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九年级物理教材中,力学从第十二章第四节开始,教学顺序是第四节力——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第六节二力平衡——第十三章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二节重力——第三节摩擦力。从表面看起来,这种安排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走进实际物理教学,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果不对力学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教与学都会显得很吃力。
在力学第一节中,按教材的安排,教学内容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什么是力和力的'性质,接着进行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然后再是测量力和重力。第一节中我们会发现学完力的作用效果后学习力的单位及三要素有些知识联系不上,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力,谈什么单位和三要素,教材编排者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什么是力,因为力的概念很粗象,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希望了解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因为有力而产生一系列的效果再来认识力更好。这种本意是好的,但后续安排没跟上。个人认为,第一节教学可先通过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后现学习什么是力,接着学习力性质和力的三要素,最后学习力的示意图。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教学为宜,毕竟学生初次接触力,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学完第一节力后,不必马上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可按着安排第十三章的弹力弹簧测力计,因为在前一节学习中,我们让学生明确了力是有大小的,接着学习力的测量似乎更符合认知规律,这对学生刚学习力也是一个缓冲。学完力的测量后,继续学习第十三章的第二节重力,毕竟重力是力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力,在第十二章的二力平衡中有大量应用,如果没有学习重力,很多二力平衡都不好说明。学完重力后,可适当补充介绍压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然后继续补充合力的知识。合力在现行物理教材中没有介绍,但在市教科院的考试说明中是有要求的,同时这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而我们又在实际中找不到这样的物体,我们可将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物体理解为不受外力的物体,还有平衡力中,平衡力的实质就是合力为零。
学完重力后再可返回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然后再跳到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
【九年级物理《力学》课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力学物理教学反思02-17
物理教学课后反思05-16
物理浮力课后教学反思06-28
物理教学课后反思400字06-29
关于物理力学“力的分解”教学反思07-19
高一物理教学课后反思06-28
物理教学衔接《互感与自感》课后反思06-28
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课后教学反思06-10
初中物理课后教学反思(精选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