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芦柴花》民乐教学反思

2021-06-27 教学反思

  《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这首民歌形象鲜明、旋律优美、节奏

  很鲜明。这首音乐也是从简单到难的一个过渡,非常适合一年级来进行打击乐的训练。这次的这首《拔根芦柴花》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由于很少为民歌来配打击乐,这就给了我一个难题,怎样让学生来演奏好这段民族音乐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案例实录:

  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小朋友欣赏了民乐合奏《拔根芦柴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初步感受了音乐的旋律。接下来教师介绍了《拔根芦柴花》的创作背景。再次播放了《拔根芦柴花》的音乐,边播放音乐教师边根据音乐的内容做动作,让学生再次感知音乐表达的意思。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与教师一起听音乐做动作。在感知音乐后第三遍后,教师出示了音乐旋律的图谱。看图学习节奏型。

  (1)完整地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学习加入脚来演奏旋律。

  (3)听音乐将幼儿分组,一组用小手一组用小脚,中间部分老师来演奏。接下来,教师提出了用打击乐器来配乐,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发现幼儿大多数都能得心应手的演奏了。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舞蹈“拔根芦柴花”自由结束。整个活动很顺利的结束了。

  案例反思:

  孩子们都喜欢音乐舞蹈等,那么怎样能够让艺术活动更加充满美?让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成了现在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在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活动中,我创造并运用了许多的手法,让学生感受各种的美,让美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一、感受情境的美。

  创造一个好的情境,能够吸引每一个孩子,让活动顺利开展。我为整个教学的开始选择了一个民乐合奏《拔根芦柴花》,民乐合奏效果很强烈,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睁大了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民乐合奏的一切,这就是一种美,一种视觉上的美。

  二、感受音乐的美。

  对于民歌孩子们接触的不是很多,为了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民歌,理解民歌,我首先介绍了《拔根芦柴花》的创作背景,其次特意为整个音乐配上了一段舞蹈,优美的舞蹈配上优美的音乐,让他们在视觉上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跟着我的舞蹈开始翩翩起舞。不仅如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配上打击乐器,我让他们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了配乐,如:跺脚、拍手、拍腿、拍肩等。也充分的感受到了音乐的美。

  三、感受材料的.美。

  为这首民歌精心制作了一张图谱,图谱上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出节奏型,以及如何来配乐?出示图谱的一霎那,孩子们发出的同一句话就是——“哇,老师,好美啊”!鲜艳的颜色,清晰的音符,完全吸引住了他们,在整个演奏过程中,他们的眼睛始终是看着图谱,什么时候是哪个乐器来配乐了?他们都能通过图谱来自己变换着。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遵循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由激发幼儿兴趣和动作模仿开始,把复杂的乐器演奏转换为简单的动作模仿,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乐器演奏。这样能促使他们较轻松地掌握,我为孩子们精心营造了一个“美”的氛围,让孩子真的得感受到了美。在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活动中,只要我们善于去思考,去挖掘,抓住每一个教学的契机,让孩子去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让美走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伴随着他们快乐的成长。

【《拔根芦柴花》民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拔根芦柴花教学设计11-27

《拔根芦柴花》幼儿教师教学反思09-30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拔根芦柴花》08-12

拔根芦柴花的教案02-12

拔根芦柴花教案09-08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教案02-25

大班音乐《拔根芦柴花》说课稿08-24

大班音乐教案:拔根芦柴花07-05

大班音乐活动:拔根芦柴花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