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2021-06-11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48-49页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步体会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与反思。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教材呈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兔子一家”的情境图,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而提出“一共有几只兔子”的问题,让学生由“2只大兔和3只小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得出2+3=5或3+2=5,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是从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提取出来的。接着教材呈现兔博士提出的“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其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教材这样设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法算式的过程,而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法运算的意义。

  接着教材安排了4个练习题。第1题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呈现用集合圈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题目,并且也是第一次出现“一图两式”的题型,这样不仅直观而且更进一步地让学生了解加法的意义。第2题,与第1题比较,教材让学生自己看图并列出完整的算式,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和巩固。第3题,教材又是第一次让学生脱离实物图口算,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也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第4题是一幅关于长颈鹿的情境图,再次给学生一个由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猜谜激趣,引出情境图。学生猜中后,让学生交流一下猜谜语时的想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圆圆眼睛绒绒毛,长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菜,一蹦一跳总在笑。请大家猜猜这是哪种小动物呢?

  (设计意图: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观察情景图,交流信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图,然后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3棵大树,5只兔子,4个兔笼,4个萝卜以及树的方位、兔子的颜色、形态、萝卜和兔笼的颜色等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有几只兔子”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

  师:老师提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自己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化的算式。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提法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可以写出不同的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2+3=5

  3+2=5

  4+1=5

  1+4=5

  3、观察,讨论写出的4个算式,使学生了解同一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写出两个算式。

  如,1只白兔,4只灰兔,一共有5只兔,可以写成1+4=5,也可以写成4+1=5。

  师:观察写出的4个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以有以下说法:

  3+2=5表示3只小兔,2只大兔一共有5只兔,2+3=5也表示3只小兔和2只大兔一共有5只兔,教学反思《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两个算式都表示3只小兔加2只小兔,一共是5只小兔。

  师小结: 2只大兔和3只小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可以写作3+2=5,也可以写作2+3=5。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三、尝试应用

  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根据图中其它数字信息提问题,并列式计算。

  师:刚才我们观察小兔一家的动画片,除去一共有几只小兔外,大家还发现许多其他东西,如:萝卜、大树、小兔笼等。你能根据小兔家的事提出其他问题吗?自己试着提一个,并列式解答。

  学生自主思考并列式。

  2、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列式计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问题和算式的机会,鼓励学生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算法。

  师:谁想说一说你提出的问题和列出的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

  3个小笼子和2个大笼子,合起来是5个笼子。

  3+2=5或2+3=5

  近处的1棵和远处的2棵,合起来就是3棵。1+2=3或2+1=3

  埋着的2个萝卜和土地上的2个萝卜,合起来是几个萝卜。列式:2+2=4。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其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教材这样设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法算式的过程,而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法运算的意义。)

  四、课堂练习

  1、第1题,第一次呈现用集合圈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形式,先让学生认识这种图表示的意思,再看图填空,交流时,重点关注能否理解写出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集合圈表示的意思,通过看图填空,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练一练第2题,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看图并列出完整的算式,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和巩固。)

  3、练一练第3题。第1次脱离实物进行计算。教师可做成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并注意给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脱离实物图口算,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也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4、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只数和大大树的棵数提出不同的加法问题,并算一算。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由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在本课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味,数学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思维的灵活性。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主动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时,针对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想到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但我还是组织学生对“看组成想加法”的方法,跟其它算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这种方法是最简洁、最实用的,培养学生多中选优的数学思想。

  3、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魅力。在教学中,我尽最大可能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客观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作出较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同时较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初步形成。

  4、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如:让学生观察图并把图意完整表达出来及提出数学问题考考大家等。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虽然开学到现在,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但在本节课中还是有出现个别同学在老师没说完或同学没回答完时,就急冲冲的把答案说出来。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计算方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先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