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课文教学反思

2021-07-03 教学反思

  “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是学生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领悟文章的主旨,也就了解了和氏献璧的原因。

  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作沉思状,有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还有的在轻声的议论着,我微笑着望着孩子们,期待着他们能找出我所要的答案:那就是;汴和是一个忠贞爱国之士,他的品格比无价之宝“和氏璧”还要宝贵,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学生讨论的结果却让我感到意外。

  一学生说:“连汴和都知道是一块含有宝玉的石头,为什么玉匠却看不出来?”

  一学生说:“我觉得这个汴和很笨,他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个玉匠把这块石头雕琢以后才去献给厉王呢?”

  一学生说:“如果文王请的玉匠也不识货,那么汴和不是要把头也失去了?”

  一学生说:“如果他真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他可以自己把这块宝玉换成钱财去救助那些老百姓。这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

  “为什么厉王把汴和的脚都砍去了,那么残忍,他还是要献璧呢?”

  “厉王和武王那么凶残,值得汴和去为他献出真诚和忠心吗?”……

  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像汴和这样献出忠诚的方法,是一种愚忠。

  学生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背道而驰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呢?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其实,我觉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他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一切的创造发明正是从怀疑开始,我们的课改不正也是倡导大胆质疑,张扬个性吗?向权威挑战——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就是需要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习精神。同时,我也在想,编者把《和氏献璧》这篇课文安排在“奇妙的石头”这个单元里,而且还要从这篇课文中向学生进行一种“做人要真诚、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过于牵强了。社会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厉王和武王那么轻易就把汴和的脚砍掉,汴和却还要对他们忠心耿耿,这种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大胆突破教材预设的思想局限,甚至大胆地推翻历史上沿续几千年的说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海阔天空,我们的思想才能不断地跃上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也才能培养出有独创精神的一代新人。

【《和氏献璧》课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课文《和氏献璧》教学反思02-15

课文和氏献璧的教学反思11-28

和氏献璧的教学反思06-17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03-13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01-12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07-25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03-16

关于和氏献璧的教学反思02-14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范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