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教学反思

2022-01-25 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案例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 篇1

  班主任在职业生涯中,总会有一些“得意之作”。“不要脸”的故事,曾经是王开东老师引以为豪的成功教育案例。但时间如流水东去,人却在从山下向山顶攀行。随着为人师者人生境界的提升,在反观过去时,他从当初的“对”中看出了“错”,甚至认为自己曾经觉得“精彩极了”的处理其实“糟糕透了”。反思过错,是一种必然选择;反思成功,则是一种教育境界。

  回放:“不要脸”的故事

  一大早,班主任谭肃穆就跑过来,让我们鉴定笔迹。起因是,一个学生在市报涉及我校的报道上写了一个批语:“不要脸!”

  其实,批一个“不要脸”问题并不大,关键是高考前夕,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有了这种愤激的思想,失去了平和的心态,问题就大了。所以,谭老师决定查个水落石出。

  几位老师七嘴八舌地讨论。他们充分调动想象力,给出了许多佐证,提供了好几个“犯罪嫌疑人”,但最后,还是莫衷一是。后来,谭老师问我:“王老师,你是语文老师,批改了那么多的作文,应该对这个字迹有点印象吧?”

  我这才详细看了一下那则报道。

  报道称:“我校国际班共39人参加雅思考试,取得辉煌成绩,通过了38人,其中6分以上高分的就有24人。他们获得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直通车。近年来,我校和澳洲联合办学,成效显著。国际班主要招收思想进步、成绩优良、有志于海外留学的学子。”

  学生正是在成绩优良的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旁边的点评是——“不要脸!”

  我是一个教师,一个语文教师,我像孔乙己一样受到“科举”的毒害,而且很严重。我每天都想着考试,当时,我正在讲现代文阅读。我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现代文阅读的好材料。于是,我说:“好啊,这真是好东西!我来处理吧。”

  那天的课还有一半时,我把这个“猛料”抖给学生。我说:“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好材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这里的‘不要脸’究竟有多少层含义。”

  学生们哈哈大笑,兴趣盎然。

  我给了一段时间让他们思考,然后请学生作交流。

  但两个同学站起来讲的时候,思维明显有些混乱。我开始诱导:“同学们,你们要坚持对象分析法,找出这起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对象,然后,对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下,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

  有人说:“‘不要脸’可以指那些国际班的学生,说他们成绩优良,这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这一点不能说没有道理,国际班的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在高考之路不通的情况下,才选择出国这条道路的。可以说,他们原本就是我们学校里成绩最不好的学生。有些话可能是对的,但对的话未必适合赤裸裸地说出来。

  还有人说:“‘不要脸’可以指这则报道的宣传人员,他们报喜不报忧,让人特恶心。”

  我评价:岂止是我们的报道人员?我们的官员、我们的报纸、我们的很多新闻都是报喜不报忧的。犯错了,跑得比兔子还快;有好处了,拼命要分一杯羹。这也是中国特色。

  学生大笑。

  有人说:“‘不要脸’还可以指学校。当初,为了自己的升学率,不断动员这些差生报考国际班,恨不得把他们赶得远远的。现在,他们出息了,有利用价值了,又拿他们往学校脸上贴金。”

  还有人说:“‘不要脸’的,还可能是报社。很多宣传文章,都是有偿新闻。”

  不少学生貌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鬼得很呢!

  我问同学们:“还有吗?还有没有遗漏?”

  后来,有一个学生说:“还有评论者,就是那个写‘不要脸’的人,我们没有涉及到。”

  我说:“我们接下来分析他的心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好题目,咱们好好挑战一下。”学生更加来劲了。

  有学生说,如果这里的“不要脸”是骂报社,那说明评论者关心社会,不是书呆子,有正义感,有良知,有指点江山的豪情,还有认识社会的敏锐目光。

  还有学生说,如果这里的“不要脸”骂的是国际班的学生,那么,这种酸葡萄心理就要不得了。首先,国际班的同学过去成绩不好是事实,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是事实。作为同学和校友,我们应该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他们,并且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其次,“成绩优良”并非国际班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当然不能给人乱戴帽子。最后,骂国际班的学生“不要脸”,近似于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它降低了我们自己的品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我们自己“不要脸”。

  还有学生说,如果“不要脸”骂的是教师,那也不对。首先,教师有过错,学生当然可以批评,但“不要脸”带有人身攻击倾向,这不符合师生关系的定位。其次,就算是老师做的这个宣传,未必就是他的本意,我们怎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呢?最后,还有一种可能,当老师做这个宣传的时候,很可能不是为了宣传,而是想表达对学生进步的一种欣喜,一种快慰!那么,这样的老师,何罪之有?如果,“不要脸”骂的是学校,也要一分为二来看。首先,学校也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学生的利益就是学校的利益啊!还有,学校的宣传既是对学校的赞美,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一种鞭策呢?

