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跟文本“对话”,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好,学习动力才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聪明。一般说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比如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当学生思考碰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爱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朗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经常性地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练习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指导有对话的课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朗读热情,优化朗读练习,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
三、培养质疑释疑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教师应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爱好的作用等等。语文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寻找疑问、大胆质疑、积极解疑,让“疑”成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四、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书可以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提高读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来巩固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教师应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指导学生采用最佳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手、口、脑并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反思05-16
阅读教学反思11-14
关于阅读教学反思12-09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07-04
主题阅读教学反思05-16
幼儿阅读教学反思05-16
地图的阅读教学反思05-16
坐井观天阅读教学反思05-16
课内阅读教学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