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治教学反思

2021-06-12 教学反思

  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隋朝的统治教学反思,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隋朝的统治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学案教学,这种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有所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的线索更加清晰,特别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综合归纳能力,达标检测有利于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方法是好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从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好的方面:

  1、在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2、这节课利用导学案教学,通过运用大运河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不足之处:

  1、设计了两个合作探究题,时间不够用,而且有些影响重 点的突出。

  2、上了两节课都感到课堂练习达标时间不够充分,巩固不到位。

  3、学生在发言方面,不愿举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4、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对第一课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

  篇二:隋朝的统治教学反思

  经过一寒假的休息,学生们学习状态还没调整过来。上课听讲不认真,学案提前一天发下去的,预习也认真。

  本课主要内容:第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第二、隋朝的繁荣;第三、隋朝的大运河。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为“隋朝的繁荣”奠定基础,探究“隋朝的繁荣原因”可先列出隋文帝改革措施和繁荣局面,启发学生找出联系,然后再联系“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这一问题解决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就简单了。

  列出史实——隋炀帝下江南看琼花和书中“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大运河。

  评价: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开通大运河征发了大量人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被隋炀帝作为游乐的通道。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意思是什么?

  往北可以通道河北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古时扬州亦称江都)经营运输,他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计划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小组活动也不充分。主要原因可能是寒假过后学生心思还比较散,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和目标不明确。

  作业上交情况也不近人意,三班、四班上交还挺及时,一班、二班用了两天的时间,其中一班在周四的早上还未上交

【隋朝的统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明朝的统治》教学反思12-23

《明朝的统治》教学反思07-04

《明朝的统治》教学反思05-18

《明朝的统治》教学反思范文03-29

《明朝的统治》教学反思2篇10-13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反思06-25

统治的造句07-01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教学设计06-13

隋朝的文化与诗歌05-28