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

2021-07-03 教学反思

  (一)、总结归纳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上课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所上的教学内容提纲挈领进行归纳、总结。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二)、发散思考法指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讲授《阿Q正传》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假洋鬼子或赵秀才的性格特点,再如:《孔乙己》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孔乙己究竟是怎样死的?《项链》一文结束时,可留下一个问题:真相大白之后,玛蒂尔德会怎么样?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文作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三)、承上启下法指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法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的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海滨仲夏夜》、《桃花源记》虽是同属记叙文。但是它们的写法不同,文章结构的线索也不相同。这一组文章共同构成了记叙文的一些主要的写法。在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上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四)、留有余地法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让学生下去再讨论。如:如何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问题;莫泊桑在《项链》中反映出来的世界观的局限性问题;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反映出来的宿舍论问题等等。都不一定在课堂上由教师讲透,实际上有些问题也不可能讲授,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文科生物教学的教学反思06-29

文科班生物的教学反思12-01

文科班生物教学反思02-23

教学反思怎么写结尾05-11

文科生物教学的体会的教学反思05-15

小学语文科教学反思07-09

文科生物教学的体会教学反思10-23

高三文科数学教学反思05-17

高三文科数学的教学反思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