  看看快要下课了,我最后总结说:

  “你们看看,所谓‘成绩优良’的学生,也就是当初你们认为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已经登上了名校的直通车。高考在即,我们呢,该何去何从?我想,同学们所要表达的绝不是谁谁‘不要脸’,而是借说人家‘不要脸’,来表达我们一定要‘要脸’,也就是我们一定要‘挣面子’,为自己呐喊,为父母添彩,为母校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挣足面子!”

  掌声,欢呼声,笑声……

  遗憾:无法完成的深度对话

  朋友童蓓蓓曾经看过我这个教育案例,她说:“这个案例特别好,但还可以更好。2006届高中毕业生,这些孩子已经毕业了。你可以深入采访他们,找出当初写‘不要脸’的那个人,和他来一次深度对话,这个案例的意义会更大。”

  这个建议真是太好了。当时,我无端地想到了《项脊轩志》,想起了归有光在13年之后的那一段精彩的补续,我不由得信心大增:这哪

  里是完成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这简直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终身教育!

  于是,我赶紧联系这个班里的李鑫同学。李鑫还记得这回事,但只是支支吾吾地告诉我:“当时,确实知道是谁,现在时间长了,已经忘记了。”看我比较失望,她又对我说:“王老师,我帮你打听打听吧,看看别人是否还记得。一有消息,我就会通知你的。”但后来,终究没有了消息。

  对此,我是非常理解的。走向社会的孩子们,在找工作或者继续升学的压力之下,已经没有谁会在意当初的年少轻狂了。

  但是,我失去了一个弥补的机会,不能把当初的教育缺失缝合起来,以成就一个圆满的教育故事。尤其是在知道如何补救的情况下却无法补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反思:从“精彩极了”到“糟糕透了”

  我和好朋友皮鼓聊天,他们正在研究案例写作。在和他深入交流之后,我豁然开朗,产生了反思这个案例的冲动。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我当初认为这个案例“精彩极了”,现在又认为它“糟糕透了”呢?

  这涉及到案例的核心问题。首先我们要追问的是:在这个教育故事中,谁是真正的主人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这个案例的走向。

  如果主人公是老师,是我,这就是表现主义案例。

  表现主义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教师的教育艺术。为了这种教育艺术的阐释,学生的面孔可以模糊,可以遮蔽,甚至可以改写。故事成了例证,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教师的正确。教师的教育艺术早就主题先行。

  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教师是无备而来。但随着故事的走向,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教师表现主义的手法。课堂越精彩,表现主义就越成功。这也就是我起初认为这个案例精彩极了的原因。

  如果主人公是学生,如我案例所述,这个案例就是技术主义案例。技术主义案例强调解决问题,实质上就是“破案”,找到写“不要脸”的人。但我这个案例,又有特殊性。这里确实是解决问题,但不是“破案”问题,而是转换成了解决现代文阅读问题。这既是课程的生成,也是对真正教育问题的遮蔽。尽管我巧妙地涉及了对学生的思想疏导和教育,但犯错学生却隐藏在背景之中。

  由于对这个学生的内在动机不明,我处在黑暗和蒙昧之中,只能不得要领地引导。这种引导也许有效,也许无效。没有教育的反馈,效果无从知晓。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个引导因为有一点居高临下,有一点自以为是,有一点得意忘形,很可能会引起特定学生的不快,那样就非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对立情绪。至今学生还不愿面对当初这件事,就是一个例证。可惜,时间不能回头,我已无能为力了。

  第三种,如果案例主人公是那个特定的学生。这就属于建构主义案例了。建构主义案例,强调通过深入学生的心灵,真实地触摸学生的所思所想,先理解学生,再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内在德行。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了。

