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整体思路:通过本节课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氧气化学性质的特点,掌握氧化反应和氧化物概念。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本节课处理较好之处
1、引入阶段: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天宫二号”发射视频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成功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氧气物理性质:由于课本上该知识点有比较直观地呈现,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将点拨放在引领学生利用氧气的物理性质确定氧气的收集方法及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在空气中的`放置方法,学以致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知识,形成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3、氧气化学性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到现象清晰,留下印象深刻,课堂中教师通过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出木炭、铁、蜡烛在空气中及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结论,体现了直观思维的训练和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并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现象描述、表达式书写,规范了学生科学表达能力。
在铁丝实验中,由于该实验操作较复杂,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即实验前先通过ppt给出铁丝实验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打磨铁丝;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铁丝为什么要绕在火柴上,火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将铁丝自上而下缓慢插入到集气瓶中等问题。然后学生边观察实验现象边思考,最终找到答案。这既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引起了学生对该实验关键步骤的重视。
4、氧化物概念:对氧化物概念的学习,通过练习判断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区分氧化物,效果较好。
5、总结阶段:氧气既能与单质反应,又能与化合物反应,从而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前面已学习过的例子,如:氧气与镁反应,氧气与磷反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本节课不足之处
1、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导致铁丝实验现象不明显。
2、学生探究问题时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还需仔细考虑。
3、学生提出问题时,点拨的不够深入。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而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11-30
氧气的性质化学教案04-07
关于《氧气的性质》的课后教学反思07-14
氧气的性质研讨课教学反思07-03
化学《制取氧气》教学反思04-05
《制取氧气》化学教学反思03-09
《氧气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2-07
氧气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2-10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