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学反思

2021-05-10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曾在基础差异较大的两个班教学,先在基础较差的班上课,以上课堂实录记录的就是这一堂课。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我放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电视剧的一个片断。因为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花了多半的时间引导学生读文本,旨在让学生读通文本,理解“不求甚解”这一读书方法。

  在结尾处设计了一个“思维对对碰”来引发学生对于读书方法的选取的思考,而课堂也仅止于此。第二次在素质较好的班上课,我主要采用了文本让学生课前自己读,也就是读文本的功夫放在了预习上,提了一个预习题:作者认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有哪些意思?包含一种怎样的读书方法?上课时,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解决预习题,而用更多的时间来讨论更多的'读书方法。为引导学生思考更多阅读方法,我先后提了两个问: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对课文是怎么阅读的?这样读有什么好处?当你阅读你所喜欢的课外读物时,你是怎么阅读的?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的这种阅读方法好不好?

  对这两堂课的教学,听课的老师众说纷纭。有的说第一堂课更好,理由是紧扣文本,他们认为阅读课就应当紧扣文本,学生读文本既是学生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增强语感,增加阅读经验的过程,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效。有的说第二堂课更好,因为学生收获更大,因为拓展的内容多,学生对读书方法思考得更多,对读书方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而我对这两节课是这样思考的:

  首先,一堂课是什么课型,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并没有想这堂课一定要上成阅读课,想得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一种或一些读书方法。我觉得读书方法和本课阅读两者比较,前者是更上游的东西,也是更重要的东西。所以这两节课我都着重讲读书方法。

  其次,两堂课之所以设计不同,是因为学生不同。第一堂课,根据学生平时语文成绩及对学生的了解,我知道这个班的同学对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精力也常常难以集中,因此用《孙悟空大闹天宫》电视剧的一个片断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因学生平时阅读量少,对阅读方法谈不上什么体会,所以即使组织学生讨论读书方法,他们也没有多少可说,如此课堂就难以为继。正如《不求甚解》中提到的,缺少好读书的习惯,空谈读书方法是白搭。所以我选择以文本阅读为重,间杂学生发言,锻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搞活课堂。而上第二堂课的所在班,较多学生好读书,有阅读经验可谈,才可以组织讨论。

  故此,我们不能单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材编排、教学手段本身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学生情况,教材处理符合学生实际,达致理想的教学效率。

【不求甚解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03-03

《不求甚解》阅读答案04-11

不求甚解造句(7篇)12-01

不求甚解造句7篇12-01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5-17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27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不求甚解 (邓拓)阅读理解及答案02-16

教学设计反思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