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教学反思

2021-06-18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突出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大环节的设计和顺利实施上。

  1.录像导入,产生巨大冲击波。 用猎豹这种非洲跑得最快动物的录像片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现出非洲大草原的辽阔和美丽;猎豹飞奔捕杀羚羊的画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随着猎豹的飞奔,背景出现了许多典型的非洲动物。用这种由点到线、由动到静产生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出天然动物园这个话题主题,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天然动物园这个话题的兴趣。

  2.阅读填表,突出“天然动物”主题。

  由录像中的猎豹引出课文中的花豹,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在此过程中,我借用课后练习中的表格填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对每一种动物在天然动物园里的表现和特征进行提炼,使学生对于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开阔了学生视野,突出了“天然动物”的主题。

  阅读填表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点拨,但绝不可大包大揽,使篇幅较长的一篇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天然动物”特点的把握。

  3.课内外结合,开放信息交流的时空。 在学生阅读填表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把图片、音像、文本等不同信息载体进行有机结合,把课内的和课外的信息资料融为一体进行交流,让进一步体会动物在天然状态下的特点,语文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进一步突现。 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信息交流的内容、方式、信息流的指向都是非常丰富的`。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信息与孩子们大脑中原有的信息相互碰撞、交融,使“天然动物”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加清晰,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认识空间。 在学生对“天然动物”的特点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引导学生对北京动物园看到的动物与《天然动物园》一课介绍的动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认识事物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提高,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

  5.课后延伸,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信息交流和对照比较两个环节的出色表现,为读后感这一课后延伸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读后感是学生把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与在课外搜集的知识融合起来,再加上学生自己对这一事物的独特理解,经过语言的组织和加工,说或写出的体会和感想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看、听、读、说、写和信息收集、交流、加工的语文实践中,思维得到了发展,认识得到了提高,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教师的导语、评价和板书创作,为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才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1.导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机制, 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使教学五大环节的过渡显得流畅、自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教师在启发性导语使用的过程中,注入了教师对天然动物园极大的热情,使学生受到了感染,乐于主动参与阅读、思考、交流、表达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2.评价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

  (1)对学生参与板书创作的评价过程中,突出了“天然动物”特点这一主题,对孩子阅读、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有效地引领作用。

  (2)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既注重了教材本身的价值取向,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意鼓励孩子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例如,骆群的读后感比较了参观北京动物园与天然动物园动的方式不同,还比较了两个园内的动物不同的特点;老师的评价是:“骆群的发言既有概括性,又能将实际与课文中的知识作对比,有独到的见解。”刘洋在读后感中用一件事例向大家解释了生态平衡的原理:“由于人类的捕杀,野牛逐渐减少;原来吃野牛的狼改吃人工饲养的牛,人们便把它们看成是“杀牛凶手”,毒死了狼;狼被大量捕杀,而虫子越来越多,草就少了,土地开始沙漠化。”对这一发言老师给予充分肯定,赞扬他把生态平衡理解得很清楚。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反思范文03-18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反思02-01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反思11-23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学设计12-16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的教学设计07-04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优秀教学设计05-16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教案11-08

《天然的斑纹》教学反思11-27

天然的斑纹教学反思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