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教学反思

2020-10-31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华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华山》教学反思1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我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寇准的聪明、有才华。在教学中,充分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生动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以及古诗中的“回首”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感悟到“华山真高呀!”并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尽情表达。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情不自禁”;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重视思想教育,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诵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小寇准认真学习的态度……当学生把握不准时,我及时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读得更精彩,更具韵味,提高了学生 的欣赏水平。

  《咏华山》教学反思2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这篇课文叙述了寇准跟着先生登华山时赞美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诗意更是难上加难,“文包诗”这种新的课型解决了这一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引领学生理解文包诗的特点,是本课设计的重点。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教材特点,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充满兴趣地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通过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评评,来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画画、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受到华山美丽景色的熏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在反馈过程中,有机捕捉学生评议中的亮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大胆地发表创见,集思广益,发扬民主,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设计,看似散,实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是旁观者,而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画中悟,并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过朗读、交流表达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

  《咏华山》教学反思3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了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它的显著特征是把古诗巧妙地包含在叙述寇准与先生登山的故事中。针对新课标对一年级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对课文第二段诗文的体会领悟作为本课难点。我认为教学应在完成教学任务和获得趣味之间取得平衡,过犹不及。成绩依旧重要,但如果能让孩子在趣味中学到应学的知识,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课文本身设计就非常巧妙。诗文对照,以图为辅,既提供了具体情境,又揭示了诗意,前后照应。课文第二段描述的华山高的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即为诗意,学生不必再去寻找课外资料就能在文中找到诗意,初读诗句便有似曾相识之感,再读课文后,对照句子和诗就恍然大悟了,有解疑释念之效。教师也不必再把诗剖开分析,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读诗时看图联想诗意,更容易加深理解,有身临其境之效。学生该记住的字词在课堂上记住了,课文也会背诵了,成功感大大增加,而不是把背诵作业带回家,走高耗低效的老路。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顾此失彼,课堂上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首先,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无法让学生尽情畅所欲言,只能侧重课文来讲,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其次,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能扎扎实实地进行。一个人的语文功底不扎实,往往是由于文字功底不扎实所致。曾经有篇文章《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如同汉语言文字大赛得胜的是外国人一样,让人啼笑皆非同时又深感忧虑。所以,打好基础真的很重要。入学之前,儿童已掌握了些口头语言,虽有待提高,但重难点无疑是书面语言的读、写,汉字的特点(表意)又远比拼音(表音)复杂得多。而现实的课堂上,教师讲问,学生答读,颇为忙碌,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往往很少用笔,语文课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所幸的是,我所在的实验小学还开设了书法课,请了专业的书法老师来指导学生写字。不得不说,好的学校想得深远,为学生未来计。最后,教师上课要注意多种方式的鼓励,夸奖话语一定要多样、生动、具体,不能总是“很好”、“不错”等单一话语,比较苍白无力,会让学生误解老师在敷衍他,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咏华山》教学反思4

  《咏华山》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要时也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在新课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华山风光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7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呢!这样,学生便可带者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入阅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个“高”字依次展开,先以“艰难地爬”暗示华山的陡峭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的陡峭高峻。华山巍巍,耸入云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华山如此的壮观非凡?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如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学生观察那悬崖峭壁上那条飘带似的山道,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爬山之艰难。让学生欣赏那美丽的山顶景观,随机飘出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让课文语言在孩子头脑中变成美丽的风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同时助以表情动作来看蓝天,看群山,看太阳,看白云,体会文中人物观察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验。

  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赞。“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但这词很难说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当自己获得成功时,情不自禁地说。

  《咏华山》教学反思5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导入时我说:“华山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着寇准和他先生一起去看一看,几句话就让学生有了想去的欲望,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此时看多媒体,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得课堂上的气氛轻松、愉快。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如何能让学生领悟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呢?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在教第二段时,我抓住学生朗读的闪光点,进行巧妙的点拨、指导。例如:学生第一次在读中感受华山的高时,我是这样说的,你能把这段话读通顺了,很好,其实这个孩子只是把这段读顺了,并没有什么感情。而我说这句话呢?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孩子的积极性不会被抑制。第二次,仍然是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记得我是这样夸奖他的,听了你的朗读,那高耸入云的华山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孩子听了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是美滋滋的,我想这孩子以后一定会很爱读书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孩子朗读的兴趣。第三次,依然是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指名一个学生读时,我完全是投入感情说的:“你让我们仿佛看到你就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多神气,多帅呀。”孩子激情的火花被点燃了,读得越来越好。让孩子感悟华山的雄伟壮丽时,我不仅仅是通过欣赏华山全景图来体现的,而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激情来体现的,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坐着不能表达你的感情,那你就站着读吧!孩子们激情飞扬,真正的读出了华山的雄伟壮丽,情在教学中,情为上,情愈浓,感悟愈深,读为主,情、理、法尽在读中悟出,在读中体现,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

  第二段文字中的“除了”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刻意分析,我先让学生借助图理解诗意,再提醒他们其实这首诗的意思就藏在我们刚才所学的那段话中,让他们读一读,找一找,使他们在读中感悟,再一起说说诗句的意思,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今天的课堂里有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在贴画时出现了一个叉错,有一个孩子把白云贴错了位置,孩子们哄堂大笑,这一环节就是一个原始生态课堂,当时我有点手足无措,也只是几秒钟时间,我集中生智地说:“孩子们,你们说白云应该贴在哪,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一起读,这时经过老师的生成,变成动态生成的课堂。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在整个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尽情表达。重视阅读能力,如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我让学生看多媒体,寇准站在山脚下,抬头看这山顶时,想象他会说些什么?他们在爬山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层层推进,学生对艰难一词就能迎刃而解,并把这种感悟运用到朗读中,自然能读透,理解情不自禁时,我是这样说的,面对雄伟壮丽的华山你最想做些什么?孩子们尽情地说着自己的做法,其实这就是对情不自禁的理解。三、四两段通俗易懂,我也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他的先生你怎样夸他呢!假如你和他一同欣赏华山美景,你又该怎样夸夸他呢。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尽情翱游。

  在他们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之后,我又让他们欣赏其它名山的风光,让他们在无声中领略到祖国河山的美好,激起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咏华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咏华山评课稿

2.咏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3.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古诗—咏鹅》

4.《望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5.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

6.朝天子咏喇叭教学设计

7.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范文

8.咏荆轲陶渊明拼音版教学

9.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上一篇:初中教师音乐课教学反思 下一篇:《说勤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