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

2023-11-23 教学反思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 1

  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学生上了一节《武松打虎》的课。对于经典我一直很畏惧,生怕讲得不出彩,让学生提不起阅读经典的兴趣。

  这次的课我是综合了鲍鹏山老师讲得《水浒传》、常亚歌老师在给我们青年教师交流时自己的分析还有张亚琴老师的PPT而形成的。具体设计如下:

  1、因为每个学生的版本不一样,所以我以自己的《水浒传》为准让学生重新标出段落序号。以便交流时使用。

  2、学生阅读完《水浒传》后,我先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武松打虎》的情节。之后告知学生概括情节的基本要素,重新让学生删减增补。

  3、出示问题,再读文章。

  (1)武松为什么要打老虎,是为民除害吗?

  (2)他打老虎前害怕吗?

  (3)这只老虎厉害不?你是怎么知道的?

  (4)武松怎么打死老虎的?他有工具没?

  (5)如果没有工具,他靠自己的什么打死老虎的?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树上圈点批画,一一寻找答案。之后小组交流讨论。在学生讨论将近尾声时,我询问了一个语文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一一问他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这学生全部能回答出来,而且他列举的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比我设定的还多两条。

  4、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适时的补充。比如: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武松因为怕被店小二笑话,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可见武松并不是朝着为民除害的伟大目标去的。他是怕被人笑话,所以对武松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第三个问题,学生在说完自己的答案后,我问这是什么描写?以此来说明老虎厉害(正侧面描写)。第4个问题,学生在回答之前,我先询问学生武松在见到老虎前他有哪些装备。作者一连写了十几次哨棒,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让它断掉了。这样写好不好?张亚琴老师的PPT上有个问题是“武松为什么要喝酒?还要喝十八碗?”这个问题我目前还不清楚设定的意图及答案。就暂时删去了。

  5、对比影视剧,写出感想

  仿照张老师的做法,我让学生看了一个1986版的《武松打虎》片段,让学生比较其与原著的不同点。学生看得仔细都能一一找出。我还试着让学生说说哪个更能表现老虎的厉害以及武松的.神力。两相比较学生都看得出来原著的表现力确实比影视剧强。随后我要求学生两者的不同之处,哪个表现力更强,对本节课你的感想(文章分析、如何阅读名著、是否该读原著等等)目前学生写得感想还未完全完成,待完成之后我再分析补充。

  反思:

  1、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问题的部分答案,即使不全面,但比设定的强太多了。自己在讲解的时候不能在此基础上讲得更精彩更能提高学生兴趣。这是我认为很苦恼很失败的地方。

  2、既然知道学生已经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了,怎么能在这个这个基础上迅速的调整战略拔高学生的水平,我一时没有应对的招数。

  3、在比较影视作品时,有零星的学生低低的说“影视剧比原著更形象”这时候我应该适时的引导学生读原著更具有想象力,但那时候我因为做此准备直接忽略掉了。而这个学生对学习失掉了兴趣,已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度过初三。好不容易在这节课上表现的很活跃,我实在应该加以引导,或许能激发他读《水浒传》或者名著的兴趣。

  4、对比影视剧写感想的这个环节。我扫视了一周,发现学生好像兴趣不大,或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写。在分析文章内容时,我虽然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可觉得引导的不够。

  希望各位同仁多读宝贵意见。

  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 2

  《武松打虎》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因此我特别注意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打虎前写喝酒,抓语言见特点。

  我教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先让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同学们举手回答: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我觉得武松很勇敢。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

  二、景阳冈上打虎时,教这部分时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进行教学,提问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过他的什么来写的?(动作)

  ⑴、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梢棒。

  ⑵、机敏过人。从武松三次“闪”突出武松的“机智”或“机敏”。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这样,你笔下的人物就会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有限,品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学生书读得不够流畅,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应该把课文美读作为重点进行训练。

  《武松打虎》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武松打虎的精彩过程,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勇。课文篇幅较长,教学中我采用长文短教,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交流。学生在认识到武松的英勇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画相关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感悟。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后,全班进行交流。我引导学生从“武松躲闪老虎”、“武松是如何打虎的”这两个部分进行深入的交流。学生朗读了相关的句子后,接着谈自己的感受,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发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从读中进一步加深对武松的敬仰。整堂课书声琅琅,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不够深入,不能很好的借助重点的词句谈感受。

  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 3

  随手翻着语文书,发现第六单元有一篇选自《水浒传》的文章——《武松打虎》,不由得想起了半个月前关希暐校长为我们上的阅读指导课:《吴用智取生辰纲》,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也想尝试着用关校长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本课。

  如果按照以前上课的方法,我会抓住描写老虎和武松动作的词语来学习武松打虎的经过。听了关校的课后,我意识到:要树立立足课堂,服务课外的思想。即要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给孩子们一把打开课外阅读窗户的钥匙,把学生引领到更广阔的天空中去学习。

