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火车》教学反思

2024-11-27 教学反思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火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火车》教学反思 1

  《乘火车》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能较好地做到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这就是我在《乘火车》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熟悉的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要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

  2、给予充分时空,描绘一片蓝天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索。

  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计算,体会了算法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如何倾听、借鉴、思考,为今后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课堂中教师的及时、适当的评价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乘火车》教学反思 2

  《乘火车》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乘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在让学生发现本节主计算与上节有什么不同时,通过计算的比较,很多学生都发现了本节的进位和上节课不同的是连续的进位。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对算法的理解有困难,对于进位的数字没有加上去,我利用学生讲解,小组交流等方法帮助学困生更好地掌握。

  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在主动探究,学习新知层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练、独立练、分层练、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拓宽延伸,发展新知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乘火车》教学反思 3

  今天我上了《乘火车》的内容。教学中,我创设了乘火车的问题情境,把自主探索的机会、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问题的存在,课堂上,对于72×5是如何计算的,同学们在独立思考后,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了。我请他们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之后,全班同学共享多种算法。大家都抢着发言,有的算法是:70×5=350, 2×5=10,350+10=360;有的算法是:80×5=400,8×5=140,400-40=360;有的算法是:5×2=10,再算出72的'一半是36,36×10=360;还有的是列竖式……

  但这堂课教学并不不理想,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1、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连续进位的乘法。教学重点是算理的教学,我在进行教学时没有突出和落实这一重点。导致很多同学在计算时计算出现错误,尤其是后一位相乘满几十没有加在前一位上。

  2、练习设计没有层次性和挑战性,并且在反馈中没有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并在反馈时要深入挖崛学生的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3、这堂课教学时缺少激励性言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造成学习效率不高。

  《乘火车》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分成“检查,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主动探究,学习新知——拓宽延伸,发展新知”四个层次。在检查复习层次既了解学生对前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层次中根据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以学生熟悉的“乘火车”游戏为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在主动探究,学习新知层次的教学中我通过小组练、独立练、分层练、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我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拓宽延伸,发展新知环节中我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乘火车》教学反思 5

  《乘火车》这堂数学课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有收获也察觉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同学们乘坐火车去旅游的情境导入新课,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在讲解新知识时,我借助直观的教具,比如用小棒模拟乘客上车、下车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这样的方式让抽象的数学运算变得更加形象易懂,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掌握计算方法,课堂互动也比较积极。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课堂练习环节,虽然我准备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但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部分题目难度还是偏大,导致他们在完成练习时出现较多错误,自信心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别小组的组织不够有序,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没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提前明确小组分工,在合作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督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和学习中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乘火车》教学反思 6

  上完《乘火车》这一课后,我对教学情况进行了细致回顾,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这堂课我以生活中的乘火车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能够主动去思考、去分析问题,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在教授运算方法时,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学生们通过互相分享想法,对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过,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前面讲解算理的时间花费稍长,导致后面留给学生巩固练习和拓展应用的时间有些仓促,学生没能充分消化所学知识并进行深入练习。其次,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多样,多以简单的.肯定或纠正为主,缺乏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不利于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在后续教学中,我会提前精心规划好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课堂节奏紧凑有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拓展。同时,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注重从不同角度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

  《乘火车》教学反思 7

  《乘火车》这堂数学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优点方面,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乘火车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在讲解笔算过程时,我通过一步步板书示范,详细地向学生展示了竖式计算的每一个步骤,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算理并跟着模仿练习,较好地达成了知识目标。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课堂节奏把控上,后半段有些仓促,导致部分学生在进行实际练习时,没能充分消化知识,出现较多计算错误,我当时没能给予更细致的指导。而且,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关注还不够,他们在理解竖式中进位的概念时有些吃力,我应该多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巩固。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堂节奏的把握,预留充足时间给学生练习反馈,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分层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乘火车》教学反思 8

