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教学反思

2021-07-02 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逐步掌握了一些批注方法:勾画重点句、圈点关键词、初步写发现。在此基础上,培植问题意识,引导孩子到文中去发现,去质疑。于是,我把第二单元作为训练的主阵地。

  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捅马蜂窝》,检查预习的同时,我开始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疑难处、关键处。教学中,由易到难,以题目为例,尝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提问。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关注了“捅”字。“为什么捅马蜂窝?谁捅的?怎样捅?”大家尝试提问,一起梳理文章结构。从整体入手,把握内容,理清脉络。带着问题读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课文阅读检查中,聚焦重点句段,有意识引导学生停下来,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给孩子一个思考与提问的时间与空间。有的孩子抓住一个词问意思,有的孩子学会用上“为什么”,针对句子来提问,还有的孩子能将读书中的思考与困惑分享出来。“罪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面对死去的小飞虫,我有一种沉重的罪孽感?为什么我想把空空的蜂巢粘上去……

  第一次提出问题,是在大家关注中,集体讨论中,锁定在含有丰富信息的题目与含义深刻的重点句段中。师生共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尝试在问题处标上小小的问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批注式阅读中将“问题”作为批注的重点。

  老师的示范引领,同学们的集思广益,让问题从文本中显露出来。如何独立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成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面对这些刚升入五年级的孩子们,这段时间的接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学是一项慢的艺术”。它需要老师付出耐心,讲求方法,在扎扎实实的训练中,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金钥匙。

  教学急不得,需要慢慢来……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08-04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04-13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06-08

《捅马蜂窝》优秀教学反思01-16

《捅马蜂窝(节选)》教学反思07-24

捅马蜂窝教学反思8篇04-13

捅马蜂窝的教学设计04-25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05-26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