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溶解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溶解度教学反思1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以前是老师讲授,然后生硬地给出溶解度的概念,不符合新课标理念,今年我改变了教学思路,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
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
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溶解度教学反思2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和“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本节课按40分钟的教学活动时间设计,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课堂环节,才能顺利完成。课外探究内容对激活思维、进一步培养求异思维、提升学生质疑能力有积极作用,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完成较好。
溶解度教学反思3
学习第九单元第二课题《溶解度》时,我的计划课时是安排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溶液的形成”进行学生自主发言式的简单复习,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即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不同,其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量是否可以是无限量的呢?然后,请学生联系生活中冲糖水喝的事例,先进行思考和讨论,再由演示实验,说明结论。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接着还是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例,用打形象、贴切的比方,平白的叙述等方式,让学生先从经验上去分析,对糖水进行加糖、加水、加热等操作,对所得糖水溶液的影响变化。有了形象的理解后,再由学生上台具体演示以上几种操作的实验。其他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并试着说出结论。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温度和溶剂的量对溶液的影响,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方法进行归纳。
本课,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糖水为契机,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课堂上,拉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较易于接受和理解。采问题式,鼓励学生思考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学生演示实验,亲自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结论。学生掌握较好。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我认为就是课堂上给做的课堂练习量不是很充足。
溶解度教学反思4
在本节内容中,虽然说难度不大,但在习题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很多,原因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根本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掌握和理解不是很准确,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难度不大,自己觉得是做对了,但实际上出现了错误。因此在学习饱和溶液时,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说是该条件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时也强调固体溶解度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质量(所有单位是克)。
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强调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熟石灰)(并且要求学生记住特例)。
溶解度教学反思5
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于理解,且这个概念也是初高中衔接不上的一个点,初中新课程中对溶解度的计算不作要求,老师也讲得浅显,但到了高中,又有对溶解度的直接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因此,初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的实质。
如“溶解度”概念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本节课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
由于教学任务重安排的内容较多,结果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建议以后再讲本节时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只完成溶解度的定义,第二课时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本节课还有一个缺点:师生之间配合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跟上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事实而非。
今后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跟上教师的`思路,当然也要注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能只顾照着自己的思路走。
溶解度教学反思6
对于概念教学,一直有很多困惑,如:微观方面分子原子的引入,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的教学,溶解度的讲解如何突破等。看完专题学习的视频后,有很多感触,有佩服,有反思,更有惭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自己在教学时的方式及方法与授课教师作了比较,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打破了很多老师实行的直接讲授的常规,而设计成为实验探究的形式,很有新意。
2、通过生活当中比个子高矮,让学生明白在进行比较时,要有变量和自变量,以及怎样去控制这些量,达到比较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为后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作了较好的铺垫。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测定蔗糖和食盐的溶解性大小,分析应该控制那些变量,引出定量比定性更加准确。
4、在实验步骤分析上,复习了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为下一步分组试验提供了有利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误差,或者有部分学生不会做,浪费了探究的时间和意义。
5、进行完这些以后,指导学生归纳溶解度的定义。能让学生对于溶解度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溶解度曲线问题奠定基础。
同时,在观看的同时,我们几个老师也讨论认为这节课还可以改进一下,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溶解性的探究的时候得出了一些数据,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这些达到饱和溶液的数据得出溶解度的定义等。
反思:等我们听完专家的分析,我又感觉出了差距,原来这节课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除了我们找到的一些瑕疵之外,“牢牢地掌握这个定义上下功夫了,而没有构建一个溶解度这个物理量”这一点可能也正是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的问题。
疑惑:对于溶解度作为一个比例关系的讲法,是不是适用呢?如果使用会不会影响学生理解溶解度的单位、会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溶解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