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

2021-06-23 教学反思

  学习完《但愿人长久》,孩子们都舒心地笑了。似乎忘记了我的严肃我的凶,走进课堂的我依然轻松自如,这使我欣慰。教学本文,我抓住了苏轼的情感线索,所以教学很流畅。

  教学回顾:

  一、破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理解的词语,在不理解的词语上打问号。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提示:谁,什么时候,想起了,写下了)

  3、速读,找一找,在那个中秋佳节的`夜晚,苏轼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用着重号标出三个关键词。

  三、精读感悟

  苏轼的心情不断变化,思念(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走进苏轼的内心。

  1、读1-3,想一想心绪不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说一说,苏轼因为什么而心绪不宁,而思念弟弟。(中秋佳节应团聚,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众人皆欢欢喜喜,唯苏轼孤独看月;手足情深,分别已久,却远隔千里。

  2、读一读第四小节,联系上下文说说埋怨的意思,苏轼为什么会埋怨圆月?(因思念而睡不着,月圆人圆独我不圆。)关注省略号,尝试补充。

  3、读一读5-6,联系上下文,推敲宽慰意思,想一想苏轼怎么会宽慰了许多?

  诗文对照,师读诗句,孩子读课文,然后互换,想一想,如果你是苏轼的弟弟,听了他吟诵的诗,会对他说些什么。(尽量用上一些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朗读课文,总结。

  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你以前学过这样的课文吗?像这样的课文,诗蕴藏在文中,让我们比较容易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后,我们读诗,也要这样联系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走进诗的意境。

  反思:

  把握线索,百毛皆顺。本文字数不多,但在少不更事的孩子读来,很乱,很苍白,无法体会到苏轼当时的内心。于是,我在整体感知时就让学生把眼球盯住这三个关键词。

  寻找基点,适度拓展。手足情深眼睁睁是两个很好的拓展点,有助于学生走进课文感受兄弟间的深情,有助于体会苏轼强烈思念弟弟却无可奈何的无助心境。从哪些句子,你知道了他们手足情深?你和谁形影不离?你们俩一起干什么?如果你和这位好友、这个爱物分别七年,你的心情怎么样?用这样推己及人的移情让孩子走进课文。

  与人对话,抒发感情。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说话联系,一是补充苏轼的埋怨,二是弟弟读诗后的心里话。应该说第二次的说话训练,效果不错。学生能从孤独思念埋怨中走出来,安慰苏轼,让自己的心、也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明朗起来。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05-28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07-19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05-24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06-26

教学反思《但愿人长久》07-15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11-29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12-08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01-02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07-19

《但愿人长久》的教学反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