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仅叙述了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且还表达了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和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的独特感受。
上课伊始,围绕文题设计了如下内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谁还能清楚地记得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现代著名诗人牛汉写过一篇回忆性文章《我的第一本书》,谁能告诉大家,牛汉的第一本书指什么?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何60年后仍然让诗人念念不忘?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快速引出课题。
第二个教学环节,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出示问题:作者都写了哪些难以忘怀的事,解决这个问题。简介卜老恩的'《父与子》,因为这是一组漫画,围绕慈父与儿子发生的一系列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表达善良与爱的主题。之所以简介这组漫画,源于课文“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老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对此我抓住“酷似”二字,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三、四、八段,找出父亲的哪些举动让人感动,由此体会浓浓的父子情。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主动学习、完成读书卡片,感悟文中的苦难和温情,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蕴。在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品出了怎样的人生滋味?理解作者所说的“人不能忘本”,这个“本”包含着哪些内容?经过研讨,加上老师的点拨,最终明确: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体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乡村荒寒、苦难的生活和艰辛中透出的可贵温情与乐趣,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感悟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
我觉得这节课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语言要精炼优美,声音平淡,没有抑扬顿挫,作为语文老师,声音一定要有感染力,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课堂节奏的把握不好,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任务没有完成。还有,在学生的发言过程
中,并没有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这个一定要注意。在导学案的使用上,不要只关注好学生,要关注更多的学生。对于导学案,我觉得还是需要讨论的,并不是所有的都适用。
说完这些,让我思索了很多,自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定要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自己提高。
【我的第一本书课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第一本书》课堂教学实录03-15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04-01
《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反思11-04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07-05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12-19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09-08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11-01
《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反思06-26
我的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