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教学反思

2021-03-24 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艺术课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1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欢快、柔和、优美的音乐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感受性,丰富的想象力,进而美化其心境,陶冶其情操,促进其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大雨和小雨》正是这样一个富有童趣并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的教育活动。

  《大雨和小雨》的教学结束了,我从教案的设计,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在此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也从中吸取了经验。我觉的本次活动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兴趣、情感的支配。在本节教育活动中,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我运用了多媒体。当我将鼠标轻轻一点,屏幕上出现了下大雨下小雨的情景,并伴有雨声,幼儿的眼睛紧盯着屏幕,完全沉浸于雨的世界,他们兴趣盎然,大多数幼儿能用他们稚嫩的语言表达出画面的内容,对歌词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本节教育活动,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积极的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音乐活动中,只有引导幼儿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来进行音乐的感知,想象,再现,创造等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本节活动课难点是:能够大胆地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在这一环节中,有个幼儿用双手使劲的拍打桌子来表现大雨,这是我根本就没想到的,超出了我所预先设计的轨道,以往我会制止这种行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这次我没制止,只是再请其他的幼儿来表演,孩子们想出了许多表现大雨,小雨的动作,声音。现在我明白了,如果当时我制止了那名幼儿的行为,会或多或少对后面的创编有所影响。也会使孩子变的机械,呆板,失去自我。作为教育者的我,应更新教育观。知道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应该尊重孩子音乐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孩子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使孩子们在积极的状态中体验音乐,发挥他们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们随着音乐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用粗粗的声音来表现大雨,用细细的声音来表现小雨;用跳起来的动作表现大雨,双手轻轻的摆动表现小雨;………不管怎么做,孩子都很快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音乐中的大雨和小雨。在活动中,我不断地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有没有新动作了,有没有新的声音了”。在我不断激励下,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自信。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能促使他们主动性更好发挥的环境,让他们在理解、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下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

  在收获着成功的同时,也有着不足和遗憾。上完本节活动课,我最大感触就是:提问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在活动中我请幼儿说说:“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点是什么?”当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没想到孩子们都在那儿不知所措,没反应。原本预想的热烈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我想可能是我没有考虑到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没有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兴奋点,让孩子有点不知所措。同时没有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做调整,从而没有很好的实现师幼互动。

  这就是我在活动《大雨和小雨》中得到的一些感受,其实还有很多想法在脑海里转悠,想找一个突破口,我想,我会用实践去感受、去进步。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2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编入了北京故宫养心门的图片。养心门红与绿、蓝与橙等颜色的强烈对比使人赏心悦目,再加上绿树与红墙相呼应、蓝天和橙色的琉璃瓦相映衬,使养心门更加绚丽多彩。民间工艺品中,无论是泥玩具还是民间工艺布鞋中,对比色的搭配使色彩更加丰富,富于装饰性。教材中还编入了马尔克的《林中之路》、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跳跃等美感。

  1、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由于学生对什么是色彩的对比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应尽量直观,充分利用色卡、色环及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

  2、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生在运用对比色的过程中,容易画得两种对比色的面积一样大,或两种颜色都太纯,影响画面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将一种对比色面积设计得小一些,或将一种颜色降低纯度,使画面效果更好。可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教师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另外,应该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解决他们作画中出现的问题。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3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可另一方面,教师却视乎没有发挥多少作用,不停地刀落,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作主,自己学习。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充其量就是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这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误解。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讨论,独立提出、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不是不要教师教,美术教学尤其如此。一方面学生美术知识、经验积累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由他主到自主,也需要一个牵、扶、放的渐进过程。

  因此,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应根据知识特点提出真正富有启发性而不是简单的“是非”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既让学生各显神通又能“殊途同归”,又能够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表明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关心学生学习,不加以引导,学生表面自主,实际上学习成为一种自发和自流状态。这样的学习显然难以保证有正确的方向,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价值的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

  对策: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真正好的教学,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是教师为了营造合适的氛围而适当地运用各种方法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一定要适时,关键,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老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想学的问题,学什么,怎么学。要在有趣、有效、有用三个关键因素上思考引领学生学习。

  因此,在用“课改”之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应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道德、情感、态度、能力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4

