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标以来,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
一、师生共同合作,快乐发展
当今社会不停进步,科技日益千里,每一个科技成果并不是*个人就可以取的,而是一群人合作努力的结果。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然而,在独生子女比例占相当大的今天,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人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所以我们要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途径之一。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旋转对称"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个图形旋转60度之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量度两个图形之间的变化,分工合作,得到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大小不变的结论,然后推广到一般的情况也成立。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究研,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过小组合作讨论时,容易声音过大,造成对别的班级影响,而时间要控制的很好,不然时间会容易浪费;而对于那些还注意力较不集中、比较爱说话的学生,还更应有耐心和关注,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学会尊重别人,这是我觉得要注意的问题。
二、数学要*近生活,缘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人人学习有用数学”,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探索新知。例如: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我就结合大量生活上出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来讲解,要同学举出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时,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或到银行、所在的地区等进行搜集、调查,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信息情况,并加以整理、运用这些信息资源。这样,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体会统计思想和方法应用的广泛性。我还引导学生发掘身边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信手拈来,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身边。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起强烈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明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懂得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
三、老师要转换角色,当好引导者。
以前的老师的角色就是主角,主动权在老师手上,但新课标要求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助手,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角。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时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老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
四、让学生大胆提问题。
我觉得能提出问题才是好学生,证明他有认真思考过。所以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在问中学,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我有时还故意说错话、做错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改正,使学生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每一节课都要留下最后约一些的时间,让学生回忆本节所学的知识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有时问题虽然问得很幼稚,但却体现出学生的认识实际,我不可讥笑,一定请同学或自己给予解答;有的问题显现出本班学生在理解知识方面的易错之处,我在备课时可能忽视了,因而在教学中没有强调,这时正是补缺补漏的大好时机。有的问题可能是未学过的,今后才能解决,这时,要予以表扬,并告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预习什么内容。
【新课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新课标》教学反思11-11
美术新课标教学反思07-12
新课标数学教学反思07-04
《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07-05
小学新课标教学反思10-15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反思_物理教学反思03-10
新课标搭石教学反思09-22
新课标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18
新课标数学教学反思范本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