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著名的演讲中,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引人注目的精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几经变化,但《讲话》几乎一直是热点篇目。其崇高的人文精神和巨大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这篇悼词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演讲者诚挚的情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加以体会。
但是,由于恩格斯运用的语言是平常的,演讲的口吻是平静的,对马克思丰功伟绩的评述是平实的,因此,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人们往往侧重于分析文章高超的结构艺术,以及由这一艺术结构表现出来的伟大思想,却忽略了蕴含在字里行间深沉而炽烈的感情。
的确,恩格斯的这篇讲话,论证缜密,技巧高超,思想深刻;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而忽略了情感的元素,或者只是由于受悼词这种特定文体的驱动,不得不蜻蜓点水般的在情感教学上一掠而过,那么其解读过程注定是沉闷的、毫无生气的,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恩格斯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之后,这两位思想巨子、历史伟人就结成了休戚与共的挚友,共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因此,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教参上这段颇有诗意的解说,应当是我们从情感上解读《讲话》的一把钥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面对挚友的'墓穴致辞,恩格斯必然情动而辞发,解读《讲话》,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
笔者以为,《讲话》的情,可从三个方面
引导学生去体会:
1、是悼念之深情。《讲话》开篇,恩格斯用讳饰手法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些貌似平静的语言,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营造了一种哀痛而庄严的气氛,牵引着读者的思绪疏离日常生活的空间,进入了一个肃穆而凝重的情感世界。这种艺术效果,正是源于作者对战友的一片诚挚的深情。
2、是赞颂之真情。对马克思的卓越贡献,恩格斯的陈述是客观的,语言是平实的,但在客观而平实的叙述中搏动着一颗赤诚的心,充溢着一腔真诚的情。评价马克思的两个发现,作者满怀幸福之情: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评价马克思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作者满怀喜悦之情: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衷心喜悦,非同寻常的喜悦。评价马克思创立的国际工人协会,作者满怀自豪之情: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马克思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幸福喜悦自豪,这些字眼仿佛在情感的美酒中浸泡过,经过作者的艺术提纯,散发着醉人的情感魅力。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马克思的幸福喜悦自豪,也是恩格斯的幸福喜悦自豪。我们从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两位革命挚友息息相通、休戚与共的真情。
3、是怀念之豪情。在悼词的结尾部分,恩格斯的豪迈之情跃然纸上。对敌人的忌恨与诬蔑,诬陷与诅咒,马克思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都对马克思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透过这些掷地有声、铮铮作响的语言,我们仿佛看到恩格斯的豪情像冲出高峡的春水,一泻千里。这种豪情对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是莫大的鼓舞。
综上所述,《讲话》,是一曲情动于衷的挽歌。马克思在安静中辞世,恩格斯在平静中致辞。宁静的和谐中迸发出震撼心灵的情感雷霆。感人心者莫乎情,将《讲话》的情感因素发掘出来,将更能全面把握《讲话》的底蕴,师生将会进入充满兴奋的教学状态,其情形犹如走在广漠的原野上,听到了溪水的喧哗,看到了苍山的倩影,整个旅途顿时鲜活起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反思11-24
教学反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1-2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解读的教学反思11-03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07-0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10-2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07-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设计11-2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07-0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