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描述
童话《皇帝的新装》通过的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像写了一个皇帝遭到骗子的愚弄,闹出了一幕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的丑剧。刻画了一群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人物形象。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哪一条线索来写?我本意是让学生理清思路: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把握故事情节。然后指出“新装”是线索,进而说出“新装”的种种奇特性质,导致皇帝被骗。最后由小孩“揭骗”,引出主题。出乎我的意料,一提问就有学生大声回答是以“骗”为线索。我马上想到“骗”应该是文眼,因为文中的人物除小孩外,人人都扮演“骗子”的角色。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骗。
我随即提问:是谁骗谁?
有的说是骗子骗皇帝,有的说是大臣骗皇帝,有的说是百姓骗皇帝,还有的说他们自己骗自己……回答个有千秋。然后我就顺着“骗”设计了几个问题:
1、骗子为什么会想到用织新装来骗皇帝?(找出相关描写)
2、骗子是怎样一步一步行骗的?
3、在骗子行骗的过程中,皇帝、大臣、百姓他们充当的是什么角色?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他们有什么特点?
4、小孩为什么敢说真话,揭穿骗局?
学生在解决以上问题后,引导理解主题水到渠成,课堂掀起了高潮。
二、反思
本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清线索“新装”,把握情节,不料中途却有学生说出以“骗”为线索,意外地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独到发现使教学向纵深处发展。
教师在备课时固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符合学习要求的`一些问题或话题,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是无法预设到的,因为学生的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可见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当学生的活动游离了教学的“预设”时,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因子,而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方案不放。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动态资源,并灵活纳入教学设计之中,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以使教学得到完善。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皇帝新装教学反思03-27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01-13
皇帝新装的教学反思01-21
《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反思01-23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11-19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02-24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范文09-12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精选7篇)11-25
课文《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范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