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配有情境图,课文以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在教学时,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充分利用文本,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
【片断一】
师: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美丽的景色。清晨,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
(闭上眼睛,学生听得入了神,陷入无限的遐想中……)
师:小朋友,美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生2:我想到树林里的小鸟高兴地飞来飞去,还唱起了歌。
生3:我想到公鸡会喔喔地叫,催人们快起床。
生4:我想到早晨空气清新,人们都在公园里锻炼身体。
师:是啊,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我们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想读一读吗?
生:(大声地)想!
师:那就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课《阳光》,(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教学反思】
〖巧用文本,发展学生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验教材生动活泼,多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一年级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活用教材,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必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提供的优美文字进行自由想象。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每个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想象的丰富性,才有学生看到“小鸟高兴地唱歌”、“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想到“早晨空气清新”。可见,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弘扬学生的个性。
【片断二】
师:小朋友,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它使禾苗更绿了,使小树更高了,使小河变成长长的锦缎了。如果你是禾苗,你会对太阳公公说些什么?
生1:太阳公公,谢谢你!你的阳光照得我真暖和。
生2:太阳公公,你真好,你给了我阳光,我长得更绿了。
生3:我很感谢你,太阳公公!有了你,我长得更快了。
师:阳光给禾苗带来了绿色,那么小树、小河会怎么对太阳公公说呢?
生1:谢谢你,太阳公公! 有了阳光,我们小树才能生长。
师(扮演太阳公公):不用谢!我很高兴看到你长得这么粗壮。
生2:太阳公公,你对我们小树真好!我身上的叶子要在阳光下才能制出氧气。
师(扮演太阳公公):这叫光合作用,我很愿意为大家效劳。
生3:我是小河,在阳光下,我闪闪发光,特别漂亮。谢谢太阳公公!
师(扮演太阳公公):不用谢,我乐意为你打扮。
【教学反思】
〖善用文本,激发学生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学习语言也是如此。学生至于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进而生成新的.语言。一年级的小朋友,特别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绘声绘色的表演,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文中的思想感情,通过表演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这同样是促使学生生成语言的好机会。在上面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师生表演的学习情境,先是请小禾苗说,再让学生自己选择说,教师也蹲下来,积极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扮演太阳公公,与学生亲切地对话。这一过程,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因为角色是自己选的,对话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汇聚的,又能与老师一起表演,他们兴致昂然。通过表演,学生理解了阳光的作用的确很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它;通过表演,平时的一些礼貌用语也再次回响在学生的耳边;通过表演,我发现了学生的语言是丰富的。在他们的语言中不仅有禾苗、小树、小河的“形”和“意”,更表达了自己的“情”和“味”。所以,教师只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何愁语文素养得不到发展呢?
【片断三】
师:阳光是公正无私的,它给予每一个人都一样多,谁也无法捉住它占为己有。
生1:我可以捉住阳光。
其他学生都说:阳光是捉不住的。
师:你真棒,有自己的看法,你快来说说你是怎样捉住阳光的,好吗?
(掌声)
生1:我家有个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它,我可以捉住阳光。
生2:我也能捉住阳光。我可以利用太阳灶捉住阳光。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那我们来修改一下课文,让它更科学,好吗?
生1:科学家能捉住阳光,阳光是科学家的;
生2:妈妈晒被子时捉住了阳光,阳光是妈妈的;
生3:聪明的人可以捉住阳光,阳光是聪明人的
【教学反思】
〖活用文本,引导学生探究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让课文学习成为探究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实验教材给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在学习“阳光是大家的,谁也捉不住阳光。”这一段落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能捉住阳光”。我马上引导他说说自己的办法,在这个小朋友的启示下,引发了同学的一场精彩发言,在热烈的掌声中,在愉悦、自豪中小朋友领会到了阳光的宝贵,人类的伟大。在这里,没有强求一律和苛刻的规训,建设性、创造性得到认可与欣赏,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显和弘扬。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智成长的愉悦。这一次,真可谓是无意中的收获。由此可见,教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让课堂回归孩子的世界,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画画、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和探索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