  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认识的开篇环节,向学生介绍了人类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由学生较能“看得懂”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已经过多年的学校课堂美术学习,对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一般具象绘画的欣赏与分析有了一定的技巧和感悟能力。但由于地方教学条件的限制,美术教育认识的不足,美术教学受到忽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偏离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具象艺术是人类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美术类型,因此涉及的年代、画派、画家和作品很多,造成本课内容较多,信息容量较大。因此在备课时,要对课本内容读书读透,抓住重点内容,重点内容详细讲解。也由于具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够认识和辨析具象艺术基本上就达到了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采用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启发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紧抓以学生为主体来作为主线,让学生去思考观察想象讨论归纳具象艺术作品。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能让学生自主找到具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增加学生对具象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愿学、乐学的学习氛围。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诱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艺术多元性的理解、包容与接受,培养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艺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根据课堂的表现,我认为:

  1、学生注意力集中,围绕着教学过程展开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环节的设计中来;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点击知识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活动与关注的要点衔接的教紧密,所设置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班,对教学环节有所增减,有所侧重。

  3、由于内容较多,时间控制得不够好,会导致内容讲不完或者不够完整,因此必须根据每个班的接受能力,适当对内容讲解经行删减或者增加,也要控制好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的时间。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5

  今天,阎老师和王老师听了我的《我也是艺术大师》一课。说实话,这节课,翻来覆去的想,到最后的头绪也是自己清楚,别人不清楚。课后王老师和我谈了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米罗、克利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两位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中间环节应该是把学生引进去,在带出来,让学生把胡乱的画变为大胆的随意的画。这个环节我吃不不透,所以感觉很生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由于讲的太多,时间停留在了老师的讲上,孩子创作的时间就减少了。有的孩子看不懂,不敢画,这是很正常的,怎样让这种不敢画变为大胆的画,需要老师做很多功夫。而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整节课自己并不是很满意,中午在宿舍里又改了改,到最后还是这个样子。这与自身的水平有关,也与理解教材和课堂有关系。下一步,自己的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怎样导课,怎样把复杂的课堂变的更简单,更快乐,是我的目标。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6

  《小蚂蚁》是湖北版小学艺术第1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板块的内容。本课主要学习用彩笔表现蚂蚁的活动,在前几课基础上,本课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蚂蚁为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界微小生物的美,进而产生创造美的欲望。蚂蚁是孩子们非常热衷去绘制的对象,蚂蚁有趣的生活激发学生对身边小动物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美术知识。

  我的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先看视频导入。观看时请学生注意观察蚂蚁的外形和活动时的样子。接着新授蚂蚁的画法:出示用几个圆片组成的蚂蚁身体。出示时引导学生观察和视频里的蚂蚁比,老师的蚂蚁缺了什么(触角和足)再请同学上来添画。之后出示另一组几个圆片组成的蚂蚁身体。蚂蚁力气虽然大,但是要抬一个更重的东西时,它们常常会和同伴合作,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蚂蚁和抬重物。老师添画另外两只蚂蚁的足,表现合作的蚂蚁。最后欣赏蚂蚁和西瓜的故事边看边思考故事里怎么表现很多蚂蚁和西瓜的故事。

  根据试教的学生反映,发现孩子虽然看了蚂蚁的视频,但观察的还不够仔细。所以用圆片拼蚂蚁的过程中可以将视频中的蚂蚁形象特写留在屏幕上,孩子可以通过静态蚂蚁的观察与比较,发现蚂蚁的表现方法。例如触角的形态,眼睛的样子,脚的生长位置。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孩子能轻松掌握走路蚂蚁的姿态。

  本课通过抬重物蚂蚁和蚂蚁故事的展示,孩子们自己能掌握蚂蚁站立等其他姿势的画法。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强调构图,因为考虑到有的孩子喜欢画大大的蚂蚁,而有的孩子喜欢画小小密密的很多蚂蚁的场面。不过下次可以增加两种不同构图方式的学生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自己的画面。

【艺术课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1.艺术课程教学反思

2.艺术课程的教学反思范文

3.艺术课程的教学反思

4.课程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1篇)

5.课程教学反思精选范例

6.《草原》课程教学反思范文

7.《灯光》课程教学反思范文

8.大学课程教学反思范文

上一篇:高中物理电场教学反思 下一篇:大班《我的理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