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单元操作》教学反思

2021-07-1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换热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仿真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知识点通过仿真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生产车间的员工一样到模拟的车间现场和控制室进行换热器的开车、正常停车、事故处理和正常参数的调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学习知识。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打破了化工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过去的化工单元教学过程中,因化工专业的特殊性,多采用书本、挂图、互联网收集的一些材料进行教学,但不连续、不生动,造成学生厌学情增加,特别是中职类的学生更是如此。本节课是采用化工仿真教学,弥补了传统的教学不足,学生通过计算机模仿实际生产过程,学生可从屏幕上看到冷热物料的进出进行热交换;同时,学生可以在屏幕上模拟生产现场车间和控制室进行开车、正常停车、各种参数控制和事故现象的出现及处理,可以进行反复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教学内容,总结冷热物料交换的规律,提高认识;同时,通过参数控制和事故处理,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仿真系统的智能教学功能,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可进行实时跟踪测评,并指出其操作过程的对、错,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在化工仿真系统上只有现象,对人体不会发生人身危险、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消除了生产中的恐惧心理,更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类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差,但比较好动,实际操作能力强。在教学上结合学生的好奇心理,把操作步骤有机地分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这样既照顾了“问题生”,又把关键问题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层层引导,让学生在动力操作中理解了理论知识,解决了学生一上理论课就头痛的特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模拟车间现场和控制室的操作,让学生不断调节参数达到正常值,让学生感受到生产员工的工作职责,提高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同时,通过事故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本节课的存在问题。

  在中职类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仿真模拟操作中,能够积极参与,善始善终,态度端正。当操作中出现问题时不但能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而且在质量不合格后重头再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实际仿真操作中也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上机操作过程中,许多学生地对正常参数 一步操作失败。如管程中不凝性气体还没排除干净,就进下一步的操作。

  2、在启动泵时,有的学生没有打开前阀,就启动泵。这样是违规操作,损坏泵。

  3、用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流量的大小时。流量的开启必须按照要求。不可以一次开太大,会影响到参数的调整。

  4、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当操作中出现问题时,学生习惯性地求助于教师来解决,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差。

  5、学生不善于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经常会犯同一种错误。

  以上说明学生对职业态度不够端正,服从意识也差。

【《换热器单元操作》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单元教学反思01-17

《文字块的操作》的教学反思09-22

《字块操作》教学反思素材07-17

单元格的操作教案的教学设计01-21

比例单元教学反思06-21

面积单元教学反思05-22

《圆》单元教学反思12-08

长度单元的教学反思01-27

单元课文的教学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