  《乘火车》这一教学内容涉及到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上完课后我有诸多感悟。

  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题目所给的'乘火车情境里提取数学信息,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并且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火车车厢座位等图片,直观形象地辅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可视化,学生们理解起来相对轻松了些。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在小组合作探究笔算乘法的环节,我没有提前明确好小组分工,使得部分小组讨论时有些混乱,效率不高。另外,在总结笔算乘法的规律时,我引导得还不够深入,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步骤,对于背后的算理理解不够透彻,在后续做题中容易出现混淆。

  针对这些不足,今后我会提前规划好小组合作的细则,确保小组活动有序开展。而且要多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深挖算理,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本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乘火车》教学反思 9

  《乘火车》这堂课主要围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展开教学,上完之后,我认真回顾并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

  整体来看,我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这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体现,课堂氛围也比较融洽。而且在教学新知识点时,我能联系之前学过的乘法口诀等旧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知识体系,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堂练习,初步掌握了笔算乘法的方法。

  不过,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我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题型较为单一,缺乏拓展性和创新性,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我只是简单地指出并纠正,没有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原因,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强化知识点的机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精心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同时,重视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大家一起剖析错误,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乘火车》教学反思 10

  回顾《乘火车》这堂课的教学,我深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之处,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

  从教学方法来看,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把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有趣的乘火车情境当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主动探究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很多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碰撞出不少智慧的'火花,这让我看到了学生们较强的学习潜力。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时,尽管我使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讲解,但仍有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意识到可能是我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认知起点,讲解的方式还不够通俗易懂。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还不够灵活,比如个别学生提出的一些超出预设的问题,我没能及时给出很好的解答,影响了课堂的流畅性。

  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我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更贴合学生思维的方式讲解重难点知识。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从容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状况,打造更加优质的数学课堂。

  《乘火车》教学反思 11

  本节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材创设了“乘火车”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如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什么车厢乘坐的人多?多多少人?”对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乘法算式:72×5=。

  ②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此时要注意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③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组织全班集中交流。

  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教学时要关注积的个位上“0”的处理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竖式漏写“0”后的得数“36”是否正确,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方面,防止漏写“0”的错误。

  (3)拓展应用

  教材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由于学生容易忽略进位,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特别关注。

  《乘火车》教学反思 12

  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乘火车》一课上,对于72×5是如何计算的,同学们在独立思考后,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了。我请他们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之后,全班同学共享多种算法。大家都抢着发言,有的算法是:70×5=350, 2×5=10,350+10=360;有的算法是:80×5=400,8×5=140,400-40=360;有的算法是:5×2=10,再算出72的一半是36,36×10=360;还有的是列竖式…… 算法已经不少了,看来,是达到“算法多样化”的预期效果了。我很得意,但还是习惯性地问了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是这样算的:把72分成8×9,先算8×5得40,再乘9,结果是360。” 我真是笑在脸上,喜在心里呀!因为,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了计算,体会了算法多样化,达到了本节课预定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如何进行小组交流;如何倾听、借鉴、反思,达到算法的优化;如何进行相互评价;如何学习数学等等。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课堂中教师的及时、适当的评价不但能激励学生,而且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这堂课教学并不成功,经过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一、对教材分析不透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位数乘以两位数或三位数时出现进位的乘法。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算理上,但是我在授课时没有突出和落实这个重点,而过多地注重了形式和表面上的内容,没有深入教材。希望下次能够改正这个问题,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乘法算理的教学。

  二、练习设计不合理

  练习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和挑战性,同时要在反馈中准确反映出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设计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并在反馈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形式不合理

  教学形式需要确保有效性,以便达到学习目标,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这节课采用了重复性较高的过关形式,缺少激励性的语言表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乘火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乘火车》教学反思06-27

乘火车教学反思05-08

乘火车作文11-16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07-27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火车》教学反思04-13

乘火车苏州观日全食作文04-22

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2-06

景阳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2-28

教学反思:长城教学反思08-07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猴王出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