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说它是个特殊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以一个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巧劝吴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那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处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首先这两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从大故事中脱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写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伏在身后的祸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直劝不如巧劝”。其次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小故事是进一步教学大故事的前提条件,教学大故事是教学小故事的必然归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学是大故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不能脱离大故事的教学单独进行,必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学中,我从小故事突破,通过这样三个问题串起全课:1、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吴国明白了什么?2、为什么大臣们都没能劝住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做到了?少年的劝妙在哪?3、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螳螂捕蝉》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的语文教学反思02-22
小学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范文02-09
《螳螂捕蝉》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2-09
小学语文螳螂捕蝉的教学反思范文02-22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6-24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模板07-10
小学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6-25
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通用16篇)06-20
有关螳螂捕蝉的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