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纹样》教学反思

2020-10-29 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纹样》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纹样》教学反思1

  本课在情境教学的铺垫下,一个美丽的关于鸟的故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个优美的小故事引导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着。此时学生的情感被触动、被感染,学生的思维被拓展,自主创新的意识被激发,自然而然创作出一幅幅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极具装饰性的鸟纹样。精彩的情境故事启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有趣的教学设计铸就了学生创作的摇篮。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精彩展现了美术学科的“学科育人价值”。并成功做到了以下二点结合。

  1.故事情境和教学情境相结合

  图案课教学涉及到的技法特别多,如果对三年级的学生上成纯粹的技法课,比较枯燥、单调,学生一定很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关于鸟的化装舞会的故事,以多个情景故事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之中,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从童话故事导入开始就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故事中设计的悬念激发着学生自主探寻变化鸟的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地为自己写生的鸟设计纹样。有效推进了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2.学生尝试和教师示范相结合

  单纯的教师示范在很多时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学生的向师心理,觉得和老师画得一样就是好的。结果学生的作品难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所以在本课示范孔雀纹样的环节中,我将学生尝试和教师示范相结合进行设计,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孔雀纹样,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并自己尝试一次如何运用点线面来添加设计纹样。教师在学生发言、学生尝试之后再示范,使得整个示范过程有了层次和递进,不仅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整个孔雀纹样设计过程,而且为接下来的学生创作打开了思路。

  3.反思整节课,我觉得还期待实现小组活动和个体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的环节,发现小组内真正参与讨论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最后导致形成的总结归纳也只是个别的看法,使得教师设计的小组活动留于表面形式,丢失了小组合作的本质。

  所以提醒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高度关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时的不同状态;在活动中要尽量呈现学生所能达到的不同高度和难度。有时教师往往将问题放下去以后就放手不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显然这种合作交流也是不对的,教师非但要“管”,而且当学生确实无法解决困难的时候,应适时疏导。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与观点看待问题,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层次上进行引导发现,可以允许每一个同学先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汇总后再在班级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小组活动中来,最终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使得个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既有个体的展现又反映了小组的整体水平。

  《鸟的纹样》教学反思2

  本课的教学在上一节课写生“鸟和家禽”的基础上,学会进一步抓住鸟的特征,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简化、添加等装饰方法学会对鸟类的形象进行装饰提炼,设计鸟的纹样。在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比较分析,发现鸟的纹样比现实生活中的鸟更美丽、更丰富、更生动。并对各类鸟的纹样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分析、比较,从而感受鸟纹样的装饰美,并学习用各类装饰方法来完成作品。在设计制作鸟纹样的过程中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纹样设计教学涉及到的技法比较多,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趣味游戏和互动环节。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入各个小游戏或小问答之中,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地为鸟设计纹样。有效推进了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单纯的教师示范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本课示范朱雀纹样的环节中,我将教师示范和汉瓦当纹饰相结合进行设计。通过与现实鸟的比对,指导学生提炼概括的方法。并通过动态演示,进一步说明如何运用点线面元素来设计纹样。教师在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尝试等环节后,进行装饰方法的'示范,使得整个示范过程有了层次和递进为接下来的学生创作打开了思路。 反思整节课,在表现鸟的纹样时,多欣赏古代传统纹饰以及民间艺术中的各类纹饰显得十分重要。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科技法知识,更要开拓眼界,关注经典作品,提升审美情趣。在后续的课程中,可进行进一步拓展,通过不同的工具材料来实现对不同风格的纹样的表现,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纹样表现。

  《鸟的纹样》教学反思3

  5月27日,我在四(5)班执教了《鸟的纹样》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学生体验。通过故事“喜鹊小姐”导入课题。第二板块——观察分析。分别从鸟的外形表现特征和点线面的装饰手法进行分析。第三板块——训练拓展,发挥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的作品与生活相结合,将纹样作品装饰我们身边的物件。

  课后,组内老师坐在一起研讨,针对课程设置、课堂氛围、作品表现及课上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我会根据老师们给我的建议慢慢磨合我的课堂,让课更加完善,给学生更多的乐趣。

  一、导入部分:通过声音引发学生的好奇,引出贯穿全课“喜鹊小姐”,但情境创设不够吸引,没有较强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写实鸟的外形特征,巧妙运用夸张、变形、简化的表现方法;并巧妙运用之前课程中点、线、面知识,循序渐进的围绕重难点来进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适当增加教学过程的“兴趣点”。

  三、课堂语言部分:需运用带有情境的课堂语言,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每一个提问的设计、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等等,都要做到简洁精炼,生动明确和抑扬顿挫。好的语言能让每个环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为课堂增色不少。课程中还需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对于教学的设计创新可能侧重于教学活动本身,而并不是注重于知识结构的螺旋上升等问题。今日的教学活动对我的帮助很大,我提高了对美术课程的知识,更加明确了自身今后的职责,我将把此次所学所感与我校实际有机结合,做到做好“以诚立德、以信树人”。

【《鸟的纹样》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2.鸟岛的教学反思

3.鸟岛的教学教师反思

4.它们都是鸟教学反思

5.《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篇

6.《搭船的鸟》教学反思9篇

7.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

8.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

9.音乐《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

上一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下一篇: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