教育的成功。
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的教育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学生,将继续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课,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预想不到的教育难题……但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 篇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这首古诗的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小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在朗读中感知、感悟与品味。下面将我在《画》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如下:
1、读一读,初步感知
揭示课题后,我出示画面,放配乐朗读录音,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学生或自己拼读,或同桌互读互查读音,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等形式进行自读尝试。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在学生的评议中我借机出示本课生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2、做一做,感悟诗境
首先让学生看画面,我示范朗读,从而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动作。如读到“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自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又指图说“谁来当个小诗人,边表演边给这幅画面配上诗?”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当小诗人体会做诗人的乐趣。于是我让学生各自作准备,进一步激发读、诵乐趣。最后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又是演又是背,演的尽情尽兴,背得韵味十足。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 篇3
上课前我有些犹豫,上第二课时吧,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学习几对反义词,也许课堂气氛会好一些。但是,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我就选择了上第一课时。
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是为上好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针对我的教学设计,亲自动手制作了幻灯片,既美观,又实用,效果不错。二是本着“大家都会的不教”的原则,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找出生字中大家都已经学会了的“人”字,只稍加复习,把“人”与“入”进行比较,并顺势进行“人”字的书写指导。省去了学生字的“三环节”,即:拼读、组词、识记。三是把游戏寓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课时的猜谜语导入,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等。摘苹果的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我把它作为奖励,使学生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
遗憾的是教学预设没有很好的实现,有这样几点问题:一是小组建设不到位。虽然之前也进行过多次培训和训练,但仍不成形,加上前几天在上语文园地,学生对于如何展示又有些迷糊,这节课上的小组展示让人大跌眼镜。二是预习不到位。在前一天的家庭作业中布置学生“在文中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并把它们多读几遍。”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落实,为了照顾他们,只能放慢教学节奏。三是时间把握不够好。交流识字用时太多,影响到后面的课文朗读时间不够,读得不够深入。四是预设时备学生不够充分。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 篇4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点展开描写,图文对应。这一课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诗文。我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儿歌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还是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2、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内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还可以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在学生学习完生字后,我就让他们强化朗读,品味诗情。同时通过让学生质疑、讨论,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 篇5
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看图初步了解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材和教案都烂熟于胸,自认为胸有成竹,但是,在课堂上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
1、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就已经对看图理解课文不陌生了,但这节课上,我认为:学生看到图就能想象的到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而水是听不见声音的。当我提出:“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有声音吗?”孩子们说:“有,有声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时让我措手不及。
2、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处理,我仅限于边读诗句边读生字,让孩子在文中去识记生字,忽略了生字的应用,学生在识记了生字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口头组词的训练。
课后,领导和老师们在评课时及时地给我提出来了。我认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清楚,不明白。这让我想起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反思01-19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04-06
一年级上册语文《画》教学反思12-23
《画》教学反思09-28
画.教学反思10-08
画教学反思03-16
《画》教学反思05-29
一年级美术上册《谁画的鱼最大》教学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