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1-06-13 教学反思

  【情景说明】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特点。文章从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的姿态描写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为线索,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地刻画了鹅高傲的特点。作者丰子恺先生以他娴熟、风趣的笔调,采用了多种恰当的写法,将白鹅的形象描绘得十分具体、传神。课文是文质俱佳的范本。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这篇课文前,你们熟悉白鹅吗?

  生:我知道白鹅会捉虫,我很喜欢它。

  生:白鹅一身洁白的羽毛,摸起来很光滑,再加上大红顶子,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生:我喜欢白鹅唱歌,鹅也喜欢引颈高歌,我更喜欢它鹅,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教学片段二】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呢?

  生:我从白鹅的叫声中体会到它的高傲。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着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好象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师:体会得不错。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什么?

  生:见到生客,它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

  师:够傲的。

  生: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引吭大叫,一定说: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

  生:我认为它可能这样说: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会这样说?

  生:因为每当吃饭时,狗都来偷食,白鹅一定恨透了狗,稍有动静,它就会认为是狗。

  生:我认为它在喊: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

  师:从你们丰富的现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教学片段三】

  师:有的同学说课文写的很有趣,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生:我喜欢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写鹅的步态,跟鸭子对比写,写鸭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平时看到的鸭子走路的样子,屁股一扭一扭的,走得很快,真像作者写的一样!而写鹅,却说它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真是走有走相,站有站相!这样一对比,显得很有趣。

  师:你注意到了作者对比的写法,的确,鸭的局促不安,更显出了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师:知道他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读得这么慢吗?

  生:因为从容就是不慌不忙的意思。

  生:因为这句话中说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就是京剧里的大花脸,大花脸半天才走一步,走得很慢。

  师:体会得好!大家都试着演一演,表现出白鹅从容的步调。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生:我特别爱读这几句: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吃一口泥和草。读后就感到鹅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正像文中写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人觉得很可笑,好象是故意那样做似的。

  生:我很爱读第6自然段,尤其喜欢鹅老爷这个词。这个词太形象了,白鹅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自己总是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师:说得多好!鹅本身有特点,加上作者语言的诙谐幽默,我们更感觉到这只鹅的与众不同。请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背诵下来,还可以加上动作,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的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写法的作用,所以鹅的缺点也就成了作者所要赞美的优点。那么,文中除了用这样写法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外,还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一直把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相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师:是啊,作者用这种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有许多好的方法,大可不必口口声声地说我喜欢它。

  【教学反思】

  一、强调个性阅读,强化文本意义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读者无论融入多少个人经验,只要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文本意象及文象之间的联系去把握理解文本意义的。在新课标的修改稿中,加入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大有深意的,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要以文本为本,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本。

  片断一中第一个学生从鹅的作用来谈的,他喜欢鹅只基于告诉获得的知识。第二个学生只从鹅的外形来谈的,他喜欢鹅是通过感知来获得的经验。第三个学生是从我与鹅的共同兴趣爱好上谈的,他喜欢鹅是一种情感的自我体验。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化阅读,都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异。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义最为接近的理解。求异,就是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心理特点阅读感悟,鼓励学生结合不同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阅读感悟。

  二、强调整体情感,重视文本的品味

  对于品味,众多老师在理解上存在偏颇的认识,以为品味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与领悟,其实不然。在小学阶段有着不少情感丰富的文章,许多教师一接触这类课文,就产生教学比重失调,于是在课堂上不惜挥耗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多读多谈,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忽略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阐析,对立了文本与情感,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片断二中我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立重点字、词、句在剖析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为体会情感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我们不可摒弃语言文字来体会思想内容,或隔开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文字,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如上述案例中,我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几个词语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白鹅的高傲以及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跃然纸上,而不必花较多的时间去反复朗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三、强调课堂气氛,强化文本的感悟

  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基于这一认识,许多教师为了激起课堂上的热闹气氛,进行了课本剧之类的活动表演,学生虽喜闻乐见、跃跃欲试,但细而观之,其所演内容却弱化了文本,甚至变相了文本,脱离了教学要求。

  在片断三中,适当安排了一些表演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表演活动,应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盲目地追求浮华的活动表演,弱化或变相了文本。对此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1、立足人物性格,做好活动铺垫:

  语文教育中,要使丰富的人文内容让学生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验,去揣摩,尤其是教学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应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理解作者描写白鹅的特点,甚至是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想像出小动物的言行。但这方面的摄取,都必须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即原有的文本信息,在这基础上进行想像和创造,才不致于表演活动与文本信息的脱离,才能使活动立足于人物的性格特点,真正做好活动前的铺垫。

  2、重视文本内容,杜绝随心所欲:

  对文本内容的研读与感悟,是表演活动的前提,只有围绕文本才能体现学生的活动是为深入理解与感悟课文服务的,那种脱离文本、随心所欲的变相活动表演,并非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应着重从重点词句的理解加以引申,注意保留好文本的原味,把学生随心所欲的思维引至依据文本的创造,让表演活动更好地为学习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文章的本质内容,不能让文本游离于一种表面化的形式,正确而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语文教学更扎实、更深刻。

  【专家点评】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构建转变为学生自主构建,教师参与指导的过程。教师要放下权威,平等对待学生,以相信和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认知、思考、构建的能力的,教师有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呢?虽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但毕竟是他们自我感知的,自我提出的。自己提问题还要靠自己解决,这才回归了教学的主体。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已经写成,未经读者阅读理解的文稿,是作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所创作的语言文字。它作为一种静态而带有生命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十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听课中,有时我们为了追求某一环节的完美而丢失了文本,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致使教学产生高耗低效或扭曲教学规律,可谓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以文本为中心展开教学,不能游离于课本之外。

【《白鹅》教学片断及反思】相关文章:

白鹅教学反思06-21

《白鹅》教学反思 05-18

《白鹅》教学反思01-07

《白鹅》教学反思10-13

《白鹅》教学反思05-15

《白鹅》教学反思10-10

《白鹅》的教学反思11-21

《白鹅》教学反思08-11

《白鹅》教学反思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