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2022-09-01 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篇1

  本课教材的变化:

  其一、课题有了变化 ,由原来的民族小学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教材编写中国家意识的体现。因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学校,不是哪个民族独立的学校。大青树,就是这所学校的地域特点---边疆特色。

  其二、文中的个别句子有所删减调整,更加符合新教材的团结。如课文第一段中“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一句删去了“语言不同”,成为“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小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大方向指引的结果,正如我们的孩子们说的:“他们都在学校上学,肯定都说普通话,怎能语言不同呢?如果各自说自己的语言,怎么交流呢?”这不就是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吗?

  其三、课后题目,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引。

  1.朗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2.模仿说话: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场景说说。

  课文内容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在试教的过程中,通过课文内容的细节变化和课后习题的变化,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变化的意图,理解总结表达方法,学习运用。因为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引,学生在模仿例文介绍自己的学校时,有话可说,语言也生动有趣多了。选择的场景也很广: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教学楼前……

  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后资料袋中,阿昌族和所示图片不符。图片是纳西族,不是阿昌族。

  2.德昂族和图片相符度存疑,不明确。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篇2

  开学第一课,班里41个孩子对课文做了多次朗读,我组织学生多种方式地读,学生自由读课文若干次。第一堂课上,我花了近二十分钟进行生字词教学和课文朗读:齐读生字词、组词读、解释个别词语的意思、开火车读,拓展与“绚丽多彩”相类似的词语。

  整堂课下来,我感觉我的教学方式还是偏向于高年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似乎并不太适应。

  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

  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

  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

  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

  学生对于“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对陌生,个别学生能快速反应过来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句子。

  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拓展阅读《走月亮》《珍珠泉》《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课堂比较单调,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发言人数较少。

  重新梳理:

  第一步:单元导读;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有哪些自己认为特别的地方;

  3.欣赏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所小学的(选择了哪些内容来写,哪些写法给人新鲜感),一读代讲,边读边想象边体会、品味;

  4.说一说自己的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第三步:拓展阅读《走月亮》《山沟里的孩子》;

  第四步:吴然儿歌散文推荐或朗诵欣赏。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篇3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篇4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篇5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小学的学生上学路上及在校重活动、学习的情景;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通过讲述暑假的新鲜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习作“猜猜他是谁”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园地通过词句段的积累、古诗的背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篇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文章反映了孩子们率福的学习生活,体现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三年级是小学中学段的起始段,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学段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采多种方法认记。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用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教学中可以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让我占书法课给他们上语文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篇6

  也许是故事比较吸引孩子,切合孩子的心理,也许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自然,也许安排的活动孩子们比较喜欢,反正今天的活动组织得很好,孩子们很开心,我也很沾沾自喜,当孩子们拿着小花瓣轻轻说话,拿着画笔细细绘画的时候,我仍不住用相机拍下了一片片饱含深情的花瓣,那是孩子们晶莹的童心哪。

  没有精彩纷呈的挂图,没有生动活泼的动画,只有一块黑板,黑板上是我和孩子们课前刚刚绘制的一棵老桃树。

  慢慢坐下来,将黑板推到全班孩子都能看到的角度,神秘地问:“这是一棵春天的树,你猜是什么树?”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来:“桃树、梅花树、李树……”因为有春天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这就是我今天故事里的一个主人公,老桃树,故事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人物,再请你来猜一猜,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用动作将谜底表达出来,不出声。”(故意刁难一下这些小家伙!)谜语慢慢道来:“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只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跳。”谜语还没说完,一双双小手都变成兔耳朵举在手顶上了,真棒!

  故事慢慢开始了,教师拿出一只粉色的桃花瓣(用粉色纸剪成,上面打印着故事,因为懒,所以没有背故事,也因为想将故事中细腻的语言传递给孩子,所以,将故事打印在这只花瓣上,既可以当成道具,又可以防止忘词。)娓娓道来:“远远地滚来一个雪球,猜一猜是什么?”随着孩子们猜测,一只小兔(图片)蹦蹦跳跳地从黑板后面跑来了,住在了桃树下。故事就这样一点一点推进,只在“怎么还有一片粉红色的东西?”“飞吧,飞吧,飞到朋友的身边去。”等少数几处停下来让孩子们猜一猜,想一想会是什么?会飞到谁的身边去?等问题。教师讲故事时不时将手中的花瓣当成书签、扇子、摇篮、太阳帽等,使故事更为直观,更吸引孩子们。

  故事讲完了,孩子们都特别兴奋。于是提议小朋友们想一想:“假如你是小兔,你会将花瓣送给谁?会让他做什么?你还会对他说什么?”

  每人一片小花瓣,孩子们拿着花瓣想着、说着,小组间再相互交流。最后决定将心中想说的话在花瓣上画下来,孩子们纷纷拿起笔,边画边说着:“我爸爸太胖了,我要让他减肥。”、“我奶奶太辛苦了,每天送我上学,我要把花瓣送给奶奶,祝她身体健康!”

  很兴奋地分享着孩子们的语言和画面,并激动地打开相机咔嚓咔嚓拍下了一张张图片。

  本课的缺陷是最后发散的时候,一个孩子说要将花瓣送给妈妈,给妈妈天热的时候当扇子,我及时表扬他有孝心,后来,好多孩子就都说送给亲人的,都在这方面说,思路不够开阔,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呢?(不急着表扬,并要求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11-30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03-23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09-16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07-16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04-03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07-24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范文01-07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范文01-08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