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化学教学反思

2021-06-20 教学反思

  1、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及特点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提法,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古希腊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产婆术”,说明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从而把问题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当代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表现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形式。即使有少部分问题,也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因此就有了杨振宁博士的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善提问题、不愿提问题。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一批批只知忙于不加思索地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前景。这就产生了当今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而在其中,笔者认为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付诸于教育实践过程之中。

  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提出问题……从而构成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得探求问题的答案。问题教学法从其心理机制看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问题教学法与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我们可发现两者的精神实质是基本吻合的,均表现为:

  1.l教师教学方式的启发性和指导性,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落后“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而采用启发性、指导性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富有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1.2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

  1.3学习结果的发现性。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探求是通过独立思考而自己“发现”的,而不是对现成知识的不假思索的“摘取”。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充分运用问题教学法对于改革传统教育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第一次对教师发问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他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了普通学日80%的时间。所以问题教学法使用得当,必须在“问题”上下功夫,以下将从发问的目的、问题的设计、发问技巧等方面谈谈笔者对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认识和体会。

  2.1明确发问的目的

  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发问的目的。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问题。值得重视的是,选择问题时,应更注意应用性、启发式、激励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即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间,应更多地选择富有启发性的“为什么”类的问题,而避免简单化的“是什么”类的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可作如下分类:

  2.1.1“教师发问的两个永久性目的”: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所学内容的应用。

  2.1.2复习式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

  2.1.3启发式问题:通过提出学生未思考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求新知识。

  2.1.4诊断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估计学生对某学习内容的已达水平,了解教学效果。

  2.1.5激励性问题:通过提问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控制学生的行为。

  2.2课前准备好问题及发问顺序

  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应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一般不可脱离教学内容随意提问。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

  2.3要善问、善导

  《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提问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善问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可含糊其辞;要准确,不要误导;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难度适宜。善导即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

  美国学者韦伦曾提出了以下发问技术:

  ●设计标志功课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随机性的问题。

  ●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

  ●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

  ●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

  ●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

  ●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

  ●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培养创新精神。

  2.4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问,使所有(至少大多数)学生有答问的机会,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如,可指定某学生回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留心学生的语言、表情、行为的暗示;创

  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等。要注意"五忌”:忌先点人后回答;忌要学生齐声回答;忌不分对象提问;忌急躁对待回答问题的学生;忌只点个别学生(差生或优生)。

  2.5要做好归纳、小结

  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归纳或小结,指出正确的答案。谈话中要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加以归纳,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要注意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或易错的认识,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3问题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关键在于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弹性,宽松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具有提问题意识、教师具备有提问题的技巧。

  3.1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

  教师必须转变“师道尊严”的封建思想,以学生为本,努力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教师还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方能做到“学”、“疑”、“思”相结合,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3.2弹性、宽松的教学管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统一划一的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的封闭式的教育,现代的教学管理是弹性、宽松的,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的开放式教育。问题教育法的实施要求教学管理进行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体系的创新,不仅具有民主的管理作风,还要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教育决策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即要大力提倡“学生自治”或“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学校的主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以人为本的目标。

  3.3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

  实施问题教学法首先要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

  3.4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决定问题教学法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应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素质,做到有问即答,凡答必妙。其次,教师也应树立问题意识,做到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思谋。最后,教师应把握提问的度,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不到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不提问题;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人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探化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问题式教学法应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反思10-30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02-20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08-05

陈毅探母的教学反思07-01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06-10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06-19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08-05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10-30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