  有了这样的思想,我决定从小说的特点出发,站在作品创造的高度来学习本文。首先,我让学生们回忆,在读过的小说里,有哪些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说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学生们谈到了聪明机灵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正直鲁莽的鲁智深、机智无比的吴用等等。于是,我水到渠成地小结出小说的第一个写作特点——以塑造人物为灵魂。接着,我让他们回忆,围绕这些人物,小说为我们讲述了哪些故事。同学们想起了吴用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花和尚倒拨垂杨柳。这样,以叙述故事为内容的小说特点就逐渐在学生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在接着的教学环节中,我紧紧围绕“在叙述武松打虎的故事中,作者是怎样成功地刻画了武松这一人物形象的?”展开教学。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有的抓住人物的语言,有的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这样细细品味一字、一词、一句,武松那有勇有谋、沉着机智、勇猛无畏的英雄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在学生的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最后,我话锋一转。告诉学生,要想真正地读懂小说,仅仅凭这两点是不够的,必须关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比如:“败落的山神庙”“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这些环境描写将武松内心的犹豫、惊恐等情感烘托得更加突出。

  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小说就清楚地明白了小说的作品特点。我想,当他们再次读到小说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从这三个方面去感悟作品,我已将这把打开小说作品大门的钥匙交给了孩子们。

  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堂课我利用课本资料让学生充当演员,扮演文中角色,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产生真实体验,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真实的体验,学生才能轻松自如复述武松打虎内容。

  一、欣赏歌曲,了解名著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相信四年级的学生都不陌生,而其中的主题曲《好汉歌》更是传遍大江南北,所以以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引入,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接着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简单介绍,使所有学生对这一名著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引入课文学习,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小节又多,为方便学生阅读,在初读课文时便提供了一份情节性的分段依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而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要求能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放任不管,所以在检查自学情况时,着重对一些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如“虎爪 zhǎo”“一步一挨ái”等进行正音,并引导学生对文中那些带有文言或方言色彩的词进行交流、理解,比如:“晌午、半歇、一步一挨”等。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还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武松的性格特征,此举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效果,又训练了说话能力,还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三、突出重点,长文短教

  “武松打虎”的片断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最精彩的部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动词的'运用,生动地描绘出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文章大大增色。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分别画出描写武松和老虎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在表演中体会老虎“扑、掀、剪”的来势汹汹,然后通过比较体会武松“跳、闪、躲”的机敏勇敢。最后同桌合作分角色表演,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还承载着一个重点训练项目——复述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内容。要落实这项练习,除了熟悉课文外,还有两个前提,第一是知道这部分内容的写作顺序,第二,是比较清楚地掌握课文描写老虎和武松动作的词语。为达到这些目标,老师有意把打虎过程分成两步来学习,第一步为武松防御,第二步为武松发起进攻。而在学生研读时则通过先找句子再抓动词的方法来体会猛虎的凶猛和武松的机智勇敢,在抓动词时,让学生通过演示动作、比较顺序等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有了以上铺垫,再进行课文复述,学生应该不会感到有难度,更何况还有连环画和板书的提示呢!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研读了重点部分,再来纵观全文,让学生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解读,如通过“喝酒”了解他的豪爽、海量,通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的举动看出他的英雄气概,总之通过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武松“梁山好汉”的特征。最后,让他们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梁山好汉,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水浒传》,并把看到的精彩故事说给同学、家长听,使课文的学习得到拓展延伸。

  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 5

  《武松打虎》是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他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由于全文的篇幅较长,所以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打虎”这一环节,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扑、掀、剪”三招,武松则避其锋芒,以轻轻地三“闪”应之。这三“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闪”的字意,再与“躲”进行比较,体会“闪”字之妙,最后从武松只闪不攻体会出他的沉着机智。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武松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如“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把老虎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字,虎虎生风,令人惊心动魄,也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时间有限,感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贯彻得不够,品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学生书读得不够流畅,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应该把课文美读作为重点进行训练。新课改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这堂课中学生读书的份量有点轻,如果能引导学生专心地、投入感情地读书,特别是武松打虎中与老虎过招的三个回合。从而体会武松当时的处境,和他的做法。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武松的机智勇敢,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时的体会和感悟能力。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不够深入,不能很好的借助重点的词句谈感受。

  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进步,一节课之后,发现与感悟并存。朱永新教授说过:“世界上最可以变化的是人自己,人可以变得很伟大,也可以变得很渺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永不放弃,就会不断进步和成长。”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相关推荐

【课文《武松打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武松打虎》教学反思06-18

课文《荷花》教学反思10-26

课文《画》教学反思12-23

课文《猫》教学反思01-28

课文《掌声》教学反思01-30

课文《燕子》教学反思01-26

课文《称赞》教学反思03-29

课文教学反思07-25

课文掌声的教学反思02-23

课文掌声的教学反思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