  建构主义案例遇到问题时,不是先想着怎么办,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把问题当成课题,甚至把问题当做科学研究来对待。遇到事情,先保持冷静,没搞清楚来龙去脉,绝不轻易下结论,并且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透过点点滴滴的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最后再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解决问题,不仅是有效的,而且也是科学的、人性的。把这样的故事记载下来,就是好的教育叙事。

  刘良华教授曾经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叙事”做过一个界定。

  他说:“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

  真正好的教育案例,要面向事实本身,努力“去蔽”,把一切外在的东西剥离开来,指向事件的核心,再运用个人化教育理论进行反思,解决教育冲突和潜在冲突,达成新的动态和谐。

  对教师而言,我们要明白,我们的反思不是自我辩护,而是对事实的尊敬,对真理的敬畏。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爱,爱孩子,爱教育,哪怕是面对危机,我们仍然要爱。这种爱不是交易,而是一种无条件的敞开接纳。只有带着爱在写作,我们才能说:我们在活着,我们在教育之中,我们在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而对那些孩子而言,正如《放牛班的春天》中马图老师所说:尤其是面对失败的孩子,成熟的老师需要一种深刻的悲悯。无论孩子有无犯大错,我都要站在他们的身后,对他们的灵魂无限爱护。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 篇2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案例。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 篇3

  在与其他班主任的交流中,在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越来越多的听到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不听话、难管教的抱怨,学生往往对教师和家长采取一种强烈的对抗态度。其危害性不言而喻。要正确地对学生加以教育和指导,必须先了解他们逆反心理的来源。

  一、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 成长期的必然规律。学生与成人相比,他们对于新事物具有更强烈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接受能力更强。当我们只习惯于用老一套去教育他们,用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去吸引他们,是无法对他们保持长久的吸引力的。中学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

  2、好奇、对立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3、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二、个案分析

  我班的吕玉国被查出偷偷吸烟,经过教育,我自以为他不会再犯。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又接二连三的吸烟,而且每当我询问他,他总是信誓旦旦的说绝不再犯,这真让我火冒三丈。到底问题出在哪?我把吸烟的危害说得淋漓尽致,也告诉他盲目模仿成年人不可取。怎么他就不能改掉呢?经过深入的调查,我发现原来吸烟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小帮派,在这个圈子里,谁要因为被老师教育而不再吸烟,其他学生就会讥笑他。出于逞能的心理,吕玉国就阳奉阴违。明白了关键所在,我就找来了所有和他经常一起吸烟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当时吸烟时的想法,当学生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意识到了原来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多么幼稚。这件事也让我深深意识到错误原来也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三、正确对待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是学生成长阶段的正常表现

  逆反心理是学生进入“心理断乳”期的正常表现,许多家长感觉:孩子自从升入某所中学,就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变得不听话了。事实上,学生升入高一级别的学校,学生最近接触了什么人或者最近发生了什么事,都只是逆反心理产生的诱因,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本原因是孩子长大了,开始学着用不同角度批判的看待周围的事物了,因为思维运用的不熟练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叛逆意味着成长,成长意味着进步,成长中的问题只能在成长中来解决,只要家长和教师给予处在叛逆期的学生足够多的尊重和认同,再加上必要的耐心,帮助他们走过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最终会选择回归,重新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逆反心理体现了学生渴望被关注的需要

  逆反心理只是学生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学生渴望和周围人不一样,希望突出自我,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和周围人一样,以获得足够多的认同,“别的同学都有”是很多学生让父母买东西是最常用的理由。对整个学生人群而言,他们一方面要显示出与成年人的不一样,喜欢听让成年人血压上升的歌曲,说着成年人听不懂的名词,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早日成年,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所以有的学生会用吸烟、早恋等标志性的符号给自己打上一个“我长大了”的标签。总而言之逆反心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学生凡事都要拧着干,处处和大人作对,只要学生有被认同的需要,他们就有机会被转化。

  四、逆反心理的疏导和克服

  1、避免激化逆反心理。大多数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发作最强烈的时期短则数月,长则一年,之后会和家长老师形成比较稳定的关系。但是有个别学生这一阶段的问题没得到充分的解决,这样的学生始终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显示出反社会人格的倾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懂好歹”、“软硬不吃”。这样的学生转化起来难度很大。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害怕受到伤害,所以既渴望受到关注又排斥他人,一些教师常用的激励手段通常不起作用。比如赏识和表扬,这样的学生听到两三次比较夸张的表扬就会心生警惕,认识到自己并不像老师表扬的那样好,继而怀疑自己以前受到的表扬有多少是真实的,从而加重内心的自卑感,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激化了叛逆的情绪。这种情况下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表扬帮助他重拾信心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情,我称之为消极关注,即表面漫不经心,背后下足文章。比如:我希望让这个同学从回答简单的问题开始建立信心,寻找机会表扬,但是直接扔给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会让他感到难堪,加重内心的自卑感,这就需要营造一个看似偶然的环境。例如这个同学坐在第四排第四座,我就把最容易的问题放在第四个来提问,第一个问题让第一排第一座的同学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看似漫不经心的让第二排第二座的同学来回答,以此类推,这样让他回答第四个最容易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再比如,我知道这个同学的学号是15,而讲课当天是5号,提问之前先故意问一下今天是几号?然后回答问题的顺序按5,15,25来安排。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安排可以绕过学生排斥别人的心理防线,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集体生活,更多的被他人认同。

  与这样的学生的沟通语言措辞也要非常小心,往往在常人看来很正常的一句话,敏感的学生听到了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几个月的努力可能会因为一句话又重新开始。比如很多教师在和学生谈心时都会用“我能理解你内心的感受”这类表示共情的言语,但对敏感的学生这句话就不适用,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排斥别人的关心,根本就不会愿意更不会相信别人能这么快理解自己。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和学生以诚相待,让他感受到你渴望关注他的愿望“我实在不能理解你刚才的观点,但是我很愿意努力地尝试,这需要你的配合,你能每周都和我做这样的交谈吗?”

  成长是一个快乐的话题,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教育一个处于成长敏感期的学生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难题,与这些有强烈逆反心理的学生打交道给我个人的感觉是:他们肯定不成熟,但他们很健全,成年人该有的情绪情感他们都有,而且他们一点也不傻,你对他们的真诚他们能够感受得到,你对他们的敷衍他们即使一时不会察觉,过后也会发现。所以对这样逆反心理比较强的学生的教育转化必须要以诚相待,持之以恒,有了这样的决心就会发现,转化这样的学生需要的时间其实比预想中的要短。

  2、把学生当朋友对待。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若是一味压制,只能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青春期学生可塑性极强,自立自主的欲望又特别强烈,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要象对待朋友一样,决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那种看成“服从”与“被服从者”的观点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要严禁使用命令,那种认为命令孩子服从是天经地义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事不要随意发表评论,而要采取一种积极聆听的姿态,培养孩子独立分析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同时,老师与家长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3、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让受教育者明白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它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

  4、让学生学着理解大人。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也就不会逆反了。

  5、鼓励学生学会适应。青少年要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如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6、开发逆反心理到学习中。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表出人意料的言论时,教师不能简单的认为他是在故意和老师作对或者是在哗众取宠,简单粗暴的训斥教育,也不能一味的采取“冷处理”,把学生晾在一边,而应该看到他背后隐含着的心理符号:“我太孤独了,我太需要理解了,他们都不理解我,快来关注我吧”。应该寻找机会多和他们沟通,多听听他们怎么说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增加他们被认同被肯定的感觉。很多喜欢在课堂上“抬杠”让老师难堪的学生,他们这种逆向思维的能力完全可以开发利用到学习中,启发他们把这种挑毛病的习惯用在做题上,挑出题人的毛病,通过这种方法理解出题人的意图,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所学的知识结构。

  7、家长鼓励平息逆反心理。对于家长,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现更加直接,简言之就是“不听话”,这一阶段的孩子是与父母吵架最频繁的时期,在这个敏感时期,对于孩子家长不能简单的程式化的训斥,因为千篇一律的批评激化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一味的迁就乃至忍让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这一阶段他们是体会不到父母的苦心的,相反会觉得父母一味的容忍自己,是对自己的敷衍,内心被关注的需要根本没得到满足,他们心中的叛逆情绪会变本加厉,不断的挑战父母的忍耐极限。父母应该多和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下交流,并且少做评价性的结论,多做陈述式的概括,让孩子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下宣泄自己的情感。但是对于某些个别问题,一旦孩子与父母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孩子选择激烈的方式发泄,作为父母要让孩子的这种情绪得到宣泄,不能在心中越积越深,同时又要选择好时间和场合,让这种宣泄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激烈争吵之后,还是要有一个相对冷静的交流,哪怕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也要及时的进行,家长要知道到底是那句话激起了孩子巨大的反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冲突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做到使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 篇4

  在师德建设中,往往强调制度对教师的约束性,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多,而学校对教师关心的少,这样忽多忽少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情绪。

  暑假的一天,我校陈老师因患胆囊炎住院并动了手术,因暑期学期搬迁,头绪多,学校未派人去医院看望。陈老师出院后,学校不知情也未及时派人慰问。正常上班后,有人向我反映,陈老师有些牢骚,在办公室里说,别的老师生病,为什么学校派人去看,而我生病学校却不闻不问,是我工作干得不好呢,还是学校对我有意见呢?我立即向校长作了反映。

  校长十分惊讶:陈老师生病住院,我作为一个校长不知道是失职呀,不能怪他有怨言。既然我们工作中有失误,请你代我向他道歉,并告诉他,我们一定会看望他的。

  两天以后,校长和工会主席买了慰问品一起到陈老师家上门道歉。陈老师十分高兴,说:“我生病未及时告诉你们,是我的过错;在办公室说的那些话,是说的玩的,请你们原谅。”校长说:“作为一校之长,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也要关心你们的生活。以前孙老师生病,我们知道了及时看望,你生病了难道就不看望了吗?你们俩同样是我校的老师,是平等的。另外,虽然我的职务是校长,但也是平等的同事关系呀,没有什么特殊的。”一席话,说得陈老师哈哈大笑,他十分动情地说:“校长,你们平时事多,

  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谢你和学校,学校是我们大家的,我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请校长放心,我会为大家庭贡献自己力量的。”在安慰声中,我们走出了陈老师的家。

  回到校,我深深反思:这件事给了我许多感触。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说,平等、公平是处理事情的前提,决不能厚此薄彼,决不能以校长身份自居。正确地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你在教师中就会有威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事实证明:陈老师的工作态度非常投入,热情高,中考成绩优异。

  同时,还使我认识到,学校工作的主体在于教师,教师队伍建设仅仅用制度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体验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学校成为他们工作的乐园。用人文关怀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创造性,提升师德素养,增强工作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这就是学校工作所追求的总体目标。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 篇5

  对初中学生上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与学习,班里有一个叫小强的男孩性格怪异,不用理他。我没有太在意她的话,上课时,观察发现他不爱说话,经常听讲心不在焉的样子。听讲效果差,成绩也比较差。为了提醒他上课注意听讲,在他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时,我会突然叫他回答刚讲的问题,他很不在乎的站起来说:“不知道!”我很生气,但没表现出来,只是提醒他说,上课要认真听讲,精神集中,然后让他坐下。这样的情形一个星期好几次,屡说屡犯,下课找其谈话,聊天,当时会很有效果,但不出一天,他又会出现上课不听讲的现象。有一次上课,他翘着二郎腿,斜坐在椅子上,我提醒他说:“小强,坐好啦!”没想到他突然说:“我这样坐碍着你什么事啦?”我对他的反应很意外。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当时没理会他。后来,他的情绪波动较大,对同学时而友好,时而生硬。有时会因老师的一句批评与老师顶撞。

  不成功的反思,当时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关心他,关注他,和他谈话,从正面做思想工作,加以引导。经过一学期的教育,他没有根本好转,学习成绩始终没有太大的进步。最初对他犯的错误,在教育方式主只做思想工作,有时采取原谅的态度,降低要求。如何教育才能使他有进步?我通过反思认识到:

  1、对这样的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与他们相处距离要适当。

  2、以往发现不了问题,现在能发现问题,但苦于自己的经验不足,有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或找的时机不对。

  3、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要形式多样化,不要单一的做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挖苦讽刺甚至打骂学生,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做思想工作上,因为学生从小就听家人和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也懂道理,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老师一味说服教育,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们没有因此承但任何后果。对那多次屡数不改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为了让他警醒,可以给予一定的处分,让他知道他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教育案例教学反思(通用5篇)】相关文章:

教育教学优秀案例08-21

教育教学英语案例08-20

化学教育教学案例08-21

初中教育教学典型案例08-21

教育教学案例格式07-30

高中教育教学案例08-20

教育教学案例评比要求08-20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案例08-20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07-30

《“黑板”跑了》教学案例及反思12-20

《火烧云》语文教学反思 对你发现了什么的思考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